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307)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3
相关作者:罗非韩济生王锦琰王颖亓颖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英文
  • 2篇伤害性
  • 2篇伤害性反应
  • 2篇神经元
  • 2篇PAIN
  • 2篇CONDIT...
  • 2篇ANTICI...
  • 1篇单位放电
  • 1篇电极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技术
  • 1篇电图
  • 1篇调制作用
  • 1篇多通道
  • 1篇多通道同步
  • 1篇心理
  • 1篇信息处理
  • 1篇信息处理过程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电刺激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罗非
  • 6篇韩济生
  • 4篇王锦琰
  • 2篇张蔚婷
  • 2篇亓颖伟
  • 2篇张含荑
  • 2篇王颖

传媒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生理学报
  • 1篇2005年中...

年份

  • 1篇2008
  • 6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醒大鼠前扣带皮层神经元群的伤害性反应(英文)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利用多通道记录技术在清醒大鼠前扣带回 (ACC)记录神经元群的痛反应模式 ,以证实ACC在痛觉情绪编码中的作用。方法 :在 5只成年雄性SD大鼠的双侧ACC脑区植入微电极阵列 ,在大鼠术后清醒状态下给予尾部及四肢足底伤害性辐射热刺激 ,神经元的放电信号经由电缆和连接器传送至多通道记录系统。结果 :伤害性辐射热刺激在大鼠ACC引起以兴奋为主的反应 ,该反应持续时间较长 ,可能与痛情绪有关 ;刺激开始附近ACC神经元有与痛刺激相关的预期性反应 ,可能与准备逃避的动机有关 ;同侧和对侧肢体刺激引起的ACC神经元的反应差别不显著 ,表明神经元感受野大 ,不适合精确定位。结论
王锦琰罗非张含荑张景渝Donald J.WOODWARD韩济生
关键词:神经元疼痛伤害性反应微电极阵列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nd central nuclei of amygdale mediate laser-pain conditioning in free moving rate
Aim To develop an animal model for pain anticip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contribution of limbic areas to affect...
Han-Ti ZHANG, Fei LUO Neuro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and Department of Neurobiology at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关键词:PAINANTICIPATIONCONDITIONING
文献传递
吗啡及药物相关环境对大鼠EEG的影响
为了研究大脑皮层对吗啡及吗啡相关环境的动态处理过程,我们采用了多通道脑电记录的方法,利用均匀分散于头皮表面的12个记录电极记录皮层表面的EEG活动。在我们的试验中,手术后恢复的大鼠,连续接受4d的吗啡注射(4mg/kg,...
左艳芳崔彩莲韩济生罗非
关键词:吗啡药物成瘾EEGCPP
文献传递
Brain network underlying pain anticipation in free moving rats: a multichannel study
Anticipation of pain is a complex emotional state which may influence the encoding of subsequent noxious stimu...
张含荑罗非
关键词:PAINANTICIPATIONCONDITIONING
文献传递
中枢神经元放电的在体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被引量:15
2003年
中枢神经元放电的在体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是采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来监测神经元群的同步电活动。该系统包括微电极阵列 (microarray)、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应用这一技术可以同步记录多个脑区的大量神经元的电活动 ,研究不同脑区的神经元放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 ,进而通过分析神经元的放电模式来研究大脑对外部事件的编码机制。
