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11B06)

作品数:44 被引量:245H指数:9
相关作者:郭晓敏牛德奎张文元李志袁颖丹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学研究院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草甸
  • 20篇土壤
  • 16篇山地草甸
  • 9篇旅游
  • 7篇退化草甸
  • 6篇养分
  • 6篇群落
  • 6篇海拔
  • 5篇有机碳
  • 4篇游憩
  • 4篇有机质
  • 4篇土壤有机
  • 4篇活性有机碳
  • 3篇游憩者
  • 3篇植物
  • 3篇速效
  • 3篇土壤活性
  • 3篇土壤机械组成
  • 3篇土壤养分
  • 3篇磷素

机构

  • 44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学研究院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省科学院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赤峰市农牧业...
  • 1篇江西省红壤研...
  • 1篇贵溪市双圳采...

作者

  • 29篇郭晓敏
  • 19篇牛德奎
  • 12篇张文元
  • 11篇李志
  • 7篇袁颖丹
  • 5篇胡明文
  • 4篇王屏
  • 4篇张学玲
  • 4篇李真真
  • 4篇袁知洋
  • 4篇刘宇新
  • 3篇胡耀文
  • 3篇崔诚
  • 2篇欧阳雪莲
  • 2篇黄平芳
  • 2篇胡冬南
  • 2篇孙志国
  • 2篇赵静
  • 2篇刘顺
  • 2篇谢晓文

