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2100)

作品数:17 被引量:227H指数:10
相关作者:季建清龚俊峰陈建军庆建春钟大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峡谷
  • 4篇裂变径迹
  • 4篇AR
  • 3篇地貌
  • 3篇定年
  • 3篇东喜马拉雅构...
  • 3篇雅鲁藏布大峡...
  • 3篇岩屑
  • 3篇年代学
  • 3篇气候
  • 3篇磷灰石
  • 3篇磷灰石裂变径...
  • 3篇流域
  • 2篇滇西
  • 2篇断裂带
  • 2篇雅鲁藏布江大...
  • 2篇岩系
  • 2篇剖面
  • 2篇郯庐断裂
  • 2篇郯庐断裂带

机构

  • 16篇北京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5篇季建清
  • 7篇陈建军
  • 7篇龚俊峰
  • 6篇庆建春
  • 5篇孙东霞
  • 5篇钟大赉
  • 4篇李宝龙
  • 3篇张新钰
  • 3篇韩宝福
  • 3篇于建国
  • 3篇余绍立
  • 3篇韩文功
  • 3篇王金铎
  • 2篇宋彪
  • 2篇王振兰
  • 2篇周晶
  • 2篇张臣
  • 2篇张志诚
  • 2篇付孝悦
  • 2篇徐芹芹

