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 作品数:1,318 被引量:4,922H指数:22
- 相关作者:雷初朝陈宏昝林森黄永震王二耀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黄牛选育改良及杂种优势利用被引量:18
- 2015年
- 我国地方黄牛资源丰富,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好、肉质细嫩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生长速度慢、体型发育不佳、胴体产肉少、优质牛肉切块率低等缺陷。通过本品种选育和引进国外品种杂交改良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产业发展仍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门化肉牛品种。随着全球动物种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肉牛种业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综述了我国地方黄牛品种资源利用现状及其支撑肉牛产业发展的情况,对我国引进国外肉牛良种杂交改良各地黄牛品种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分析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肉牛选育改良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对指导我国肉牛种业技术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昝林森王洪程梅楚刚曹晖张文华朱跃明
- 关键词:肉牛选育杂种优势
- 凝溶胶蛋白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凝溶胶蛋白(gelsolin,GSN)是Gelsolin/Villin超家族的核心成员,是一种多功能的钙依赖性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细胞中Ca^2+和PIP2等多因素的调控下,对细胞凋亡、吞噬功能、肌动蛋白微丝切割、细胞信号转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凝溶胶蛋白还被频繁用于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但其在调控细胞凋亡、炎症等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机制还存在些许争议。本研究综述了凝溶胶蛋白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以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旨在了解凝溶胶蛋白在生物医学及动物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凝溶胶蛋白的发展前景。
- 师书玥李丽娟寇浩玮郑立雷初朝张禹钟佳琳陈宏黄永震
- 关键词:凝溶胶蛋白肌动蛋白细胞凋亡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
- 调制方式对粮饲兼用型玉米肉牛瘤胃降解规律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试验选同一玉米品种、地块,分别制作全株玉米青贮、玉米黄贮、玉米秸秆,利用尼龙袋试验研究其对肉牛瘤胃降解规律,为其在生产中有效利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全株玉米青贮干物质(DM)瘤胃快速降解部分a、慢速降解部分b、有效降解率(ERD)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全株玉米青贮和玉米黄贮粗蛋白(CP)瘤胃快速降解部分a和ERD极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1),慢速降解部分b极显著低于玉米秸秆(P<0.01);全株玉米青贮和玉米黄贮中性洗涤纤维(NDF)瘤胃快速降解部分a和ERD极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1),慢速降解部分b无显著差异(P>0.05);全株玉米青贮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快速降解部分a、ERD和玉米黄贮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慢速降解部分b极显著高于玉米黄贮(P<0.01);各个时间点DM、CP降解率以全株玉米青贮最高,玉米秸秆最低;全株玉米青贮、玉米黄贮和玉米秸秆的NDF、ADF降解率随时间不同呈现不同差异。
- 火苗马吉锋张建勇杨宇为张俊丽梁小军李娜张力莉
- 关键词:调制方式粮饲兼用型玉米瘤胃降解率
- 四川省牦牛乳业调研报告
- 2023年
-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数量和品种类群最多的国家。牦牛乳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生产和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较全面的总结四川省牦牛乳产业的发展情况,本文基于走访调研资料,结合四川省牦牛乳业发展实际情况,分析牦牛乳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四川省牦牛乳业发展的对策。
- 安添午顺远志毛德才官久强姜岩世张荣张彤罗晓林
- 关键词:牦牛乳业
