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2008058)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朱延波肖家诚金晓龙蔚青杨小妹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L-13和CXCR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白介素13(IL-13)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结节性甲状腺肿(NG)中的表达,研究诊断PTC的辅助指标,并阐明两者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至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甲状腺手术标本160例(其中PTC80例,NG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TC及NG中IL-13和CXCR4的表达情况。结果IL-13在PTC中表达率为93.75%,明显高于NG组的表达(8.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4在PTC中表达率为82.50%,明显高于NG组的表达(1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TC中,IL-13和CXCR4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IL-13和CXCR4可做为PTC的预判指标,其高表达提示甲状腺结节恶性倾向。
- 蔚青金晓龙叶蕾朱延波吴华成崔斌王卫庆杨小妹王华枫高亚博肖家诚
- 关键词:甲状腺白介素13趋化因子受体
- 表浅肢端纤维黏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表浅肢端纤维黏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例表浅肢端纤维黏液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患者男女各1例,发现左足趾及右食指肿块,体积为3.0cm×2.0cm×2.0cm及2.5cm×2.0cm×1.0cm。镜下,肿瘤界限清楚,无包膜;梭形和星形肿瘤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在胶原化和黏液状的背景中,其间有较多分支状血管,肿瘤细胞无明显异型性。2例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EMA、CD34,1例结蛋白(desmin)局灶阳性,CK、SMA、S-100和CD99均阴性。结论:表浅肢端纤维黏液瘤是十分罕见的成纤维细胞(或成肌纤维细胞)来源的良性肿瘤,要与表浅血管黏液瘤、纤维组织细胞瘤、硬化性神经束膜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和肢端黏液炎症性成纤维细胞肉瘤等鉴别。
- 蔚青吴华成肖家诚金晓龙杨小妹朱延波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
- 趋化因子受体在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肾上腺良性嗜铬细胞瘤(BPCC)和恶性嗜铬细胞瘤(MPCC)中的表达,探讨诊断MPCC的辅助指标,为鉴别嗜铬细胞瘤(PCC)的生物学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996至2009年期间我院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完整的PCC手术标本141例(其中BPCC113例为良性组,MPCC28例为恶性组),另取10例因良性肾疾患行肾切除时获取的同侧正常肾上腺髓质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PCC、MPCC及对照组中CXCR4的表达;同时随机选取60例标本,其中BPCC40例,MPCC2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XCR4在MPCC组中的表达率为85.71%,明显高于其在BPCC组中的表达(38.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资料示MPCC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BPCC组,MPCC平均发病年龄为38岁,BPCC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P<0.05)。结论:CXCR4可作为MPCC的预判指标。对年龄较轻的PCC患者,应警惕其为恶性的可能。
- 蔚青肖家诚吴华成朱延波崔斌王卫庆杨小妹高亚博金晓龙
- 关键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趋化因子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