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 作品数:1,318 被引量:5,406H指数:23
- 相关作者:雷初朝陈宏昝林森黄永震王二耀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南方肉牛舍夏季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为了改进夏季高温炎热的桂林市的牛舍围护结构隔热性能,提出改造方案改建牛舍,测定了改造前后隔热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新旧牛舍屋顶的夏季总热阻(R o,x)分别为3.053 9,0.258 4 W/(m2·K),新牛舍比旧牛舍提高10.8倍;总衰减度(V o)分别为23.96,3.78,新牛舍比旧牛舍提高了5.3倍;总延迟时间(ξo)为2.38,1.81 h,新牛舍比旧牛舍提高了0.32倍;通过屋顶内表面温度实际测量、校验计算结果,新牛舍数据拟合度可达98.18%。在舍内环境温度的实际测量中,新牛舍隔热作用大于旧牛舍。说明改建之后牛舍外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有明显提高。
- 王晨光王美芝刘继军陈昭辉黄富炎
- 关键词:肉牛舍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
- 牛巴贝斯虫DXS基因的克隆和真核表达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顶质体是存在于包括疟原虫和巴贝斯虫在内的顶复门寄生虫的一种细胞器,在病原体中,它主要承载类异戊二烯前体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异戊二烯五碳结构是有机体合成多种化合物的结构基础,对有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例如,在哺乳动物中成为胆固醇和类固醇激素的基本结构,在植物中参与合成类胡萝卜素。且存在于顶质体的类异戊二烯前体合成途径对于病原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且不存在于人类和哺乳动物机体,这使其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抗原虫药物的焦点。有学者发现利用特异性阻断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的药物可治疗疟疾。1-脱氧-5-磷酸D-木酮糖合成酶(DXS)为该途径中的第一个限速酶。因此,针对牛巴贝斯虫的1-脱氧-5-磷酸D-木酮糖合成酶dxs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并对其进行真核表达和活性检测,以期获得具有活性的1-脱氧-5-磷酸D-木酮糖合成酶,为进行针对该酶的特异性抑制剂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采用反转录PCR技术从牛巴贝斯虫陕县株总RNA中扩增出DXS基因的全长cDNA,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分析,将阳性克隆亚克隆至带荧光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Hela细胞,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的表达情况,消化收集转染细胞,通过超声破碎后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对DXS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合G418压力筛选以及有限稀释的方法对转染阳性细胞进行筛选,获得阳性单克隆细胞。在体外建立DXS酶反应体系,并利用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对表达产物的体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扩增得到的DXS基因全长共2 061 bp,共编码686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T2Bo株相应基因相似性达到98.0%。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该酶具有3个结构域,分别是焦磷酸硫胺素结合区域;�
- 王婧李冰刘翠翠夏吉鹏张继瑜
- 关键词:真核表达
- 电刺激对宰后牦牛肉ATP、calpain活力和细胞骨架蛋白降解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研究低压电刺对牦牛肉 ATP、Calpain活力和细胞骨架蛋白降解的影响及其嫩化机理,将24头甘南牦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屠宰,按试验设计对宰后牦牛胴体进行电刺激(ES)(输出电压21 V、功率50 W、时间90 s)和常规冷却排酸 NES(0-4℃、风速0.5 m/s)处理,并于0、24、72 h测定牦牛背最长肌的 ATP、calpain活力、糖原、剪切力值和细胞骨架蛋白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宰后72 h ATP 下降了14.97%,较 NES 组下降幅度达6.59%,ES显著提高了ATP的下降速率;宰后0 h,ES组糖原较NES组低12.46%,加快了糖酵解速率;ES组在宰后0 h m-calpain和μ-calpain较 NES组活力分别提高了0.318 U/mL 和0.31 U/mL,同时提高了 m-calpain和μ-calpain活力,过早激活了μ-calpain;ATP与m-calpain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而μ-calpain与糖原含量、剪切力三者相互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低压电刺激极显著提高牦牛肉最终嫩度(P〈0.01);电刺激在速度和数量上显著加速了Desmin和Troponin-T的降解,加快了牦牛肉成熟,缩短了成熟时间.