- 舍饲云岭母牛生长性能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为了解舍饲云岭母牛的生长规律及肉用性能。[方法]试验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舍饲母牛体重、体尺指标和肉用指数(BPI)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舍饲云岭母牛的体重和各项体尺指标(除坐骨端宽外)的增长速度以0~6月龄最高,体重、体斜长、前高、胸围、腰围、腰角宽和臀围的相对增长极显著高于后期各个阶段(P<0.01),以体重的增长速度为最快,此后,随着月龄的增长体重体尺生长强度逐渐减弱,各项体重体尺指标随着牛月龄的增加而增加。云岭母犊体长的生长速度在6~12和30~60月龄明显快于体高,在18、24和30月龄间体长生长速度稍快于体高,在0~60月龄的各个生长阶段内,体前高和体后高基本保持了相同的生长速度。从0~18月龄这个阶段,胸宽的相对发育程度比胸深快,从24月龄后胸宽和胸深基本保持了相同的发育速度。在6~30月龄内胸部的发育要快于髋部和腰部的发育,30月龄以后,髋部和腰部的发育要快于胸部的发育。[结论]:云岭母牛的体重、体尺变化符合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饲养,能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 张继才和占星杨世平金显栋杨凯亐开兴和霁恬詹靖玺胡映开付美芬王安奎黄必志
- 关键词:舍饲
- 牦牛健康养殖及肉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18年
- 我国是世界牦牛养殖大国,存栏量1560万头,占世界牦牛的90%以上,四川省430多万头,约占全国的28%。针对牦牛繁育体系不健全、饲养管理粗放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项目组开展了牦牛健康养殖及肉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动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健康养殖牦牛可持续发展草地畜牧业
- 半野血牦牛及普通家养牦牛鲜肉氨基酸成分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为了研究阿里地区改则县半野血牦牛与家养普通牦牛之间肉质特性差异,促进当地牦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当地16头牦牛进行肌肉化学性质测定。结果表明,半野血牦牛鲜肉肉质理化性质总体上与当地家养型牦牛鲜肉肉质理化性质无显著性差异(t=0.238 1 df=7,P>0.05),但是半野血公牦牛各理化性质均优于其他类型,而半野血母牦牛各理化性质均弱于其他类型。总体上讲,半野血牦牛与家养牦牛必需氨基酸与总量氨基酸的比值EAA/TAA分别为40.69和40.75,均高于FAO/WHO模式提出的标准(40%),说明2个品种牦牛肉内蛋白质均为优秀蛋白质,营养价值显著。
- 扎西多吉次旦卓玛益西土登周全格桑达瓦彭阳洋向鹏平措占堆朱彦宾洛桑顿珠孙广明洛桑达娃央拉次仁央吉俄广鑫巴桑旺堆
- 关键词:氨基酸矿物质
- 威宁芜菁甘蓝不同比例替代黄贮玉米秸对威宁牛生长、消化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023年
- 试验旨在探讨威宁芜菁甘蓝不同比例替代黄贮玉米秸秆对威宁牛生长、消化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261.32±20.56)kg威宁牛公牛32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0(对照组)、10%(试验Ⅰ组)、20%(试验Ⅱ组)和30%(试验Ⅲ组)威宁芜菁甘蓝替代黄贮玉米秸,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为10 d,正试期为80 d。正试期内测定威宁牛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并计算经济效益;正式期最后5 d,采用全收粪法测定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后的第1天,采集血液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Ⅰ组(P<0.05),与试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P<0.05),与试验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Ⅰ组(P<0.05);经济效益日盈利,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分别比试验Ⅱ组低29.51%、19.55%和24.23%。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威宁芜菁甘蓝替代黄贮玉米秸20%组日粮干物质采食量、日增重、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日盈利最高,同时降低了料重比。
- 吴道义马金萍王明进宋德荣安兴红周理杨王霞
- 关键词:血清生化指标
- 辣木作为蛋白饲料在家养动物饲喂上的应用进展
- 2023年
- 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具有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等特点,可作为一种速生的高蛋白非常规饲料。适量的辣木添加在家养动物日粮中,不仅具有食用安全性,且能改善家养动物生产性能、免疫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动物产品品质,可见,辣木在家养动物饲料的开发具有较大潜力。本文主要从辣木的营养价值、多种功能及在家养动物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针对目前饲料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解决方法和今后的研究趋势,以期为辣木饲用资源开发及技术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 张玉雯蔡明王福军刘彦培刘建勇黄必志
- 关键词:辣木营养价值家养动物
- 山西草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被引量:5
- 2017年
-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是我国北方农区草地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本文根据山西省草地资源现状,在分析草地资源生产力状况、利用状况、灾害状况、生态状况等基础上,指出了草地资源保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闫文杰赵美清柳泽新杨惠清昝林森
- 关键词:草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