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4AA245020)

作品数:7 被引量:138H指数:6
相关作者:王纯枝刘云慧宇振荣胡克林李保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大学谭锦球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农田
  • 2篇温度
  • 1篇导航
  • 1篇导水率
  • 1篇地形
  • 1篇冬小麦
  • 1篇遥感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有机质
  • 1篇玉米
  • 1篇圆度
  • 1篇蔗区
  • 1篇蒸散
  • 1篇蒸散量
  • 1篇直方图
  • 1篇时空变异特征
  • 1篇数字图像

机构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瓦赫宁根大学
  • 1篇澳大利亚墨尔...

作者

  • 3篇宇振荣
  • 3篇刘云慧
  • 3篇王纯枝
  • 2篇李保国
  • 2篇胡克林
  • 1篇赵冬玲
  • 1篇辛景峰
  • 1篇朱德海
  • 1篇黄智刚
  • 1篇陈德立
  • 1篇孙丹峰
  • 1篇毛留喜
  • 1篇陈健
  • 1篇黄元仿
  • 1篇刘峻明
  • 1篇张峰
  • 1篇张晓东
  • 1篇刘云
  • 1篇李敬博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丘陵红壤蔗区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特征被引量:40
2006年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甘蔗连作19年(1980~1999年)的低丘陵红壤蔗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土壤侵蚀和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1980年的土壤有机质与地形坡度为极显著负相关。在长期甘蔗连作下,地形坡度对1999年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已没有影响,而有机肥施用的侧重方向使得土壤有机质与经纬度、海拔高度都有相关性。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与蔗区耕作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有关,精细化程度高的高产蔗区的土壤有机质平均降幅为11%,而精细化程度低的低产蔗区土壤有机质则平均增幅为50%。大量施用源自甘蔗的有机肥已造成蔗区土壤兼分的不平衡。
黄智刚李保国胡克林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蔗区地形
农田尺度下土体硝酸盐淋失的随机模拟及其风险性评价被引量:20
2005年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对所建立的简化土壤水氮联合运移模型进行了验证。将条件模拟方法所得到的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Ks)的随机场与该联合模型相结合,随机地模拟了冬小麦地1999年3月15日至6月10日这一时段的硝酸盐淋失情况。在总来水量为353.8 mm、施N量为86.25 kg hm-2的情况下,2 m土体硝酸盐淋失量最小值为N 15.04 kg hm-2,最大值为N 26.04 kg hm-2,分别占此段施肥量的17.4%和30.2%。以传统方法(Ks平均值)所得到硝酸盐淋失量作为对照,发现硝酸盐淋失量超过该值且概率大于70%的面积约占到田块总面积的20%左右。说明由于田间空间变异的作用,造成了硝酸盐淋失的巨大差异,故不能用传统的方法来代替,因为这样做就掩盖了地下水可能造成硝酸盐污染的风险性。
胡克林李保国黄元仿陈德立White R E
关键词:农田尺度饱和导水率
基于嵌入式GIS的地图查询系统的实现被引量:8
2007年
介绍了一种在嵌入式设备上实现地图查询系统的可行方法。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思想进行设计,实现了对地图数据的基本操作等功能,还能够对符合不同查询条件的地图数据进行检索,利用网络图层的路经分析法,对出发点和目的地两点间最短路径进行分析、导航(模拟导航、真实导航)。
李敬博刘峻明朱德海
关键词:嵌入式设备GISGPS导航
基于能量平衡的华北平原农田蒸散量的估算被引量:12
2008年
通过测定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农田冠层能量平衡的各分量、少风晴天时冠层温度和气温日变化及每周叶面积指数,分析了农田冠层能量平衡日变化规律、各分量季节变化特征,并以波文比系统实测蒸散值为相对标准,基于遥感冠层表面温度和能量平衡原理,采用Brown-Rosenberg公式对农田蒸散进行了估算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夜间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时,土壤热通量只占净辐射的3%左右,且夜间潜热交换值均很小,都在零左右波动;采用Brown-Rosenberg公式引入遥感冠层温度后估算的蒸散量较波文比系统实测值稍大,但忽略土壤热通量和考虑土壤热通量相比,二者相对平均偏差分别为16%和10%左右,差别不大,说明拔节-灌浆期(LAI≥3)估算蒸散时可近似忽略土壤热通量和夜间农田蒸散量,利用Brown-Rosenberg公式估算区域蒸散可行,该方法适用于华北平原农田蒸散计算。研究结果为将Brown-Rosenberg公式引入作物模型、基于热红外遥感冠层表面温度计算区域蒸散和水分胁迫系数进行区域估产提供了地面试验依据。
