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J[2007]2049)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龙翠玲余世孝赵敏熊志斌令狐克鸿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幼苗
  • 1篇原生林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多样性
  • 1篇林隙
  • 1篇茂兰喀斯特森...
  • 1篇喀斯特森林
  • 1篇次生
  • 1篇次生林

机构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贵州茂兰国家...

作者

  • 1篇刘再华
  • 1篇曾成
  • 1篇余世孝
  • 1篇龙翠玲
  • 1篇令狐克鸿
  • 1篇熊志斌
  • 1篇赵敏

传媒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贵州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茂兰保护区板寨河头原生林与小七孔卧龙坝次生林物种多样性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了茂兰保护区板寨河头原生林与小七孔卧龙坝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分别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R1)、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原生林的物种丰富度为12.3209,Shannon-Wiener指数为6.2311,均匀度为0.8804;人为干扰后的卧龙坝次生林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值比原生林高,分别为15.3087、6.6161、0.8966,其中乔木层与灌木层起的作用较大。利用群落优势度(λ)衡量了两个群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板寨原生林的群落优势度高于卧龙坝次生林。而卧龙坝次生林群落,由于阳性树种的入侵,已经占据群落顶层,一些阴性乔木待恢复,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是生态系统对外界轻度干扰的一种适应,是恢复生态系统稳定的一种对策。
熊志斌令狐克鸿覃汉标赵敏曾成刘再华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原生林次生林
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幼苗出现的时空格局被引量:7
2007年
通过4次对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林隙内种子的天然萌发情况进行观测,分析了林隙内幼苗的萌发数量、存活率及幼苗出现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发现:林隙中大多数萌发的幼苗存活率均较高,平均存活率达50%以上,林隙的形成,不但提高了喀斯特森林树种的萌发率,也提高了幼苗的存活率。林隙中心、近中心、林隙边缘各区域幼苗的密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山拐枣(Poliothyrsis sinensis)、多脉榆(Ulmus castaneifolia)等树种在林隙中心幼苗密度最大,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翅荚香槐(Cladrastis platycarpa)、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和云贵鹅耳枥(Carpinus pubescens)等树种在林隙近中心幼苗密度最大,而樟叶槭(Acercinnamomifolium)、球核荚蒾(Viburnumpropinquum)、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轮叶木姜子(Litsea verticillata)等则在林隙边缘光照较弱的地方生长良好。幼苗出现的时间分布特征明显,整个观察期幼苗都持续萌发,但大多数树种幼苗出现在第2观测期(3月),幼苗出现数目从第2次到后面的几次观察期显著下降。林隙3个区域幼苗出现不是同步的,林隙中心的幼苗出现最快,与其它两个部位相比,林隙边缘的幼苗出现有滞后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林隙中心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种子萌发,但林隙近中心却更利于幼苗存活。
龙翠玲余世孝
关键词:喀斯特森林林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