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1103)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慧荣李美霞贺忠梅汤嘉宁左琳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肾上腺
  • 8篇肾上腺素
  • 4篇肾上腺素能
  • 4篇肾上腺素受体
  • 4篇自身抗体
  • 4篇抗体
  • 3篇心脏
  • 3篇肾上腺素能受...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细胞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清
  • 2篇肾上腺素能Β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效应
  • 2篇受体自身抗体
  • 2篇衰竭

机构

  • 10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太原钢铁(集...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作者

  • 9篇刘慧荣
  • 6篇李美霞
  • 5篇贺忠梅
  • 3篇汤嘉宁
  • 3篇左琳
  • 3篇赵荣瑞
  • 2篇邓华聪
  • 2篇孙辽
  • 2篇魏书庆
  • 2篇王晓樑
  • 2篇刘晓军
  • 2篇张志利
  • 1篇兰丽珍
  • 1篇肖彧君
  • 1篇刘云峰
  • 1篇张海峰
  • 1篇张彦青
  • 1篇王瑾
  • 1篇闫莉
  • 1篇田珏

传媒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5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血清抗G-蛋白偶联受体自身抗体的分布特性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受体自身抗体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31例,正常健康体检者100名,采用链酶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A-ELISA)测定其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1AR、Μ2R、α1AR自身抗体。结果①冠心病患者血清抗G-蛋白偶联型β1AR、Μ2R、α1AR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0.6%(27/131)、16.8%(22/131)、39.7%(52/13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0%(7/100)、8.0%(8/100)、15.0%(15/100)(P<0.05);②冠心病组抗β1AR、Μ2R、α1AR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平均抗体滴度分别为1:(87.3±3.1)、1:(92.5±2.4)、1:(101.2±2.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14.6±2.7)、1:(21.4±2.2)、1:(26.6±3.8)(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不仅存在抗G-蛋白偶联型β1AR、Μ2R和α1AR自身抗体,而且抗体阳性率和滴度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这些自身抗体的出现及其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贺忠梅左琳李美霞刘慧荣汤嘉宁魏书庆
关键词:冠心病血清自身抗体病理生理免疫反应
β_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2005年
目的构建并鉴定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的表达载体。方法应用聚合酶链技术(PCR),从大鼠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GEX-4T-1重组,采用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进行鉴定。结果本实验通过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了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的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了鉴定。结论本实验为以后表达该功能肽段和研究相应抗体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李美霞刘迎旭赵荣瑞刘慧荣王伟
关键词: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限制性内切酶基因克隆技术DNA测序致病机制
心力衰竭大鼠血清抗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探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与抗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细胞外第二环自身抗体产生的关系,并观察该抗体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缩窄腹主动脉制备心力衰竭大鼠模型。(2)以人β3AR细胞外第二环的合成肽段作为抗原,采用ELISA检测心力衰竭大鼠血清中抗β3AR自身抗体。(3)提纯该抗体阳性的心力衰竭大鼠血清中的IgG。(4)设立各相应对照组观察该抗体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收缩效应和对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影响。结果:(1)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在术前抗β3AR自身抗体呈低阳性率21.05%(4/19)、低滴度(平均滴度为1∶19.49);于术后12周该抗体呈高阳性率78.95%(15/19)、高滴度(平均滴度为1∶152.79)(与术前相比,P<0.01)。(2)该抗体可降低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和舒张效应,该作用不能被β1AR和β2AR受体拮抗剂(nadolol)阻断,但可被非特异性β受体拮抗剂(bupranolol)或β3抗原阻断。(3)该抗体可降低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同样该作用不能被nadolol阻断,但可被bupranolol或β3抗原阻断。此外,该抗体的负性变时效应在观察时间内(6 h)无衰减。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心力衰竭模型形成过程中可产生较高滴度的抗β3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并具有负性变力和变时效应,提示该抗体可能参与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
李美霞张海峰张彦青贺忠梅刘晓军赵荣瑞刘慧荣
关键词:心力衰竭肾上腺素能Β自身抗体生物学效应
细胞凋亡与1型糖尿病被引量:2
2002年
孙辽邓华聪张志利
关键词:细胞凋亡1型糖尿病脱噬作用膜糖蛋白类CD95抗原
β_3肾上腺素受体在心脏活动调节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06年
1996年首次发现在人类心室肌组织中存在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drenoceptor,β3AR),可以介导负性变力作用。该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特性明显不同于β1AR和β2AR,这可能有助于深入了解病理情况下,心脏对儿茶酚胺的异常反应规律。心房中也存在β3AR,其作用尚无定论。心室β3AR主要通过抑制型G蛋白(G i)-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Ca2+通路介导负性变力作用。心衰时,β3AR表达上调,与其偶联的G i也上调,由于该受体不易脱敏并易被高浓度儿茶酚胺激活,因此该受体介导的负性变力作用可能参与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