王锦琰罗非韩济生
关键词:微电极在体
滑行窗口技术在痛觉脑诱发电位分析中的应用(英文)
2003年
目的 :评价滑行窗口技术分析脑电诱发电位的能力。方法 :将具有一定宽度的时间窗口延时间轴滑行 ,计算该窗口内的脑电电位平均值 ,再与对照窗口进行统计比较 ,以检验诱发电位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利用该方法分析随机产生的模拟数据 ,计算在指定单次检验阈值下 ,多次统计比较导致显著性差异点连续出现的几率 ,以确定可使整体α值小于 0 .0 5的cluster大小。为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 ,在 14名健康右利手志愿者右手中指给予痛或非痛电刺激 ,记录EEG信号并采用上述技术加以分析。结果 :在整体α值确定的前提下 ,作为显著性判据的cluster大小随单次检验阈值与窗宽的增加而增大。依据上述方法分析真实EEG数据 ,确定了体感与痛觉诱发电位波形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成分 ,以及两种波形之间的显著性差异。结论 :滑行窗口技术可有效地用于分析脑电诱发电位。
亓颖伟罗非张蔚婷王颖张景渝Donald J.WOODWARD陈昭燃韩济生
关键词:痛觉脑诱发电位
穴位电刺激对痛信息处理过程的调制作用之脑电图研究(英文)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利用 6 4通道脑电图记录与分析系统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镇痛相关的脑电活动的调制作用。方法 :共 15名健康青年被试参加了本研究。每名被试进行两轮实验 ,分别接受穴位电刺激和对照刺激 (非穴位刺激 )。在治疗前后分别接受中等程度的疼痛刺激 ,并对每次疼痛刺激的强度进行评分。记录治疗前、中、后的脑电信号并进行频谱分析。结果 :穴位电刺激时刺激对侧的中央及顶叶皮层θ波与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有负相关性 ,即疼痛评分越低或镇痛效果越好 ,则该脑区的θ波成分越多 ;类似的 ,穴位刺激时对侧前额叶、同侧额叶下部、颞叶和顶枕叶的 β波也与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有负相关性。相反 ,在对照刺激时的脑电图没有发现类似的相关性。 结论 :脑电图频谱分析揭示穴位电刺激对某些特定脑区的疼痛信号处理过程具有一定的调制作用 ,这可能是针刺镇痛的机制之一。
张蔚婷罗非亓颖伟王颖张景渝Donald J.WOODWORD陈昭燃韩济生
关键词:脑电图镇痛机制Θ节律
内、外侧痛觉系统——伤害性信息处理的并行通路被引量:22
2003年
现代研究认为 ,完整的痛觉信号应该包括两种成分 ,即反映伤害性刺激参数 (性质、定位、强度 )的感觉辨别成分和反映情绪效应以及产生逃避行为的情感动机成分。相应地 ,在脑内存在两条平行上传的通路 ,分别传递痛的感觉和情绪信息。其中由脊髓背角深层广动力神经元发出 ,经过丘脑外侧核群投射到躯体感觉皮层的通路 ,可能传导伤害性刺激的感觉信息 ,称为外侧痛觉系统 ;由脊髓背角浅层痛觉特异性神经元发出 ,经由丘脑中线核群及板内核群投射到前扣带回和岛叶的通路 ,可能传递伤害性刺激的情绪成分 ,称为内侧痛觉系统。
王锦琰罗非韩济生
预期作用对大鼠皮层-丘脑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调节
2008年
目的:探索与痛觉预期特异相关的脑区,并研究预期作用对大鼠丘脑-皮层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声音-激光条件反射模型使大鼠产生痛觉的确定性预期,同时采用多通道单位放电同步记录技术观察预期状态下前扣带回(ACC)、中央杏仁核(CeA)、丘脑背内侧核(MD)以及初级躯体感觉皮层(SI)的神经元群对预期信号和随后伤害性激光刺激的反应模式。结果:(1)ACC和MD对预期信号的反应幅度和比例以及SI的抑制性反应比例在条件化后显著增加;(2)条件化能够显著增强四个脑区神经元对伤害性反应的幅度和比例,且在训练过程中增强的幅度最大。结论:ACC、MD和SI可能是参与预期信号编码的特异性脑区;预期效应,特别是预期形成过程能显著增强中枢的痛反应。
张含荑王锦琰罗非
The effects of morphine on thalamic and cortical neurons in rats
To explore the responses of various thalamic and cortical areas involved in pain processing and antinociceptio...
Donald J. Woodward
关键词:MORPHINEANTINOCICEPTIONTHALAMUSCORTEX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