传媒

  • 5篇岩石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石油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Acta G...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怒江河砂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与流域地貌演化被引量:6
2013年
河流搬运沉积的河砂作为流域内地质体的平均产物,可以有效地揭示整个流域内区域性的地质体热史演化。对同一河流进行分段采样能够揭示更为详实的热史演化差异。本文对滇西境内怒江上游至下游采集了7个河砂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主要年龄峰值依次为:12.2Ma和12.8Ma,7.7Ma,5.3Ma、4.4Ma和4.9Ma,7.3Ma;总体上呈现出上游老、中游年轻、下游老的年龄格局。怒江中游河段相对年轻的流域热史经历说明中游河段较其他区域经受了构造地貌的快速演化。由于这一位置对应三江并流,而且气候作用与现代西南季风的水汽通道吻合,降雨量与上、下游流域截然不同。可以推断,气候因素导致了其快而新的构造地貌演化,促成代表年轻冷却历史信息的地质体被迅速剥露造就了怒江河道不同位置流域热史演化的差异。测得的7个样品所有年龄峰值可分为5个区段:5.3~4.4Ma、7.7~7.3Ma、12.8—10.7Ma、26.8~22.2.3Ma、48.7~30.1Ma,基本反映了流域范围新生代以来主要的热史演化阶段。此外,怒江不同河段河砂样品的分段性特征,证实河砂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方法在解释流域区域热史演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
孙东霞季建清刘一多李宝龙陈建军钟大赉
关键词:裂变径迹流域地貌
滇西点苍山-哀牢山变质岩系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4
2008年
滇西点苍山和哀牢山主体分别由下元古界苍山群和哀牢山群深变质岩系组成,被认为是前寒武纪结晶基底。选取点苍山的花岗闪长质糜棱岩(DCS-1)和哀牢山元江段黑云母花岗闪长质片麻岩(SM07-1)之中的锆石进行U-Pb SHRIMP定年。样品DCS-1和SM07-1测年结果分别为233±2.6Ma和239.8±2.8Ma。结合前人对滇西地区花岗质岩类所做的研究,揭示滇西地区在三叠纪经历一期在空间上广泛分布的岩浆事件,点苍山花岗质糜棱岩和哀牢山花岗质片麻岩的原岩为三叠纪侵位的花岗岩,其构造环境属于大陆裂谷,反映了滇西地区在三叠纪地壳物质的重新调整,而该变质岩系不是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其变质作用与山体出露地表过程和新生代构造作用有关。
李宝龙季建清付孝悦龚俊峰宋彪庆建春张臣
关键词:变质作用大陆裂谷
滇西点苍山-哀牢山变质岩系变质时限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点苍山—哀牢山变质带沿红河—哀牢山走滑剪切带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其主体由下元古界苍山群和哀牢山群深变质岩系组成,是滇西最显著的带状变质带之一。点苍山—哀牢山变质带的变质时限和山脉隆升时限由于缺乏精确年代学数据制约,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选取点苍山花岗闪长质糜棱岩(DCS-1),哀牢山墨江-元江段黑云母花岗闪长质片麻岩(SM07-1)和其侵位的同变形花岗岩脉(SM07-3)以及元江县城西北山前花岗质片麻岩(YJ)作为研究对象,并挑选出锆石颗粒(SM07-3)、黑云母(SM07-1-Bi,SM07-3-Bi)、白云母(SM07-1-Ms)、钾长石(DCS-1-Kf,SM07-3-Kf)和斜长石(YJ-Pl)以及基质 (YJ-ma)进行精确年代学测试。花岗岩脉颗粒锆石U-Pb SHRIMP加权平均年龄为30.8±0.3Ma(SM07-3,MSWD=3.27);其它单矿物激光^(40)Ar/^(39)A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3.1±1.5Ma(DCS-1-Kf,MSWD=2.9)、22.3±0.9Ma(SM07-1-Ms,MSWD=1.7)、21.9±0.7Ma(SM07-1-Bi,MSWD=1.3)、21.3±0.7Ma(SM07-3-Kf,MSWD=1.2)、22.7±0.8Ma(SM07-3-Bi,MSWD=2.4)、19.8±1.6Ma(YJ-ma,MSWD=19)和21.57±0.38Ma(YJ-Pl,MSWD=1.5)。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地质演化、野外观察和年代学资料,本文研究认为点苍山—哀牢山变质带的峰期变质变形时间为30Ma左右,此时山脉已开始隆升,在约20Ma和13Ma山脉分别经历一期构造热事件作用,揭示山脉经历快速隆升和冷却过程。
李宝龙季建清付孝悦龚俊峰宋彪庆建春张臣马宗晋
关键词:渐新世变质变形作用地质年代学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气候构造作用下热史演化的40Ar/39 Ar年代学记录被引量:7
2009年
以喜马拉雅山系为典型实例,究竟是气候作用还是构造作用引起山体隆升的问题已经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前沿问题。无论是气候因素还是构造因素引起山体隆升,二者都与一个共同的地表过程——剥蚀作用相关,剥蚀作用对山体中地质体的影响可以用岩石矿物经历的热史演化来描述,所以,在造山作用研究中,山体或山脉的热史演化是揭开地质体经历地质过程、山体隆升研究的重要途径。利用河砂组成矿物来研究流域的地质过程和构造演化已经成为现代地质科学的重要手段。本文采集了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以南约50 km处地东河段内的现代河砂,对其中的角闪石、白云母、黑云母及钾长石等四种矿物进行了高精度单颗粒激光^(40)Ar-^(39)Ar年代学测试,并进行了概率统计。地东河段河砂中富钾矿物^(40)Ar-^(39)Ar年代学统计结果显示,大峡谷流域的热史演化可以确定有多个阶段,分别可以识别出70~69、61~60、43-42、35~34、26~25、25~23、22~20、20~18、17~14、12~11、8~6、5~4及<2Ma等13个热史演化阶段。通过将上述热史信息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角度和碰撞速率变化曲线的对比,可以确定70~69、61~60、43~42、35~34、22~20和12~11Ma等6个阶段的年代学信息是两大陆碰撞角度和碰撞速率变化事件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热史上的记录;通过与全球深海氧、碳同位素记录曲线的对比,可以认为26~25、25~23、17~14、8~6、5~4和<2Ma等6个阶段的年代学信息是气候变化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热史上的记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质体热史演化是构造与气候相互作用的结果。
龚俊峰季建清周晶陈建军庆建春孙东霞韩宝福钟大赉
关键词:AR年代学气候
郯庐断裂带古新世—早始新世左旋走滑活动的反射地震证据被引量:51
2005年
在渤海南部莱州湾附近,横过郯庐断裂的反射地震剖面直接显示了郯庐断裂带的延伸、运动性质和活动时限的证据。郯庐断裂带在渤海内几何形态和断裂组合与陆上出露情况基本一致,根据切过断裂带的剖面和平面上断裂系组合特征,判断其为兼具垂直位移的左旋走滑运动断裂系。由于断裂带活动控制了同构造沉积地层的发育,可以确定其活动的时限相当于渤海湾盆地孔店组和沙四段沉积期,即为古新世-早始新世期。此后,可能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方向的改变,引起区域性应力场的改变,北北东向严格意义上的郯庐断裂带不再有明显的活动,转而被北东向的右旋走滑构造活动所替代。
韩文功季建清王金铎于建国张新钰余绍立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反射地震剖面地震证据走滑活动早始新世古新世
辽西新台门白垩纪火山岩^(40)Ar/^(39)Ar定年及其对蝾螈化石层时代的约束被引量:5
2010年
富含热河生物群鸟类和恐龙化石的辽西白垩纪地层属于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其不同区域之间的地层对比和时代归属一直存有较大争议。本文采用激光40Ar/39Ar年代学方法,对葫芦岛新台门地区一个实测剖面中蝾螈化石点下伏的两层火山岩夹层进行了年代学研究。通过地层中火山岩夹层及火山岩颈的年代学测定,获得6组激光40Ar/39Ar年代结果。其中,下部层位中的流纹岩和安山质玄武岩样品XTM-3、XTM-5年龄结果分别为94.2±1.3Ma、93.7±1.3Ma;作为这一期喷发晚期就位的火山岩颈样品XTM-7的年龄结果为92.8±0.4Ma;而上部层位的安山岩和安山玄武岩火山岩夹层样品XTM-6、XTM-8、XTM-9年龄分别为110.1±1.0Ma、110.9±0.5Ma、93.7±1.2Ma。随后我们又从XTM-9位置的化石点下部采集样品XTM-9-2,进行实验验证。得到的结果表明,新台门地区早白垩世地层记录了至少两期火山喷发事件,喷发时间分别为110Ma和93Ma。根据测年结果,新台门白垩系的蝾螈化石层应代表中国北方中生代地层中迄今所发现的有尾两栖类化石纪录的最高层位,可能与辽西地区的九佛堂组或甚至与阜新组相当。
孙荣双季建清高克勤张越周晶马芳徐芹芹
