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40111)

作品数:23 被引量:122H指数:7
相关作者:何洪巨赵泓胡丽萍王永勤孟淑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色谱
  • 3篇黄瓜
  • 3篇大葱
  • 2篇性状
  • 2篇选育
  • 2篇一代杂种
  • 2篇色谱法
  • 2篇蔬菜
  • 2篇葡萄
  • 2篇种子
  • 2篇硫代葡萄糖苷
  • 2篇分子标记
  • 2篇甘蓝
  • 2篇CR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地膜
  • 1篇电泳
  • 1篇多残留

机构

  • 21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北京农业职业...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北京出入境检...
  • 1篇天津渤海职业...
  • 1篇北京农业质量...
  • 1篇北京市大东流...
  • 1篇四川双利合谱...

作者

  • 6篇何洪巨
  • 4篇赵泓
  • 4篇胡丽萍
  • 3篇赵学志
  • 3篇孟淑春
  • 3篇刘倩纯
  • 3篇王晶
  • 3篇刘立功
  • 3篇张峰
  • 3篇刘光敏
  • 3篇王永勤
  • 2篇卢桂香
  • 2篇张凤兰
  • 2篇熊敏
  • 2篇周涤
  • 2篇王贤
  • 2篇于拴仓
  • 2篇赵瑞
  • 2篇余阳俊
  • 2篇马越

传媒

  • 7篇中国蔬菜
  • 2篇种子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色谱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产品质量与...