传媒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草业科学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生物灾害科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资源环境与工...
  • 2篇绿色科技
  • 2篇南方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林业经济
  • 1篇中国园林
  • 1篇萍乡高等专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8篇2017
  • 17篇2016
  • 1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季节和退化程度下山地草甸土壤氮素含量的变化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不同季节和退化程度的山地草甸土壤氮素含量,为退化草甸区域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年6月和11月,分别按0-20 cm和20-40 cm的土层深度分层多点采集江西省武功山草甸中未退化(CK)草甸区(植被盖度〉90%)、轻度退化(LD)草甸区(60%〈植被盖度〈75%)、中度退化(MD)草甸区(30%〈植被盖度〈45%)、重度退化(HD)草甸区(植被盖度〈10%)等4个样地土壤样品,测定其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结果】武功山草甸6月的全氮含量在各退化阶段中均高于11月。上层(0-20 cm)土壤中,6月时LD样地土壤全氮含量最高,为5226.22 mg/kg,极显著高于其他样地(P〈0.01,下同);11月时CK样地土壤全氮含量最高,为4237.57 mg/kg,显著高于其他样地(P〈0.05,下同)。下层(20-40 cm)土壤中,6月时LD样地土壤全氮含量最高,为4358.69 mg/kg,显著高于其他样地;11月时CK样地土壤全氮含量最高,为3011.86 mg/kg,显著高于除LD样地外的其他样地。CK、LD、MD和HD样地中,6-11月上层土全氮含量减少量分别为7.31%、23.65%、20.87%和2.45%;下层土全氮含量减少量分别为16.94%、32.57%、28.30%和5.27%。同一样地中同时期上层土全氮含量均高于下层土。另外,6月全氮含量随着退化的加剧呈先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在轻度退化阶段达到最高值,而在11月呈持续减少趋势。土壤碱解氮的变化趋势与全氮相似。土壤全氮、碱解氮在未退化、轻度退化和中度退化阶段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但在重度退化阶段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山地草甸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大多来源于土壤,但人为干扰最终会导致土壤氮素流失,因而易导致草甸退化。
赵自稳郭晓敏牛德奎刘宇新张学玲李真真张文元
关键词:退化草甸全氮碱解氮山地土壤
武功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速效钾与植物全钾分布格局及相关性被引量:6
2017年
钾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而土壤速效钾是土壤钾素供应的指标之一。以江西省武功山海拔800~1 900 m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速效钾、植物全钾的分布格局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异范围为24.33~138.53 mg/kg,均值为86.99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为草甸区>灌木区>毛竹区>针阔混交区。植物全钾含量的变异范围为1.01~7.16 g/kg,均值为4.82 g/kg,植物全钾含量为草甸区>针阔混交区>灌木区>毛竹区。海拔高度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植物全钾含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植物全钾含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
郑翔李真真郑利亚刘倩郭晓敏牛德奎
关键词:海拔土壤速效钾
武功山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本文以武功山山地草甸115个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武功山山地草甸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和分布类型,植物群落多样性,小群落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人为干扰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为武功山山地草甸的合理开发利用,植被保护和恢复提供有力的科...
郭晓敏李志牛德奎
关键词: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
水浸对红火蚁工蚁死亡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洪水会使陆生生物,尤其是土栖昆虫,陷入缺氧的困境。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一般将蚁巢建在潮湿的地方,使得蚁巢有很大的可能性被洪水冲袭。本文研究了浸水时间以及温度对红火蚁工蚁死亡的影响,包括小型工蚁和大型工蚁在25℃恒定温度下的耐浸水能力以及温度变化对小型工蚁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浸水时间对于红火蚁工蚁的死亡率影响较大。浸水时间越长,工蚁死亡率越高。大型工蚁和小型工蚁对浸水的耐受性存在差异,大型工蚁比小型工蚁具有更强的耐浸水能力。浸水时间(T)和工蚁死亡率(M)关系符合以下模型:小型工蚁M minor=-25.01+4.49T;大型工蚁M m ajor=-26.9+3.96T。(2)温度对于小型工蚁的浸水死亡率影响明显。浸水10 h,小型工蚁死亡率(Y)和温度(X)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关系:Y=115.2-11.88X+0.33X2。在温度X=18.21℃,方程具最小值,死亡率Y=7.04%。
余玉婷陈立魏洪义
关键词:红火蚁工蚁浸水温度死亡率
武功山山地草甸不同植被群落碳氮分布格局及其耦合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以武功山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群落(飘拂草、苔草、原生芒草、修复芒草)和不同土层深度(0~20cm和20~40 cm)碳氮分布规律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武功山不同群落间有机碳、氮素随着发生层的下降而降低,同一物种上下层间整体呈显著性差异;同一土层不同物种间整体差异不显著。(2)不同物种间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碱解氮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均大于0.85,拟合程度较好。本研究揭示了土壤碳氮分布格局及其耦合关系,为估算整个武功山山地草甸碳氮循环和生态系统的植被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孟文武郑利亚崔诚喻苏琴钟支亮牛德奎郭晓敏
关键词:山地草甸
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活性碳研究
近年来,武功山山地草甸因游客数量的剧增,加之"帐篷节"的举办,对山地草甸干扰严重,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活性有机碳对土壤质量的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可作为土壤退化程度的灵敏性指标.在武功山不同区域以...
李志袁颖丹郭晓敏
关键词:山地草甸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
油茶果实性状、养分含量和产油量对磷水平的响应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探索施磷量对油茶果实性状、养分含量和产油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磷肥施入量,本研究设置了5个磷肥水平,以赣无性系油茶作为试验材料,在江西玉山县开展单因素磷肥试验。结果表明,赣无性系的油茶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籽仁出油率、鲜果含油率、单株产油量和果实养分含量都随施磷量的提高而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P3处理(单株年施磷量47.15 g/kg)时达到最大值;鲜果含水率随施磷量的提高而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现象,P3处理时达到最小值;施磷能显著提高单株鲜果产量,并随施磷量的提高呈递增趋势。通过拟合磷肥施入量与单株产油量的响应曲线,确定了赣无性系油茶经济效益最高的钙镁磷肥用量为每株1.00 kg。
罗汉东王华付艳秋朱丛飞罗玉娇陈言柳杨品超胡冬南郭晓敏牛德奎
关键词:油茶果实性状
武功山芒根系垂直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被引量:23
2017年
根系是植被-土壤的媒介,研究根系与土壤关系有助于掌握养分元素的生物化学循环过程,从而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武功山芒(Miscanthus sin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养分常规分析法测定土壤养分,采用根系扫描法测定根系参数(根系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进一步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系参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80%左右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6cm土层;根系参数与土壤深度符合幂函数关系,根系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与土壤深度的幂函数方程分别为y=238x-1.555 9(R2=0.891 14),y=169.9x-0.882 05(R2=0.408 36),y=22.397x-0.926 14(R2=0.364 57);0-40cm土层范围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和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P<0.05),土壤全钾、土壤碱解氮含量呈现出轻微的波动趋势;土壤养分与根系参数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与根系参数相关性最强的养分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土壤全钾(P<0.05)。因此,在表层土壤合理施肥有利于芒根系生长发育及其对养分的吸收。
侯晓娟李志崔诚李凯余飞袁颖丹郭晓敏牛德奎
关键词:根系生物量有机质全量养分速效养分
基于GIS的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以江西萍乡武功山核心景区的金顶—吊马桩一带的区块状山地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试验区草甸上(0~20 cm)和下(20~40 cm)两层土壤采用30 m×30 m网格共采117个样点,测定土壤有机质,采用常规统计和地统计学进行了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分析,并且基于GIS进行了普通克里金插值成图,通过对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以及空间异质性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根据常规描述性统计分析,试验区草甸土壤上层(0~20 cm)大体属于2类有机质土壤,下层(20~40 cm)大体达到3类有机质土壤,整体性分布较好;(2)在采样距离为30 m的背景下,试验区草甸的上、下层土壤有机质的自相关距离A0分别为474.6 m和260.2 m,都远>30 m的采样间距,说明有机质空间区块性分布明显,采样合理有效;(3)试验区上、下层草甸土壤中有机质的空间自相关性系数(C0/C0+C)分别为27.85%和28.66%,属于中等偏下程度的空间自相关,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受人类因素和自然因素双重影响;(4)通过普通克里格空间插值成图,图中呈现出来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在地形和土地利用格局下都具有地区差异性,初步分析可知,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为海拔、地形、旅游活动、土壤垂直发育等因素。
柳富坤袁知洋孙志国邓邦良郭晓敏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地统计学
亚热带退化丘陵红壤区人工林土壤磷素有效性研究
本文在江西泰和亚热带红壤森林恢复长期定位试验基地中,随机选取未被人为破坏、土壤和地形均一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纯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枫香(Liquidambar fomosa...
龚霞陈伏生赵晓蕊黄尚书牛德奎刘苑秋胡冬南李志张文元郭晓敏
关键词:人工林磷素有效性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