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0411955600)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邓侠兴彭承宏沈柏用陈皓李宏为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胆管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癌
  • 3篇胆管癌
  • 3篇蛋白
  • 3篇基因
  • 2篇胆管细胞
  • 2篇胆管细胞癌
  • 2篇胰腺
  • 2篇胰腺肿瘤
  • 2篇切除
  • 2篇肿瘤标志
  • 2篇肿瘤标志物
  • 2篇腺肿瘤
  • 2篇酪氨酸
  • 2篇酪氨酸激酶
  • 2篇激酶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沈柏用
  • 9篇彭承宏
  • 9篇邓侠兴
  • 5篇陈皓
  • 4篇金佳斌
  • 4篇李宏为
  • 4篇董阳
  • 3篇施源
  • 3篇詹茜
  • 3篇刘学谦
  • 2篇祝哲诚
  • 2篇王以巧
  • 1篇张天
  • 1篇施敏敏

传媒

  • 8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腹部外科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胆管细胞癌ROS酪氨酸激酶基因融合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胆管细胞癌ROS酪氨酸激酶基因的融合,揭示胆管细胞癌的发生机制。方法: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PCR检测,Western印迹法分析胆管细胞癌病人ROS酪氨酸激酶融合情况。结果:23例胆管细胞癌组织中2例(8.7%)存在ROS酪氨酸激酶融合,为FIG-ROS(S)和FIG-ROS(L),正常组织未发现ROS酪氨酸激酶融合。结论:胆管细胞癌病人中存在FIG-ROS酪氨酸激酶融合,其可能与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关系密切。FIG-ROS酪氨酸激酶融合可为初步筛查和靶向治疗胆管细胞癌提供方向。
董阳王以巧邓侠兴詹茜沈柏用彭承宏李宏为
关键词:胆管细胞癌酪氨酸
联合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行性研究
2013年
目的:总结联合静脉切除(vein resection,VR)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手术经验,讨论联合VR重建的PD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瑞金医院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行联合VR重建的PD 51例胰头部恶性肿瘤病人(VR+组)以及同期行标准PD的329例病人(VR-组)。结果:两组病人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联合VR重建的PD病人中行联合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切除重建的PD 28例,联合门静脉(portal vein,PV)切除重建的PD 15例,联合PV与SMV切除重建的PD 8例。两组病人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除静脉血栓)发生均无统计学差异。VR+组病人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多于VR-组。结论:联合VR重建的PD能安全施行,使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得到提高,手术并发症发生并无明显增加。
刘学谦王新景董阳金佳斌邓侠兴沈柏用彭承宏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胆管癌ROS融合基因的致瘤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胆管癌FIG-R0S融合基因的致瘤性,揭示其与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构建表达FIGROS融合基因的细胞稳转株,分别在体内、外研究其致瘤能力。结果:体外试验中,表达FIG-ROS的3T3及BaF3细胞稳转株在无IL-3的培养基中均保持生长。体内试验中,裸鼠皮下注射表达FIG-ROS的3T3细胞稳转株见肿瘤形成。结论:胆管癌中发现的ROS融合基因在体内、外均具有致瘤性,可能与胆管癌发生、发展相关。
王新景刘学谦金佳斌邓侠兴沈柏用彭承宏
关键词:胆管癌融合基因致瘤性
胆管癌肿瘤标志物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2012年
目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被认为是一种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尤其是肿瘤标志物的有效方法。二维电泳蛋白质组学分析是一种流行和行之有效的技术。使用二维微分凝胶电泳(2-D DIGE)的研究是为了解癌症病人和对照组不同的蛋白质表达,并从蛋白质在二维图像上分布模式发现潜在的肿瘤标志物。方法:选取5例胆管癌病人和5例对照组胆管标本作为实验样本。然后提取DIGE裂解的蛋白质。随后提取的蛋白质以3种不同CyDyes进行标记,并通过2-D DIGE分离。结果:2-D DIGE从肿瘤和对照组标本中分离出多种蛋白质,点状分布在长13 cm、pH值在3.0~10.0的固相pH梯度胶条上。经过DeCyder软件的生物变异分析模块分析,所有胆管癌病人有20处蛋白质点被发现显着升高,5处蛋白质点下调(配对t检验,P<0.05)。然后由MALDI-TOF在16处蛋白质点上鉴定出13种蛋白质。结论:本研究采用2-D DIGE的方法对照研究胆管癌蛋白质组学,取得了胆管癌的二维蛋白分布图。经质谱鉴定的13种差异表达蛋白可作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以备进一步研究。
施源彭承宏邓侠兴祝哲诚陈皓沈柏用李宏为
关键词:胆管癌肿瘤标志物
含缬酪肽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含缬酪肽蛋白(valosin-containing protein,VC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复发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荧光定量PCR检测HCC组织70例、正常无肝硬化肝组织70例中VCP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CC组织30例、正常无肝硬化肝组织25例中VCP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HCC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HCC患者的组织标本中VCP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无肝硬化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织中VCP的蛋白表达阳性率(76.7%)显著高于正常无肝硬化肝组织(25.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织VCP的表达与门静脉癌栓、肿瘤大小和复发相关(P〈0.05)。结论HCC组织中VCP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无肝硬化肝组织,其表达与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及复发关系密切。