王纯枝宇振荣毛留喜陈健刘云慧
关键词:冬小麦冠层温度蒸散
夏玉米冠气温差及其影响因素关系探析被引量:17
2006年
测定了夏玉米主要生育期四个不同水分处理的冠层温度、气温、土壤含水率、叶面积指数和株高,分析了冠气温差与土壤含水率、叶面积指数及株高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溉水质和灌溉量措施对夏玉米冠气温差有显著的影响;中午12—14时左右H1高度(2/3株高)处的冠气温差较H2高度(H1+50cm)更能反映作物和土壤的水分特征,可以用此时刻的卫星遥感冠层温度结合地面气象站数据监测作物和土壤的旱情;80~100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率与节水灌溉处理的冠气温差之间存在良好关系(α=0.05),0—80cm四个土层中以中午20cm和40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率与冠气温差相关关系最好且稳定,可以利用此关系评价作物的缺水状况;充足灌溉下的夏玉米主要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与冠气温差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节水灌溉下二者关系不显著,说明水分充足条件下叶面积指数对冠气温差的影响更大;株高与不同水分处理的冠气温差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冠层2/3高度处二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27(淡水节水处理)、0.4150(淡水充足处理)、0.3683(咸水节水处理)、0.3062(咸水充足处理)。这为区域上遥感反演夏玉米冠气温差进而监测农田蒸散和土壤含水率提供了试验依据。
王纯枝宇振荣孙丹峰刘云刘云慧
关键词:夏玉米冠气温差土壤水叶面积指数株高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苹果外观质量检测被引量:6
2006年
为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实现苹果外观质量自动检验,采用数码相机获取苹果个体俯视和侧视数字影像,选取似圆度、体积和RGB颜色模式中R、G、B分量的灰度直方图作为苹果质量评价指标。通过二值化后的苹果俯视图和侧视图计算苹果似圆度和体积,根据待测苹果数字图像统计得到的其R、G、B各颜色分量灰度直方图与标准苹果相应指标比较,实现根据苹果外形与色泽的自动、快速外观质量检测。完整检测1个苹果的用时短于0.9s,满足实时检测的时间要求。这项技术可以用于苹果包装流水线作业,也可用于类似的农产品外观质量检测。
张峰张晓东赵冬玲严泰来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体积灰度直方图
基于遥感和作物生长模型的作物产量差估测被引量:35
2005年
传统的作物生长模型很难模拟大田的实际产量,因为大量的数据、复杂的数学运算以及误差传递限制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运用。目前为止实际产量仅能通过观测和实地调查获得。该文将NOAA-14AVHRR遥感获取的冠层温度信息引入作物生长模型,利用冠气温差计算作物水分胁迫系数,可以近似地估计区域作物实际生长速率和产量,进而建立了遥感-作物模拟复合模型PS-X,提出了估算区域作物实际产量的方法。PS-X模型可在不同层次模拟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在PS-1、PS-2、PS-X水平计算的分别是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水分限制下的生产力和实际产量。利用该模型,论文分别模拟了邯郸地区1998年夏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水分限制下的生产力和实际产量,并通过比较不同模拟水平下产量和农户调查产量进行区域产量差分析。结果表明:PS-1和PS-2水平之间的产量差主要由水分和土壤质地差异造成;PS-2与PS-X水平间的平均产量差异较大,占总产量差(PS-1与PS-X水平之差)的81.4%,主要由田间管理差异造成;对于平原地区,夏玉米产量估测精度可达90%以上;砂质土壤区估算冠层温度和水分胁迫系数比壤质、粘质土壤区要高,因此砂质土壤区模拟作物产量较低,这与PS-2计算结果、农户调查数据一致。研究证实,区域上应用遥感瞬时温度信息建立遥感-作物模拟复合模型进行估产是可行的。
王纯枝宇振荣辛景峰Driessen P.M刘云慧
关键词:遥感温度作物生长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