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JZ04)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田野李海龙刘双刘超夏玉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鞍山千山林区土壤肥力评价被引量:9
- 2009年
- 为了解鞍山市千山风景区土壤肥力质量,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对千山7个样点的14个样坑内pH、有机质、全氮、全磷等8个土壤理化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仙人台、弥勒佛样坑土壤肥力质量较好;放生池、祖越寺样点土壤肥力处于较差至中等的水平;东山样点的土壤肥力和质量均差或较差;土壤中的速效K、全P、全N、碱解氮、有机质成为影响土壤肥力质量的重要因素。
- 田野李海龙刘双刘超郭巧娜夏玉强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千山风景区松树死亡与土壤条件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为了探讨鞍山市千山风景区近年来出现的松树小面积死亡的原因,在风景区代表性地区选择了7个样点14个土壤剖面,测定其pH值、土壤含水率、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钾等9个土壤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活树的土壤含水率高于死树;pH值过高导致松树死亡;速效磷过高导致松树死亡;养分总量是松树生长的总体控制因素.
- 刘超李海龙田野郭巧娜夏玉强
-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松树聚类分析
-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分级的千山植被变化被引量:8
- 2010年
- 基于鞍山市千山1993年和2001年的TM遥感数据及研究区的DEM资料,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分级方法,对鞍山市千山植被覆盖变化及与之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3—2001年间,千山范围内地表植被没有产生整体性变化,低海拔区域(高程≤200m)因人工绿化的加强,植被覆盖明显趋好,高海拔区域则由于环境的限制和缺乏保护措施,部分地区出现了植被覆盖退化。今后千山植被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点主要包括强化植被保护和恢复工作、加大人工建筑附近的植被绿化和强化高海拔区的生态建设。
- 田野徐恒力刘双李海龙
- 关键词:植被
- 基于TM遥感影像图的鞍山市千山植被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以1993年、2001年和2006年的TM遥感影像图为信息源,基于NDVI和植被覆盖度定量模型,利用ENVI4.2、ARCGIS等软件获取了鞍山市千山风景区归一化植被指数差值变化图及覆盖度等级图,并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与1993年相比,低覆盖与高覆盖面积均有增加,而中高覆盖地区其质量有所下降,局部生态退化.2006年与2001年相比,大部分地区高覆盖增加,质量上升,生态环境向良好方向发展.
- 田野李海龙刘双刘超韦立华
- 关键词:NDVI植被覆盖度植被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