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3-5)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昂张德祥罗庆斌连森阳刘丽平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灌服乳酸杆菌对番鸭生长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试验旨在探讨1株来源于野生中华竹鼠盲肠的乳酸杆菌对番鸭生长性能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为该乳酸杆菌在番鸭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选择22日龄雄番鸭60羽,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番鸭。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灌服乳酸菌培养液2 mL(108个活菌/羽·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灌服生理盐水2 mL;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饲喂乳酸杆菌可提高番鸭日增重、降低料重比,饲喂乳酸杆菌也能明显提高番鸭血清中IgG、IgM和IgA含量。
- 林春玉赵蓬蓬简杨廖源白丁平
- 关键词:乳酸杆菌番鸭免疫性能
- 番鸭GH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建立检测番鸭GH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近源物种GH的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区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以鸭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
- 李昂刘丽平肖文权王光瑛连森阳彭亮翁辉吴旭
- 关键词:番鸭GH基因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文献传递
- 番鸭繁殖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 2013年
- 本研究以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的番鸭母系N103品系第04世代家系母鸭为研究对象,测定47~48周龄时种蛋的孵化成绩,以孵化第10天、第32天的照蛋情况以及出苗情况统计入孵种蛋的受精率、胚胎早期死亡率、胚胎中期死亡率、胚胎晚期死亡率以及孵化率。结合03、04世代系谱资料,估计相关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显示,入孵种蛋的受精率、胚胎早期死亡率、胚胎中期死亡率、胚胎晚期死亡率、胚胎全期死亡率以及孵化率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51±0.104、0.102±0.103、0.189±0.108、0.805±0.133、0.149±0.100和0.248±O.107,胚胎晚期死亡率为高遗传力性状,其他则属于中等偏低遗传力性状。孵化率与EEM、MEM和LEM之间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286±0.416、-0.420±0.298和-0.787±0.164。提示通过选择降低孵化期间的胚胎死亡率可以提高孵化率。
- 季从亮何俊李昂罗庆斌张德祥
- 关键词:受精率
- MTS和CCK-8法检测番鸭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比较
- 2014年
- 为探讨MTS法和CCK-8法检测番鸭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最佳试验条件,以12~13日胚龄番鸭鸭胚作为胚胎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细胞来源,利用传至F2代的胚胎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对比MTS法和CCK-8法在不同孵育时间及不同检测波长条件下吸光光度值的差异,研究MTS法和CCK-8法检测番鸭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最佳检测时间、最佳检测波长,根据细胞数量与OD值的关系曲线确定两种试剂各自的最适细胞浓度。结果表明:MTS法的最佳波长为492 nm、CCK-8法为450 nm,MTS法的灵敏度稍高于CCK-8法;两种方法的最佳检测时间均为加入试剂后4 h;MTS法的最适细胞接种浓度为1.25×103~1×104个/mL,CCK-8法为2.5×103~1×104个/mL。MTS和CCK-8法均能较好地检测番鸭F2代胚胎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增殖情况,相对于CCK-8法,MTS法更加经济,灵敏度更高。
- 裴星朝周禄强叶超李昂
- 关键词:MTSCCK-8细胞增殖
- 番鸭羽毛生长早期选种指标研究
- 2012年
- 番鸭,又叫瘤头鸭、洋鸭,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是优良的瘦肉型鸭,其肉质鲜美,富野禽风味,在我国已有两百多年的饲养历史,在福建、广东、浙江等省份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 季从亮张燕傅永强苏伟岳张德祥
- 关键词:番鸭羽毛热带地区瘤头鸭
- 番鸭部分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 2013年
- 本研究以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的番鸭N103品系第5世代公鸭为材料,测定77日龄时的体重、胫长和胫围等指标,结合第4世代、第5世代的系谱资料,估计体重、胫长和胫围等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显示,体重、胫长和胫围这3个性状属于中等遗传的性状,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292±0.075、0.309±0.081和0.322±0.075,体重与胫长、体重与胫围和胫长与胫围之间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537±0.174、0.458±0.156和0.484±0.165。
- 季从亮张德祥张德祥李昂
- 关键词: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