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60108)
- 作品数:32 被引量:202H指数:9
- 相关作者:彭心宇张示杰孙红牛建华吴向未更多>>
-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石河子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DGF、TNF-α在人肝细粒棘球蚴囊壁周围组织的分层表达被引量:11
- 2004年
-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在 4 0例人肝细粒棘球蚴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表达。结果显示PDGF、TNF α在肝细粒棘球蚴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出现特异性分层表达。靠近虫体侧纤维囊壁中 ,PDGF、TNF α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9 36 %± 2 13% )、 (10 5 2 %± 2 6 4 % )。靠近肝实质侧纤维囊壁中 ,PDGF、TNF α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37 5 1%± 7 4 5 % )、 (2 5 76 %± 5 0 5 % )。PDGF、TNF α在两层中表达的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同时 ,靠近肝实质侧纤维囊壁中PDGF与TNF α的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提示肝细粒棘球蚴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分层 ,PDGF、TNF α与肝实质侧纤维囊壁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 陈雪玲吴向未彭心宇张示杰牛建华孙红
- 关键词:PDGFTNF-Α肝细粒棘球蚴囊壁
- 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的临床分型初探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初步探讨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的临床分型标准及意义。方法2000年1月~2005年3月收治了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病例47例,均行外膜内完整摘除术,观察并分析术中所见胆瘘不同的解剖特点,观察手术疗效。结果47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残腔感染及胆漏等并发症。初步提出囊性肝包虫合并胆瘘的临床分型标准。结论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的临床分型可以简洁、直观、全面地表述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的情况,不但具有临床指导意义,还可以为囊性肝包虫合并胆瘘的进一步研究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研究平台。
- 杨宏强彭心宇牛建华张示杰孙红潘惠忠木拉提吴向未
- 关键词:囊性肝包虫病胆瘘临床分型
- 囊型肝包虫囊周肝细胞“消失”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囊型肝包虫周围肝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肝细胞萎缩、坏死、凋亡),初步探讨囊型肝包虫病肝细胞“消失”机制。方法对3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组织通过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运用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TUNEL检测囊型肝包虫病患者肝细胞凋亡指数(TI)为0.12%,与正常肝组织(TI=0.1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cl-2及Bax蛋白的囊周肝组织呈低表达,分别为6.67%和13.33%,正常肝组织Bcl-2和Bax均为10.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示肝细胞萎缩,肝细胞坏死明显。结论肝细胞萎缩、坏死可能是引起肝细胞“消失”的主要机制,肝细胞压迫性和营养不良性萎缩、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凋亡共同参与囊型肝包虫病肝细胞“消失”过程。
- 吕游张示杰彭心宇牛建华孙红杨宏强牛少雄李建辉
- 关键词:囊型肝包虫病凋亡坏死
- 两种肝包虫病外科治疗术后超声随访结果分析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肝包虫囊肿外囊切除与保留外囊两种术式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超声诊断技术对2 90例肝包虫病患者进行随访。病例分组为:外囊切除术式组(4 9例)与保留外囊术式组(2 41例)。对两组的术后残腔形成、原位复发两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外囊切除术的术后残腔并发症及原位复发均低于保留外囊术式组(P <0 .0 1,P <0 .0 5 )。结论 肝包虫囊肿外囊切除可降低残腔并发症与原位复发。
- 崔凤荣孙红彭心宇
- 关键词:随访结果术后外科治疗肝包虫病原位复发外囊切除术
- 健康教育在肝包虫病新型术式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5年
- 肝包虫病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确诊后需手术治疗[1].对肝包虫病传统的外科治疗以内囊摘除术(即保留外囊)为主,但术后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因此,有人提出外囊切除,它虽然降低了术后复发和残腔并发症,但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在肝包虫病诊治过程中,我院开展了一种新型肝包虫囊肿外囊切除术式[1],取得了满意疗效.为了更好的推广此技术,我院对不同人群开展了健康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
- 胡文凤姜鸿刘新萍孙红彭心宇
- 关键词:肝包虫病外囊切除术健康教育
- 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现状被引量:46
- 2009年
- 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几乎遍布世界各大洲。本文从包虫病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调查(包括血清学、影像学流行病学调查)、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在包虫病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以研究新根治性术式为主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是目前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方向,结果显示近期疗效显著,但未进行长期的随访研究。
- 李炳军郭淑霞彭心宇
- 关键词:肝包虫流行病学调查随访
- MMP-3与TIMP-1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MMP-3与TIMP-1在形成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在30例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的表达。结果:MMP-3、TIMP-1在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中呈现特异性分层表达,MMP-3、TIMP-1的阳性细胞在外囊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3/30)、13.3%(4/30)。靠近肝实质侧的外膜中MMP-3、TIMP-1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80%(24/30)、90%(27/30)。在两层中表达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肝细粒棘球蚴外膜及周围肝组织中MMP-3、TIMP-1的表达两者呈负相关(P<0.01)。结论:肝包虫周围纤维性囊壁可分为内层和外层,且各自形成机制不同;MMP-3、TIMP-1与肝实质侧纤维囊壁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 卢明柱张示杰杨宏强吴向未孙红彭心宇
- 关键词:肝细粒棘球蚴基质金属蛋白酶-3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 复发性肝包虫病经完整外囊摘除和内囊摘除术后复发率的比较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来对比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与常规内囊摘除术在治疗复发性肝包虫后的复发率,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8年间(1999年~2007年)再次入院的复发肝包虫病患者70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30例:保留外囊的传统术式组;B组40例: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新术式)。对临床观察指标原位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6月(3月~96月)。结果: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式组原位复发率低于传统术式(P〈0.05)。结论: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式能降低复发病例的再次手术复发率。
- 李炳军张示杰孙红吕海龙刘远坤杨宏强陈辉彭心宇
- 关键词:肝包虫病复发内囊摘除术
- 棘球蚴免疫逃避机制研究进展
- 2008年
- 棘球蚴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由细粒棘球蚴或泡状棘球蚴在宿主体内寄生造成,这两种棘球蚴在宿主体内能够生长发育,与其复杂有效的免疫逃避机制密不可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文献,本文综述了棘球蚴逃避宿主防御免疫攻击的机制,指出了研究棘球蚴免疫逃避机制的意义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 米新江张示杰
- 关键词:棘球蚴免疫逃避
- 囊型肝包虫囊周肝细胞病理形态学观察被引量:7
- 2006年
- 观察囊型肝包虫囊周肝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肝细胞萎缩、坏死、凋亡),初步探讨囊型肝包虫病肝细胞“消失”机制。对3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通过光镜观察肝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6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运用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TUNEL法测定囊周肝细胞凋亡发生极少(0.12%)与正常肝(0.16%)比较无显著差异,囊周肝组织Bcl-2及Bax蛋白呈低表达,分别为6.6%和13.3%,病理学观察囊周肝细胞明显萎缩,肝细胞坏死。因此,肝细胞萎缩、坏死、凋亡共同参与囊型肝包虫囊周肝细胞“消失”,肝细胞萎缩、坏死可能是引起肝细胞“消失”的主要机制,肝细胞凋亡可能不是引起肝细胞“消失”的主要机制。
- 吕游张示杰彭心宇牛建华孙红杨宏强牛少雄李建辉
- 关键词:囊型肝包虫病凋亡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