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119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1190)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建军田逢春徐子航曹鹏程黄扬帆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超球体支持向量机的不完全二叉树多类分类算法被引量:5
- 2012年
- 针对现有的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球体支持向量机的不完全二叉树多类分类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超球体SVM算法,计算各类样本群的分布范围。再利用距离公式,计算各类样本间的距离,基于将最容易分离出来的类最先分割出来的原则,设计二叉树结构,从而提高分类精度。通过仿真实验,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性能,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黄扬帆张慧敏徐子航曹鹏程
-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超球体二叉树
- 基于双参数正则化方法的图像复原被引量:1
- 2013年
- 针对高斯模糊图像的纹理和结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总变分的双参数正则化约束的图像复原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各向异性的梯度处理方法,建立了具有点扩散函数和图像像素的灰度梯度。然后进行非线性和空间各向异性的规整化处理,使其在恢复目标图像和估计点扩展函数中能自适应地进行梯度运算。最后采用交替迭代的数值处理方法提高图像复原的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梯度的双参数正则化图像复原能较好地提高图像复原的效果。
- 袁泉张骋陈建军严一清金聪李雪
- 关键词:正则化图像复原总变分点扩散函数自适应
- 二维相位计算单元的全光实现
- 2011年
- 相位的计算在二维傅里叶变换等光学计算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G-S算法等相位恢复算法中更是有着较多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相位叠加方案,除了器件本身的光电转换特性外,不需要外加非光学的辅助单元,用全光的方式实现了相位的线性叠加。通过对该计算单元原理和基本构架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设计的计算单元既可以用于光学模拟计算中的相位计算环节,也可以用来作为能够保持相位信息的光束连接器。
- 韩忠张田逢春胡佑文陈建军
- 关键词:信息光学相位计算
- A Denoising Method for the Optical 4f System Based on Phase-only 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 The noise sources of the optical 4f system are analyzed.A real-time method of eliminating partial system noise...
- 1 Li Peng
- 适用于DIBR的匹配误差校正算法被引量:1
- 2011年
- 由于可见性变化、深度图像的不精确性以及计算的不精确等原因,采用基于深度图像绘制(DIBR)技术生成的虚拟视点视图中可能会存在匹配误差.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DIBR的匹配误差校正算法——零交叉校正(ZCC)算法.该算法建立在顺序匹配约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目标图像像素点与参考图像上对应匹配点的映射关系来确定匹配误差区域,将区域内所有点的匹配点都赋值成起始点的匹配点,从而达到匹配误差校正的目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匹配误差.由于该算法与DIBR中的三维图像变换过程没有直接联系,因而它可以作为一种附加的误差检测与校正算法应用于DIBR的后处理过程中.
- 张玲邰国钦刘然谢辉许小艳
- 关键词:立体电视
- 基于二波耦合的光学图像放大
- 2017年
- 理论分析表明二波耦合效应在扩散机制下可实现光强的放大而不影响相位.通过偏振态实验确定二波耦合光学图像放大的入射光最佳偏振态为P态,利用光爬行效应减小掺铁铌酸锂晶体进行二波耦合实验所引入的光散射噪声,并确定入射光辐照顺序以及入射光角度不小于20°.根据经典的二波耦合实验方案实现了光学图像放大实验,最佳的实验条件为:入射绿光波长532nm,入射角度32°~33°,入射信号光光强7.2μW,泵浦光光强13.89mW.
- 张丽田逢春罗宇胡又文张文理
- 关键词:二波耦合偏振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