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26-004-002)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郭烈锦李乃良李文升叶晶陈森林更多>>
- 相关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S型柔性立管内空气-水两相流流型特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实验研究了S型柔性立管内空气-水两相流流型特征.实验环路由长114 m的水平环道,16 m的-2°下倾管和高15.3 m、长24 m的S型立管组成,环路内径为50 mm.使用立管底部压力、立管出口持液率HL及其概率密度函数(PDF)分布特征识别和区分流型.实验发现了典型严重段塞流、过渡型严重段塞流、稳定流动3类流型.典型严重段塞流下HL曲线呈方波状,相应的PDF分布呈HL分别为0和1的双峰结构;过渡型严重段塞流下HL曲线呈针刺状,其PDF分布也为双峰结构,但HL的低峰远高于HL的高峰;稳定流动下的PDF分布呈HL为0.27左右的单峰状.分析表明,典型和过渡型严重段塞流分别与垂直上升管弹状流和块状流具有相似的PDF分布特征,但彼此的流动形态却完全不同.
- 李乃良李文升郭烈锦崔嵘张西迎
- 关键词:严重段塞流流型
- 柔性立管管径对严重段塞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用于将海底原油及天然气举升到海上平台的S型柔性立管是海洋石油工业中的重要设备。为研究柔性立管尺寸对严重段塞流特性的影响,在集输-S型柔性立管系统上分别实验研究了立管内径等于和大于集输管道内径时严重段塞流的特征参数规律。该实验环路内径为50 mm,由水平环路、倾角为-2°的下倾段和S型柔性立管组成,其中水平段长为114 m,下倾段长为16 m,柔性立管垂直高度为15.3 m,全长为24 m。实验发现:不同立管管径中的一个严重段塞流周期都由积液、排液、气体进入和气液喷发4个阶段组成,且周期会随气、液表观流速的增大而减小,液塞长度会随液相表观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气相表观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对比2种立管管径对严重段塞流特征参数的影响,发现增大立管管径会略微扩大严重段塞流区域,降低严重段塞流的周期和液塞长度。
- 戴毅李乃良崔嵘张西迎蒋日新武国营郭烈锦李文升陈森林叶晶
- 关键词:严重段塞流周期液塞长度
- 顶部节流条件下S型柔性立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流型转变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实验研究了集输-立管系统中,立管顶部节流条件下S型柔性立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流型及其转变机理。发现,随着阀门开度的减小,S型柔性立管内依次会出现严重段塞流、类弹状流和类泡状流。背压的升高是促使流型发生转变的原因,升高的背压抵消了立管上游封闭气体的压力,从而抑制了立管内气相的运动速度。本文建立了节流过程中S型柔性立管内流型间转变的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分析还表明,垂直上升管内得出的气液两相流型的PDF特征不能适用到S型柔性立管中。
- 李乃良郭烈锦李文升叶晶张西迎
- 关键词:油气水三相流节流严重段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