邓侠兴董阳施敏敏金佳斌沈柏用陈皓彭承宏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
改良Appleby手术治疗胰体尾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Appleby手术治疗胰体尾恶性肿瘤的手术适应证、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15例接受改良Appleby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病人术中、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结果:15例病人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4例行肝总动脉重建,中位手术时间295(225~420)min,术中中位出血量1 000(500~2 00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7%(7/15),为胰漏、乳糜漏、腹腔积液、感染等;6例术后出现肝功能一过性异常,经保肝治疗,2周内均恢复正常;除1例死于术后相关并发症,14例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病人1年和3年生存率为86.7%和6.7%。结论:改良Appleby手术安全可靠,可以提高胰体尾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率,一定程度上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并显著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董阳金佳斌彭承宏陈皓沈柏用李宏为邓侠兴
关键词:胰腺肿瘤外科手术
含缬酪肽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含缬酪肽蛋白(valosin containing protein,VCP)基因不同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组与对照组研究,收集122例HCC(HCC组)和120例非HCC(对照组)外周血标本,对VCP基因的4个标签SNPs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测定分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HCC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多态基因型与HCC的关系。结果:rs546982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HCC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携带rs546982位点AA基因型者比GG基因型者发生HCC风险低,而携带AA基因型的HCC病人比携带GG基因型的HCC病人发生脉管癌栓及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高。位点rs2074549、rs607671、rs10972300的基因型在HCC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CP基因多态性与HCC存在关联,rs546982位点AA基因型可降低HCC发生率,但可增加HCC病人的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的风险。
刘学谦王新景张天邓侠兴陈皓沈柏用彭承宏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肝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酪氨酸激酶激活及其磷酸化酶分布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胆管细胞癌组织酪氨酸磷酸化信号通路变化及相关分子情况,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免疫亲和、LC-MS/MS分析识辨胆管癌病人(n=23)750多种不同蛋白质中1 000多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结果:胆管细胞癌在DDR1、EPHA2、EGFR和ROS1表现最高水平酪氨酸激酶磷酸化,高表达DDR1、EPHA2、ROS1酪氨酸激酶活性(n=18,78%),低表达或不表达RTK活性(n=5,22%);癌旁组织EGFR、AXL、EPHB4和PDGFRA表现出最高水平酪氨酸磷酸化;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磷酸化蛋白种类分布类似。结论:胆管细胞癌组织中酪氨酸激酶激活,DDR1、EPHA2、EGFR和ROS1酪氨酸激酶活性比癌旁组织高表达,可能致胆管细胞癌的发生。
邓侠兴詹茜王以巧施源沈柏用彭承宏
关键词:胆管细胞癌酪氨酸磷酸化
S100A9与CCTγ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9,S100A9)与T细胞受体伴侣蛋白1,亚基3(chaperonin containing T-complex protein 1,subunit 3,CCTγ)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对胆管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对40例胆管癌组织和10例非肿瘤组织的S100A9与CCTγ表达情况做对比分析。阳性结果分为4级,*1、1、2和3级分别代表弱阳性、轻度阳性、中度阳性和强阳性。结果:S100A9在非肿瘤肝组织内无表达或低表达(7例无表达,3例低表达)。在胆管癌病人中,40例中有37例染色阳性。胆管癌病人阳性表达水平为(0.48±0.35),明显高于非肿瘤对照组(0.05±0.1)(P<0.001)。CCTγ也在非肿瘤肝组织中呈现低表达,胆管癌病人的阳性表达水平为(0.72±0.18),显著高于非肿瘤对照组(0.43±0.22)(P<0.001)。S100A9和CCTγ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94(95%CI为0.825~0.962)和0.860(95%CI为0.779~0.942)。结论:S100A9和CCTγ对胆管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对于血清S100A9和CCTγ的进一步研究可发现对胆管癌有诊断意义的肿瘤标志物。
詹茜沈柏用施源邓侠兴祝哲诚陈皓彭承宏李宏为
关键词:胆管癌肿瘤标志物S100A9组织芯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