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20100031)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贾小芳张丽军尹林马芳熊华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南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蛋白质
  • 4篇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蛋白质组学
  • 2篇蛋白质表达
  • 2篇蛋白质表达谱
  • 2篇细胞
  • 2篇表达谱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蛋白质组学研...
  • 1篇毒性
  • 1篇毒性作用
  • 1篇多反应监测
  • 1篇液质联用
  • 1篇依非韦伦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外周

机构

  • 4篇上海市公共卫...
  • 2篇南昌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4篇张丽军
  • 4篇贾小芳
  • 3篇尹林
  • 3篇马芳
  • 2篇刘晓茜
  • 2篇姚亚敏
  • 2篇熊华伟
  • 1篇冯艳玲
  • 1篇刘保池
  • 1篇刘永福
  • 1篇彭霞
  • 1篇腾珍林
  • 1篇李春洪

传媒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小鼠肝细胞质膜蛋白质组学研究
2012年
目的分析转HBsAg基因小鼠与正常小鼠肝细胞质膜的差异蛋白质组,为了解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寻找药物作用靶标提供指导。方法构建6月龄转HBsAg基因C57小鼠模型,检测转基因组小鼠和正常对照C57小鼠肝脏病理变化。以转基因组和正常对照C57小鼠肝脏为材料,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结合磁珠纯化法纯化肝细胞质膜,Western印迹验证纯化的质膜组分纯度,二维凝胶电泳结合ImageMaster软件图像分析质膜蛋白质,获得的差异蛋白质点经胰酶酶切后,进行差异蛋白质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鉴定。结果转HBsAg基因小鼠肝脏呈现肝炎表现,而正常对照C57小鼠肝脏未见异常。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结合磁珠纯化法可以有效富集小鼠肝质膜组分,并减少线粒体的污染。小鼠肝脏质膜组分中,共获得30个≥2倍的差异蛋白质点,成功鉴定到11个可能与HBV感染相关的差异蛋白质,其中9个蛋白质在转基因鼠肝质膜中表达上调,2个蛋白质表达下调。这些差异蛋白质包括细胞支架蛋白、心脏钙离子释放通道蛋白、细胞色素B5和ATP合成酶a亚基等。结论本研究鉴定了一批与HBsAg基因表达相关的小鼠肝脏质膜蛋白质,它们可能是乙型肝炎的药物作用靶标,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HBV感染的机制提供指导。
贾小芳李春洪彭霞尹林冯艳玲马芳张丽军
关键词:病毒包膜蛋白质类蛋白质组学
液质联用多反应监测法定量目标多肽或蛋白质被引量:9
2012年
为建立优化的血浆内源性多肽提取方法,并且构建目标多肽和蛋白质的质谱定量方法,本研究考察了超滤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和固相萃取法对血浆内源性多肽的提取效果,并通过Tricine-SDS-PAGE对提取效果进行比较.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MRM)分析,建立了多肽标准品ESAT-6定量方法,并将ESAT-6定量建立的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应用于蛋白质的定量,对多肽和蛋白质MRM定量的标准曲线进行了考察.Tricine-SDS-PAGE结果表明,乙腈沉淀法是最佳的血浆内源性多肽提取方法,低分子量的多肽可以得到很好的富集,且能有效地去除高分子蛋白质的污染.液相色谱串联质谱MRM法检测血浆内提取的多肽,标准曲线的线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999.另外,采用MRM法对胶内分离的蛋白质进行定量,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血浆多肽提取方法,通过液质联用MRM法成功地实现了目标多肽和蛋白质定量测定.该定量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复杂样品中的多肽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
刘永福贾小芳腾珍林尹林刘保池张丽军
关键词:多肽蛋白质多反应监测
分血时间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不同分血时间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探讨临床和研究中合适可行的PBMC分血时间。方法:在采血后0、2、4、6、8、12 h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血液中的PBMC,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选取分血时间为0、2、4、6、8 h的PBMC提取蛋白质进行蛋白质凝胶电泳,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条带,通过液相色谱串联离子井质谱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合GO数据库信息对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和定位进行分析。结果:分血时间为12 h已观察不到完整的PBMC细胞形态;质谱鉴定表明随着分血时间的延长,差异蛋白质逐渐增多;在2、4、6 h鉴定出的功能和定位明确的差异蛋白质中,大部分蛋白质功能为转运和信号转导,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上;而8 h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的功能的定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能有效地观察不同分血时间导致的PBMC蛋白质表达的动态变化,推荐合适且临床可行的PBMC分血时间为6 h以内。
马芳尹林熊华伟姚亚敏刘晓茜贾小芳张丽军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质组学
依非韦伦的肝细胞毒性作用及对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依非韦伦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对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系Huh7中分别加入依非韦伦1.25,2.5,5和10 mg.L-1,培养5 h后采用原位比色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类(ROS)的含量;依非韦伦2.5 mg.L-1与细胞作用5 h后,用膜联蛋白-Ⅴ/碘化丙啶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依非韦伦2.5 mg.L-1处理细胞5 h,获得全细胞蛋白质进行二维凝胶电泳,采用ImageMaster软件分析差异蛋白质点,应用纳升级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进行差异蛋白质鉴定。结果随着依非韦伦浓度的增加,细胞内ROS的含量逐步升高(r=0.9740,P<0.05)。依非韦伦2.5 mg.L-1与细胞作用5 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百分率无显著变化,但有7种蛋白质表达量显著降低,其中线粒体热激蛋白75和抗氧化蛋白1的表达量分别降低了76.7%和85.5%;抗胰蛋白酶及其S突变体、细胞角蛋白9、剪接体相关蛋白和磷酸丙糖异构酶的表达被完全抑制。结论依非韦伦对Huh7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可能通过调节热激蛋白75和抗氧化蛋白1等的表达影响线粒体的功能,最终导致肝毒性的发生。
马芳熊华伟贾小芳姚亚敏刘晓茜张丽军
关键词:依非韦伦肝细胞毒性蛋白质组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