关键词:火山岩早白垩纪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岩体冷却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对采自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核心地段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的13件标本中的20件矿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常规^(40)Ar/^(39)Ar年代学研究。数据显示,样品的(^(40)Ar/^(36)Ar)_i值均接近尼尔值(295.5±5),且绝大部分样品的坪年龄与其反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所测样品的^(40)Ar/^(39)Ar年龄大都集中在1.3Ma和2.5Ma左右,表明南迦巴瓦地区在上新世中期和更新世早期均经历了快速冷却抬升事件。本次测试的样品采自不同的高程及不同的构造单元,且样品原岩的成因及岩性各异,但沿着大峡谷由北向南不同地段的样品的不同矿物(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钾长石)的^(40)Ar/^(39)Ar年龄相近,而同一样品中不同矿物的^(40)Ar/^(39)Ar年龄大小又并非完全按照矿物对氩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高低来分布,表明该地区在上新世以来的岩体冷却速率很大,以致该地区的矿物对氩同位素体系的封闭过程与处于缓慢冷却环境中的封闭过程明显不同。以本文报道的数据估算,南迦巴瓦地区的岩体在最近3Ma以来的冷却速率达120~240℃/Ma,岩体抬升速率达3.4~6.9mmn/a。
龚俊峰季建清陈建军桑海清李宝龙刘一多韩宝福
关键词:^40AR/^39AR年代学
地表剥蚀、下地壳流变与造山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6年
岩石圈的流变特性研究已经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是地球科学新理论、新观点的重要渊源。最近的研究表明,下地壳普遍存在的韧性流是造山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下地壳物质层流变作用机制的调节下,地表剥蚀作用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地表夷平的因素,它还能打破地壳动力学和热力学平衡,引起地壳内物质和结构的重置,进而促成山脉的加剧隆升;地表剥蚀作用的强度既受控于造山带的抬升,也受制于地球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天山山脉和喜马拉雅山山脉的隆起、喜马拉雅山山脉的变质作用以及相关的构造活动为例,说明在造山过程中,尽管传统意义上的造山作用与地球内部动力过程,即构造作用有密切联系,但是与构造运动的时空尺度不同,地表剥蚀作用也能够在相对较小的时空尺度内,通过影响和控制造山带下地壳的韧性流动,成为地壳抬升和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重要动力因素。对地壳的流变特性和变质变形研究是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张新钰季建清韩宝福陈建军余绍立
关键词:下地壳造山作用
气候—构造—剥蚀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
2023年
气候—构造—剥蚀相互作用是地表层圈相互作用过程的重要方面,近年来相关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地球科学界的热点。主要从数理分析、数值模拟和野外实证3个方面对近30年来气候—构造—剥蚀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认为以往因果效应的研究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表层圈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造山带更适合作为一个在内、外动力能量驱动下不断演化的开放系统来进行研究。总是趋向于平衡状态演化的造山系统会响应内、外动力条件的变化,同时也会反作用于内、外动力因素,但内、外动力因素之间保持相对独立。造山演化的系统观跳出了以往因果效应的思维局限,从而可以很好地解决气候—构造—剥蚀相互作用研究中存在的争议问题。
鲁学云季建清王丽宁钟大赉
关键词:地表过程地球系统
Structure,Timing,and Mechanism of the Pliocene and Late Miocene Uplift Process of the Ailao Shan-Diancang Shan,SE Tibet,China被引量:3
2014年
The uplift of the Ailao Shan-Diancang Shan (ASDS) along the Ailao Shan-Red River (ASRR) shear zone is an important geological event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tectonic domain in the Late Cenozoic, and it preserv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the structures, exhumationai history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ASRR shear zone. The uplift structural mode and uplift timing of the ASDS is currently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topic for understanding the ASDS formation and late stage movements and evolution of the ASRR shear zone. The formation of the ASDS has been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the consequence of the strike-slip movements of the ASRR shear zone. However, the shaping of geomorphic units is generally direct results of the latest tectonic activiti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timing and uplift structural mechanism of the ASDS and provided the following lines of supportive evidence. Firstly, the primary tectonic foliation of the ASDS shows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variations, with steeply dipping tectonic foliation developed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ASDS and the relatively horizontal foliation on the west side. Secondly,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direction, the deformation and metamorphism gradually weakened and this zone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metamorphic degree belts. Thirdly, the cont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SDS and the Chuxiong basin-Erhai lake is a normal fault contact which can be found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ASDS. 40^Ar/^39 Argeochronology suggests that the Diancang Shan had experienced a fast cooling event during 3-4 Ma. The apatite fission track testing method gives the age of 6.6-10.7 Ma in the Diancang Shan and 4.6-8.4 Ma in the Ailao Shan,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uplift of the ASDS can be explained by tilted block mode in which the east side was uplifted much higher than the west side, and it is not main reason of the shearing movements of the ASRR shear zone. The most recent uplift stages of the ASDS happened in the Pliocene (3-4
LI BaolongWANG DandanJI Jianqing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