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基金(200421006) 作品数:7 被引量:121 H指数:7 相关作者: 邱琴 刘廷礼 丁玉萍 陈婷婷 崔兆杰 更多>> 相关机构: 山东大学 济南职业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与超声波溶剂萃取法提取千年健挥发油的研究 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及超声波溶剂萃取法从千年健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超声波溶剂萃取法从千年健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条件:DB-5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柱温60℃(8 m in)4℃.m in-1→250℃(30 m in);分流进样,分流比1∶50;进样口温度280℃。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54种成份,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3%以上;超声波溶剂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51种成份,占挥发油的89%以上。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比超声波溶剂萃取法能更真实、全面的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丁玉萍 邱琴 崔兆杰 李强 刘雷关键词:千年健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不同方法提取的北细辛挥发油的气质联用成分分析 被引量:26 2007年 杨厚玲 邱琴 陈婷婷 刘静 都炜 王宁关键词:北细辛 挥发油 中药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山柰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8 2006年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与水蒸气蒸馏法(SD)从山柰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3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以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51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9%以上.研究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邱琴 杨厚玲 陈士恒 陈婷婷 韩玲 刘廷礼关键词:山柰 超临界流体萃取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香橼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3 2005年 为了促进芸香科植物香橼在医药和精细化工等领域中的应用,该研究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香橼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49种成分,主要有亚油酸(质量分数32.09%)、棕榈酸(质量分数21.76%)、9-十八碳烯酸(质量分数9.93%)、D-柠檬烯(质量分数4.75%),已鉴定化合物种类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1.6%,占色谱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5%。 丁玉萍 韩玲 邱琴 崔兆杰 张杰 刘廷礼关键词:香橼 挥发油 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不同方法提取的香椿子挥发油的气质联用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采用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从香椿籽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从香椿籽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条件:DB-5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保持5 min,以4℃·min^(-1)升至180℃,保持10 min,再以15℃·min^(-1)升至260℃,保持50 min;分流进样,分流比50:1;进样口温度280℃。结果: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6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8%以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5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以上。结论: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邱琴 刘静 陈婷婷 王瑞环 邱玥 刘廷礼关键词:香椿子 超临界流体萃取 水蒸气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荆芥穗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8 2005年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FE)与水蒸气蒸馏法(SD)从荆芥穗中提取挥发油。采用SE-54毛细管柱进行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挥发油中各种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含量。色谱条件:SE-54毛细管柱(30m×0.25mm i.d.,0.25μm),柱温50℃(3m in)5℃/m in180℃(2m in)10℃/m in260℃(50m in);分流进样,分流比1∶50;进样口温度280℃。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4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长叶薄荷酮、薄荷酮、亚油酸氯化物等;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9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长叶薄荷酮、薄荷酮、柠檬烯等。超临界法较水蒸气法更加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邱琴 凌建亚 丁玉萍 常宏文 王江 刘廷礼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 水蒸气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 荆芥穗 中草药 牛蒡子脂肪油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及GC-MS分析 被引量:15 2006年 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原料粒度、萃取时间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牛蒡子脂肪油得油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5℃,原料粉碎粒度40~60目,动态萃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得油率达到20.60%,并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牛蒡子脂肪油中11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52.80%,其次为油酸,含量达26.94%。 丁玉萍 崔兆杰 邱琴 李强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 牛蒡子 脂肪油 G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