- 冯晓琴党欣余群力
- 关键词:牦牛ATPCALPAIN肌钙蛋白T
- 牛背最长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的分离及其酶学性质
- 2021年
- 以冷鲜牛背最长肌为原料,采用硫酸铵盐析、超滤法对原料肉中的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进行粗分离,并研究温度、pH、金属离子对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铵饱和度65%,超滤(>50kDa)条件下,牛背最长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可得到分离与纯化。试验范围内,牛背最长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的分子量为29.0~66.4kDa,适宜温度为40℃,pH为6.0,Cu2+可明显抑制牛背最长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
- 赵莉君赵珂赵改名马阳阳朱瑶迪李苗云黄明远
- 关键词:背最长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分离纯化酶学性质
- L-赖氨酸和L-组氨酸对低盐乳化肠品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为了探究氨基酸对低盐乳化肠品质的影响,以猪肉乳化肠为载体,在40%氯化钾替代食盐的条件下,设置6组氨基酸替代组:0.4%、0.8%L-赖氨酸,0.4%、0.8%L-组氨酸,以及0.6%、1.2%的混合氨基酸(L-赖氨酸质量∶L-组氨酸质量=1∶1)。通过对乳化肠pH、色差物理指标测定,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和TPA仪器测定(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回复性)的测定,研究L-赖氨酸、L-组氨酸和混合氨基酸对低盐钠乳化香肠出品率、pH、色泽、质构、感官、滋气味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氨基酸及其混合氨基酸均能显著提高低盐乳化肠产品的出品率、pH、红度和黄度,并对质构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
- 周向辉刘昶张秋会
- 关键词:L-赖氨酸L-组氨酸
- 中国草原红牛PDK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研究中国草原红牛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4,PDK4)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系。【方法】挑选120头中国草原红牛为研究对象,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PDK4基因第1~11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及群体遗传参数等。利用SPSS 21.0软件对中国草原红牛PDK4基因SNP位点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熟肉率、肉嫩度、失水率、pH、滴水损失、肌内脂肪含量、初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中国草原红牛PDK4基因外显子8和外显子11上共检测到3个SNPs;PDK4基因第8外显子57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G57C),且引起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存在GG、GC和CC 3种基因型;PDK4基因第11外显子在330和389 bp处存在2个SNPs位点(G330T和C389T),在G330T位点上存在GG、GT和TT 3种基因型;在C389T位点上存在CC、CT和TT 3种基因型。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草原红牛第8外显子G57C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第11外显子的G330T和C398T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群体遗传参数分析发现,第8外显子G57C突变位点属于低度多态性位点(PIC<0.25),等位基因数为1.1429,表明其在中国草原红牛中的变异较小;第11外显子G330T和C398T属于中度多态性位点(0.25
- 马彦茹于永生曹阳秦立红赵玉民吴健
- 关键词:中国草原红牛肉质性状多态性
- 常用抗病毒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笔者对甘草、淡竹叶、穿心莲、板蓝根、蒲公英这5种常用抗病毒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提取最新研究进行了介绍。首先简要介绍其功效和应用范围。然后,针对每种中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着重介绍1种~2种所含的有效成分,包括该成分的理化性质、功效和应用等信息。同时,对重要的活性成分还介绍其提取分离方法,以便中兽医研究工作者进行查找及借鉴。
- 马金萍吴道义黄跃张琼娣杨思维宋德荣王明进
- 关键词:抗病毒中药
- 冷季补饲精料对不同年龄段甘南牦牛增重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2年
- 通过对甘南牦牛开展冷季补饲试验,研究不同年龄段牦牛补饲后的增重效果,为甘南牦牛冷季补饲提供试验依据。本试验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在甘南州玛曲县开展,选择不同年龄段牦牛群体进行补饲试验。补饲期内,每月称量试验组和对照组体重,分析体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90 d的试验期内,当年犊牛、2岁、3岁和成年牦牛试验组活重增加量分别为11.4 kg、3.4 kg、2.6 kg和4.35 kg,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增加量分别高出9.4 kg、10.1 kg、14.85 kg和20.65 kg。说明,冷季适当补饲能增加各年龄段牦牛的增重量,且对幼龄牦牛生长有明显的效果。冷季补饲是高寒牧区牦牛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 马登录张海滨胡江石红梅杨勤
- 关键词:甘南牦牛增重
- 赫章县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报告
- 2019年
- 笔者在赫章县选择土壤肥力基本一致,平整,不积水,面积达到试验要求的地块开展20个青贮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通过对生物产量、果穗产量及植株高度的对比分析,富华3号、金玉908、青丰9号3个品种适合在赫章县大力推广。
- 周训祥尹秀梅菜尔康吴兰张宗庆
- 关键词:青贮玉米作物品种
- 玉树牦牛与四个牦牛群体线粒体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利用线粒体DNA标记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牦牛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牦牛线粒体DNA(mtDNA)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长度为1000 bp左右的片段,序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tDNA D-Loop区长度为945 bp,共发现变异位点127个,单倍型71个,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09±0.016,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82;其中玉树牦牛发现变异位点74个,单倍型27个,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85±0.034,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134;申扎牦牛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均最高;5个牦牛群体D-Loop区序列具有一定的A/T碱基偏好性。玉树牦牛不遵循中性进化(P<0.05),其余4个牦牛群体符合中性进化(P>0.05);玉树牦牛与类乌齐牦牛和帕里牦牛的遗传距离较近(0.023、0.018),申扎牦牛与斯布牦牛的遗传距离最远(0.533)。发现玉树牦牛与其余4个群体的牦牛在同一个分支。斯布牦牛和申扎牦牛群体出现两个分支,说明玉树牦牛在进化的过程中可能不存在相互交流的情况。
- 侯孟典宋仁德王会柴志欣杨玉文尕才仁汪永洲信金伟钟金城
- 关键词:分子标记线粒体DNAD-LOOP区系统发育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