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01013030)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牛朝诗杨艳艳李健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人才开发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鼠模型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帕金森病大鼠
  • 2篇帕金森病大鼠...
  • 2篇羟基
  • 2篇羟基多巴胺
  • 2篇立体定向技术
  • 2篇6-OHDA
  • 2篇6-羟基多巴
  • 2篇6-羟基多巴...
  • 2篇大鼠模型
  • 1篇多巴胺能
  • 1篇多巴胺能神经
  • 1篇多巴胺能神经...
  • 1篇神经元
  • 1篇双靶点
  • 1篇能神经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牛朝诗
  • 1篇李健
  • 1篇杨艳艳

传媒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立体定向技术注射6-OHDA至内侧前脑束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观测其行为学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方法利用立体定向技术,注射6-OHDA至大鼠脑的内侧前脑束,于注射后2、4、6、8周观测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旋转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H的表达,了解中脑黑质多巴胺能阳性神经元变化。结果所有大鼠分别于第2、4、6、8周的进行阿朴吗啡诱导旋转行为测试,67只大鼠中出现16只大鼠(23.8%)旋转圈数>7r/min,并且>210r/30min,为合格的PD大鼠模型。第8周时,大鼠旋转次数平均为10.48±1.91/分。免疫组化检测,成功模型光镜下分别计数双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损毁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占正常侧的3.8%,即毁损侧TH阳性神经元减少96.2%。结论利用立体定向技术,选择内侧前脑束为靶点,可建立6-OHDA大鼠PD模型。
牛朝诗李健
关键词:立体定向技术帕金森病6-羟基多巴胺多巴胺能神经元
双靶点注射6-OHDA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并提高成功率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观测其行为学、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利用立体定向技术,注射6-OHDA至大鼠中脑黑质SNc和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于注射后2、4、6、8周观测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旋转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H的表达,了解中脑黑质多巴胺能阳性神经元变化;利用透射电镜了解黑质区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所有大鼠进行阿朴吗啡诱导旋转行为测试,旋转圈数>7r/min,并且>210r/30min,为合格的PD大鼠模型。大鼠模型于第4、6和8周时,大鼠行为学变化较为恒定。第8周时,50只大鼠中出现32只大鼠大鼠旋转次数平均为11.5±1.2/分,造模成功率为64%。PD模型大鼠超微结构观察,黑质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囊性扩张、脱颗粒,髓鞘扩张。免疫组化检测,成功模型光镜下分别计数双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损毁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占正常侧的3.0%,即毁损侧TH阳性神经元减少97.0%。结论利用立体定向技术,选择黑质和中脑腹侧被盖区等双靶点,可建立6-OHDA大鼠PD模型,具有明确病理变化,提高模型成功率。
牛朝诗杨艳艳
关键词:立体定向技术帕金森病6-羟基多巴胺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