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308085MF83)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4
- 相关作者:郝士琦王勇张岱刘加林孙韩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退偏振比探测的大气激光通信被引量:4
- 2016年
- 针对大气激光通信中多径散射效应产生的通信链路码间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退偏振比探测的大气激光通信传输方案。利用光子追迹和Stokes矢量变换进行了Monte Carlo仿真;通过设置不同的云层物理厚度和消光系数,得到接收光退偏振比与云层光学厚度的一一对应关系;基于Stotts公式,得到接收光退偏振比与平均脉冲时间展宽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在多径效应影响下的最佳通信传输速率方案,该方案在激光通信系统接收端直接进行退偏振比探测,可有效评估大气信道环境的多径强度,进而在保证激光通信传输质量的同时实现最大的通信传输速率。该研究在星地激光通信以及自适应激光通信的通信链路优化领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 张岱郝士琦赵青松孙韩
- 关键词:光纤光学大气激光通信多径效应码间串扰
- 基于LDPC码的分集接收系统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为了抑制大气湍流对大气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将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与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结合,推导了最大比合并、等增益合并和选择合并三种合并方式下单输入多输出(SIMO)系统译码初始化计算公式,并比较了系统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LDPC编码的大气光通信SIMO系统误码性能优于SISO系统;不同的方式下SIMO系统的误码性能不同,信噪比一定时,最大比合并方式的系统误码率最低,等增益合并方式次之;在发射天线数一定时,随着接收天线数增加,系统误码率降低,对大气光通信的系统设计与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刘加林郝士琦周建国王勇
- 关键词:光通信分集接收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误码率
- 离散速率条件下的大气激光通信自适应调制编码系统性能被引量:7
- 2017年
- 针对大气湍流引起的系统频带利用率下降的问题,研究了一种离散速率条件下的大气激光通信自适应调制编码系统。从信号层角度建立了湍流信道模型,给出了湍流信道下的瞬时信噪比概率密度函数,并采用外场实验验证了该信道模型。理论推导了系统频带利用率和误码率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大气激光通信自适应调制编码系统较传统单一传输模式系统具有优越性。研究了其频带利用率和误码率曲线特性,分析了误码率要求和湍流强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误码率要求可大幅提高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且误码率要求越低,湍流强度越弱,频带利用率越高。
- 王磊郝士琦张岱王勇
- 关键词:光通信大气湍流自适应调制编码频带利用率误码率
- 大气光通信中迭代检测算法研究
- 2018年
- 基于对数正态(L-N)湍流信道模型,研究了LDPC编码大气光通信多输入多输出(FSO-MIMO)系统迭代检测算法。分析了内迭代与外迭代次数对系统性能及计算复杂度的影响,并针对PDA检测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阈值的M-PDA迭代检测算法。改进的算法利用译码输出的比特先验信息对发送比特进行分类,从而降低检测复杂度,并通过选取合适的阈值,可以获得更好的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实验时需要综合考虑计算复杂度和性能,选取合适的内外迭代次数,仿真条件下,误码率为10-5、反馈阈值为0.7时,可以获得0.15dB的性能增益。
- 刘加林赵青松
- 关键词:大气光通信多输入多输出
- 一种改进的LDPC编码FSO-MIMO系统迭代检测解码算法被引量:6
- 2015年
- 基于双伽玛(Gamma-Gamma)湍流信道,研究了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的自由空间光通信多输入多输出(FSO-MIMO)系统迭代检测解码(IDD)算法。针对最优最大后验概率(MAP)算法复杂度高和BP迭代过程中比特节点后验对数似然比(LLR)震荡现象,结合概率数据辅助(PDA)算法在信号检测中的良好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均值的LDPC+PDA系统IDD码算法,采用BP解码方法,经迭代处理,求出每次内迭代中比特节点输出的后验信息均值,并将其作为解码器的输出反馈给检测器,从而提高了解码器传递给检测器的消息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当误码率(BER)为10-5左右时,在弱湍流条件下,改进的IDD算法相对传统的算法具有0.3dB的性能优势;在强湍流条件下,改进的IDD算法比传统的算法提高了0.65dB的性能增益。因而,改进的IDD算法能够进一步抑制湍流特别是强湍流的影响,提高了系统性能。
- 赵青松郝士琦耿红建刘加林王勇孙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