李美霞刘慧荣赵荣瑞
关键词:Β肾上腺素受体G蛋白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
心脏肾上腺素受体及其自身抗体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作为交感神经递质的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及内分泌激素的肾上腺素(adrenaline,Ad)参与体内多数器官功能的调节,而这种调节都要通过靶器官上的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R)来实现。此外,在所有G蛋白耦联的膜表面受体中,AR是目前相对了解最清楚的一种,因而AR又可作为研究整个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的一个理想模型。自Friou(1957年)等首先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人血清中发现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以来,人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病病人甚至健康人血清中检测出越来越多的抗不同抗原的自身抗体,并对其功能进行了一些研究。现综述近年来AR及其自身抗体的研究进展。
左琳刘慧荣
关键词: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
心力衰竭患者抗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的分布及特性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中的抗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自身抗体的生物学效应,为临床治疗心衰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方法(1)以人β3-AR细胞外第二环的合成肽段作为抗原,采用ELISA筛选正常人和心衰患者血清中抗β3-AR自身抗体。(2)提纯该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中的IgG。(3)设立各组对照观察该抗体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收缩效应的影响。(4)设立各组对照观察该抗体对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影响。结果(1)正常人抗β3-AR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11.0%,平均滴度为1∶14.59±1.61;心衰患者抗β3-AR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26.7%,平均滴度为1∶43.27±2.71;与正常人相比,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该抗体可降低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初长度(3.84%±0.33%)、收缩速率(-0.47μm/s±0.07μm/s)和舒张速率(0.17μm/s±0.02μm/s),P<0.05。该作用不能被纳多洛尔(nadolol,β1-AR和β2-AR受体拮抗剂)阻断,但可被布拉洛尔(bupranolol,非特异性β受体拮抗剂)或β3抗原阻断。(3)与空白对照组(94.3次/min±10.7次/min)相比,该抗体可降低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47.1次/min±8.11次/min),P<0.05。同样该作用不能被纳多洛尔阻断,但可被布拉洛尔或β3抗原阻断。此外,该抗体的负性变时效应在观察时间内(6h)无衰减。结论心衰患者血清中含有较高滴度的抗β3-AR自身抗体并具有负性变力和变时效应,提示该抗体可能参与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
李美霞王晓樑汤嘉宁刘晓军田珏闫莉刘慧荣
关键词:心力衰竭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心力衰竭患者成年大鼠心肌细胞Β3-ARΒ受体拮抗剂
ACEI、BK和Ang-(1-7)关系的研究进展
2005年
王瑾支建明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缓激肽
抗β_2-AR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抗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oceptor,β2-AR)自身抗体对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影响。方法①手术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建立心梗模型;②在大鼠心力衰竭(心衰)的不同时期采用链霉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SA-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抗β2-AR自身抗体的滴度,同时检测大鼠的心功能;③将β2-AR激动剂硫酸特布他林、抗β2-AR自身抗体的阳性血清及抗β2-AR自身抗体+β2-AR组的血清加至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中,观察该自身抗体对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影响。结果①将β2-AR激动剂硫酸特布他林(4.5μmol/L)加入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中,加药前心肌细胞跳动频率(次/15 s)为20.0±6.20,加入后第5,15和30 min分别为16.92±4.89,13.17±3.21和11.85±2.84。②将大鼠抗β2-AR自身抗体的阳性血清加至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中,加样前心肌细胞跳动频率(次/15 s)为26.43±3.63,加入后第5,15和30 min分别为9.42±3.03,10.00±1.76和9.25±2.56,心肌细胞跳动频率减慢,且在观察时间内不随时间递减,表现出类激动剂样生物效应。③大鼠抗β2-AR自身抗体+β2-AR组的血清加至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中,加样前心肌细胞跳动频率(次/15 s)为21±3.4,加入后第5,15和30 min分别为18.9±2.72,17.6±2.48和16.1±2.9,心肌细胞的跳动频率无明显减慢。结论抗β2-AR自身抗体作用于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可使其跳动频率减慢,且在观察时间内不随时间递减,表现出类激动剂样生物学效应,加入相应抗原后基本可中和其效应。
左琳贺忠梅刘磊刘忠保张麟刘慧荣
关键词:心衰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与心肌细胞凋亡被引量:2
2005年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是调节心脏功能的主要受体。激动剂与受体结合后调节心脏功能,以适应各种应激和活动。但长期高水平的激动剂刺激受体可引起心脏的病理损害,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现就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的蛋白激酶A(PKA)、钙/钙调磷酸酶Ⅱ(Ca2+/CaMKⅡ)、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等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综述。
贺忠梅刘慧荣
关键词: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细胞凋亡激动剂心肌信号通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