年份

  • 1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蓝类蔬菜根肿病抗性鉴定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探讨甘蓝类蔬菜对根肿病的抗性,采用室内人工注射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法,对94个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的鉴定。结果表明:室内鉴定中有24个高抗品种,63个抗病品种和7个耐病品种;24个高抗材料都含有1个抗病主效基因CRa。此外,甘蓝高抗品种占试验材料的16.4%;黑芥-花椰菜高抗占试验材料的57.9%;花椰菜高抗品种占试验材料的25.0%,结果显示,同一类蔬菜对根肿病菌的抗病性反应存在差异,黑芥-花椰菜的抗性表现明显高于甘蓝和花椰菜,说明来自黑芥的根肿病抗性比甘蓝或花椰菜更强。
马丹丹庞胜群丁云花简元才耿丽华
关键词:芸薹属作物根肿病分子标记抗性鉴定
基于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西甜瓜糖度检测被引量:13
2016年
提出了以不同品种的西瓜、甜瓜为研究对象,利用可见光/近红外成像高光谱技术分析不同糖度的西瓜、甜瓜的光谱差异及西瓜、甜瓜糖度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范围的响应。研究表明应用成像高光谱技术检测西甜瓜糖度具有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水果糖度高精度模型奠定基础。
何洪巨胡丽萍李武陈兴海黄宇刘业林
关键词:西甜瓜糖度
青花菜花球及叶片中硫代葡萄糖苷组分及含量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对12个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 L.)品种的花球及叶片中的硫苷含量及组成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青花菜中含有9种硫代葡萄糖苷,分别为3-甲基硫氧烯丙基硫苷(IBE)、2-羟基-3-丁烯基硫苷(PRO)、2-丙烯基硫苷(SIN)、4-甲硫基-3-丁烯基硫苷(RAA)、3-丁烯基硫苷(NAP)、4-羟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4OH)、3-甲基吲哚基硫苷(GBC)、4-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4ME)、1-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NEO)。青花菜花球中的硫苷含量是叶片中的1~5倍不等,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性。RAA是青花菜中含量最多的硫苷组分。
马越丁云花刘光敏胡丽萍赵学志何洪巨
关键词:青花菜花球叶片硫代葡萄糖苷
萝卜雄性不育细胞质的鉴定与分类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对不同萝卜雄性不育细胞质进行鉴定与分类,确定不育细胞质的类型,为更好地利用这些不育细胞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5个来源不同的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和8个可育的白萝卜品种,从恢保关系、花粉败育方式及线粒体DNA的分子标记等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根据5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恢保关系,可将其分为2种细胞质类型。进一步对其花器官形态及花粉败育方式研究发现,类型1花丝短缩,花药瘦小,败育从四分体时期开始,表现为绒毡层细胞液泡化,最终药室的基本结构消失,内无花粉粒;类型2花药大小与可育相似,雄蕊稍低于柱头,败育从单核小孢子时期开始,能够保持药室的基本结构,药室内存在没有活力的花粉粒外壳。PCR检测结果表明:类型1为Ogura不育细胞质类型,类型2为NWB不育细胞质类型。
张丽王庆彪郑鹏婧
关键词: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南瓜中Cr(Ⅲ)和Cr(Ⅵ)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实验建立了离子色谱技术同时测定南瓜中Cr(Ⅲ)和Cr()的方法.南瓜样品中的Cr(Ⅲ)经过柱前衍生为2,6-嘧啶二羧酸铬,柱后衍生为1,5-二苯碳酰二肼铬,分别于365nm和530nm的波长下检测.实验将淋洗液pH控制在6.5-6.8之间,且调节I-的浓度为5mmol/L.通过制定柱前衍生的水浴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柱后衍生液流速的3因素4水平[L16(4^3)]正交设计试验,结合各因素水平影响的情况下峰面积变化趋势,最终选取0.5mL/mm为柱后衍生液的流速;而柱前衍生采用100C为最佳水浴温度,5mm为最佳加热时间.优化了离子色谱条件,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Cr(Ⅲ)和Cr(Ⅵ)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7mg/kg和0.019mg/kg.南瓜样品中Cr(Ⅲ)的加标回收率为82%-85%.采用该离子色谱法测定南瓜中的Cr(Ⅲ)和Cr(Ⅵ),结果表明Cr(Ⅵ)未检出.
刘光敏刘鑫高峰孙娜胡丽萍王亚钦何洪巨
关键词:南瓜形态分析离子色谱法
黄瓜新品种京研夏美的选育被引量:1
2016年
京研夏美是以10-c1-12为父本、以10-c11为母本配制而成的露地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较强,瓜条长棒状,长38-40cm,瓜色油绿,光泽明显,密生白刺,风味浓、品质优良。耐高温和长日照,抗霜霉病、枯萎病,中抗白粉病。北方地区春季露地栽培产量为4500-5800kg·(667m2)-1,适宜华北、东北、西北和南方部分地区春、夏、秋季露地栽培。
刘立功王晶张燕丽张峰
关键词:黄瓜一代杂种
种子包衣的研究现状及实施良好农业规范的必要性被引量:12
2016年
综述了种子包衣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总结了种子包衣对种子的影响,指出了包衣种子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良好农业规范(GAP)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对中国良好农业规范应用到种子包衣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进一步说明,建立既适应我国国情又能够得到国际互认的GAP认证的包衣种子商品质量关键技术势在必行。
葛继涛甘德芳孟淑春
关键词:种子包衣种衣剂
四唑染色法测定茄子种子生活力适宜条件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根据四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缩写TTC)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原理,研究不同浓度四唑溶液,不同染色温度和不同染色时间对茄子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影响,摸索出测定茄子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四唑溶液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改变三者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达到改变其它两者或一者的目的。比较四唑染色法测定京茄黑霸种子生活力的不同条件,得出结论:处理组合23(浸种温度30℃、浸种时间4h、染色液浓度1%、染色温度35℃、染色时间18h)为最理想的处理组合,为TTC法快速测定京茄黑霸种子生活力的适宜条件。
余振宙陶鸿占梦丹孟淑春
关键词:茄子种子生活力
水果黄瓜新品种绿精灵5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15年
绿精灵5号是以优良DH系09C38-5为母本、优良自交系08C1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水果黄瓜一代杂种。全雌型,生长势中等,单性结实能力强,耐低温弱光,耐热,耐霜霉病、白粉病,高抗枯萎病,抗褐斑病。瓜长14~16cm,横径2.8cm,瓜色绿,无刺瘤,无瓜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19%,VC117.9mg·kg-1,可溶性糖17.98mg·g-1。特别适合长季节种植,生育期达7个月。每667m2产量为6700kg左右。适合全国大部分地区周年保护地种植。
刘立功李军王晶杨红红张峰
关键词:水果黄瓜一代杂种
大葱CMS 58不育系及保持系花药和花粉的显微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大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58A1、58A2及其保持系58B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并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3个样品的花粉粒。石蜡切片结果显示:大葱不育系58A1花药绒毡层提前解体,影响了正常小孢子的形成,导致花粉败育;而58A2的花药绒毡层异常增厚,挤压药室内的小孢子,小孢子内的物质流失,导致花粉败育。58A2药室内壁细胞细胞壁没有加厚,花药同侧的2个花粉囊之间的细胞层极厚,可能是花药成熟后无法开裂的主要原因。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花粉粒呈长球形或超长球形,具单沟,外壁为脑纹状雕纹,不育系的成熟花粉粒很少或多数为干瘪花粉粒。
王婵赵泓刘倩纯裴雁曦王永勤
关键词:大葱CMS花药花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