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2153)

作品数:7 被引量:122H指数:3
相关作者:许志琴曹汇许翠萍李化启蔡志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褶皱
  • 1篇独居石
  • 1篇断层
  • 1篇运动学涡度
  • 1篇造山带
  • 1篇造山过程
  • 1篇造山运动
  • 1篇折返
  • 1篇中段
  • 1篇韧性剪切
  • 1篇韧性剪切带
  • 1篇逆冲
  • 1篇逆冲断层
  • 1篇年代学
  • 1篇碰撞
  • 1篇片麻岩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东南...
  • 1篇走滑
  • 1篇走滑断裂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华盛顿州立大...

作者

  • 5篇许志琴
  • 4篇曹汇
  • 2篇蔡志慧
  • 2篇李化启
  • 2篇许翠萍
  • 1篇黄学猛
  • 1篇李忠海
  • 1篇陈希节
  • 1篇吴婵
  • 1篇梁凤华
  • 1篇王勤
  • 1篇孟元库
  • 1篇王达
  • 1篇董汉文
  • 1篇李广旭
  • 1篇刘晓佳

传媒

  • 2篇地质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岩石学报
  • 1篇Acta G...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大陆显生宙俯冲型、碰撞型和复合型片麻岩穹窿(群)被引量:32
2015年
片麻岩穹窿(gneiss dome)是中下地壳热动力学过程产生的、与岩浆作用(或混合岩化作用)密切相关的穹窿状构造。片麻岩穹窿大部分是地壳深层次变动的产物,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出露在所有的折返造山带中,反映了所在地区地壳的大幅度抬升。片麻岩穹窿核部主要是无或弱岩浆组构的花岗岩体和高级变质岩(例如混合岩),边部是具有岩浆组构的花岗片麻岩,幔部由来自地壳深部的高级片岩和片麻岩组成。片麻岩穹窿的形成经历从垂直上升的地壳流导致的岩浆上涌的挤压收缩机制到岩浆体侵位的顶部伸展机制的转化过程。根据片麻岩穹窿的岩石组合、组构特征、成因机制和大地构造背景以及片麻岩穹窿与地壳流关系的分析,结合中国大陆典型片麻岩穹窿的研究,提出中国大陆显生宙的片麻岩穹窿和片麻岩穹窿群可以划分为与大洋岩石圈板片俯冲增生与随后的折返造山相关的"俯冲型"片麻岩穹窿(群),如秦岭片麻岩穹窿;与陆陆碰撞折返造山有关的"碰撞型"片麻岩穹窿(群),如北喜马拉雅拉轨岗日片麻岩穹窿(群)和松潘甘孜雅江片麻岩穹窿(群);与俯冲和碰撞的叠合作用有关的"复合式"片麻岩穹窿(群),如帕米尔空喀山片麻岩穹窿和东冈底斯林芝片麻岩穹窿(群)。
许志琴马绪宣
关键词:俯冲碰撞折返
复杂变质带褶皱形态判定新方法——变斑晶包裹物迹线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经历了复杂多期变形的片岩和片麻岩地区,褶皱形态及形成时代的判定是变质岩构造地质过程研究的难点之一。变斑晶内包裹物迹线记录了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历史过程,可为通过野外露头观测难以确定的复杂褶皱形态判定提供新的研究途径。本文以美国科罗拉多州阿肯色河Texas Creek地区为例,尝试运用垂直于5期面理弯切轴的定向薄片中叠加面理(变斑晶包裹物迹线)由水平到竖直和由竖直到水平的几何形状变化,确定研究区内一个存在争议的复杂褶皱形态为背形,并推断该褶皱形成于区域内第1期变斑晶生长过程(约为1500 Ma)中。
曹汇许志琴李化启蔡志慧许翠萍
关键词:变斑晶
运动学涡度在藏南冈底斯岩浆带中段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一般剪切带主要由纯剪切和简单剪切共同作用,不同的剪切带及不同的构造位置两者所占有的比例不同。利用运动学涡度(wk)可以定量地分析两者间的比值大小。本文通过极莫尔圆法和有限应变轴率Rs/石英C轴组构法对冈底斯岩浆带中段谢通门一啦水滑覆型韧性剪切带的运动学涡度进行了计算,两种方法获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通过极莫尔圆法,对剪切带中的9组糜棱岩样品进行了运动学涡度计算,获得了Wk=0.73~0.96,平均值Wk=0.83。运用有限应变轴率Rs/石英c轴组构法对4个样品进行了分析,得到Wk=0.85~0.93,均值为0.88,两种方法获得了较为一致的应变结果。还根据极莫尔圆图解,计算了该韧性剪切带的减薄量s=0.09~0.35,平均减薄量为0.20。研究表明该韧性剪切带为典型的以简单剪切为主伴有部分纯剪切的一般剪切,该剪切带的形成可能与拉萨地体在中新世时从挤压到侧向伸展的转换有关。该剪切带变形特征和运动学涡度的确定深化了对藏南冈底斯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的理解,并对青藏高原中南部的地质研究具有推进作用。
孟元库许志琴马士委刘晓佳
关键词:运动学涡度韧性剪切带糜棱岩
Survival Conditions of Folding in Different Depth During Orogenesis-Deformation in Texas Creek and Chester Dome, USA被引量:1
2014年
A succession of 5 FIA trends(foliation intersection or inflection axes in porphyroblasts) preserved in high temperature-low pressure regime PreCambrian rocks in the Texas Creek, Arkansas River region reflected by the fold axial plane traces and schistosity data in this region. Similar fold axial plane trace data measured in Palaeozoic rocks in Chester Dome, Vermont, which is high temperature to medium pressure regime, only preserve the effects of the youngest FIAs of the all 5 FIA sets that obtained in this region. The other three FIA sets have no equivalent fold axial planes. This difference from shallow to deeper orogenic regimes reflects decreasing competency at greater pressure with collapse and unfolding of earlier formed folds. The greater overlying load of rocks has tended to flatten all but the very largest early-formed structures, preserving only those folds that were more recently developed.
CAO HuiXU Cuiping
大陆俯冲过程中上盘的俯冲剥蚀--胶北地块三叠纪独居石、金红石U-Pb年代学证据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对采集自胶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的石榴云母片岩和云母片岩样品中独居石和金红石的U-Pb同位素年代测定,揭示了胶北地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不仅经历了古元古代(1869±16~1864±14Ma)变质事件的改造,而且经历了三叠纪(217.8±6.3~215.1±4.2 Ma)变质事件的叠加。说明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上盘的胶北地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卷入了三叠纪俯冲—碰撞造山过程。
曹汇许志琴李广旭王达
关键词:胶北地块粉子山群荆山群
造山过程重力塌陷与褶皱作用--面理弯切轴与褶皱轴面数据对比研究
2013年
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造山带北端缅因州Rangeley地区志留—泥盆纪中温低压片岩测得的面理弯切轴与褶皱轴面数据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西部科迪勒拉造山带落基山脉南端科罗拉多州阿肯色河地区Texas Creek以东高温低压前寒武纪堇青石片岩中测得的褶皱轴面方向和片理走向数据与该地区堇青石、斜长石变斑晶内测得的5期面理弯切轴也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而在Rangeley北东200 km的佛蒙特州Chester Dome地区奥陶—泥盆纪中温中压片麻岩中测得的类似褶皱轴面数据却只反映了该地区5期面理弯切轴中较晚的北北西-南南东走向和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两期面理弯切轴,未测得与其余3期面理弯切轴对应的褶皱轴面数据。通过对变质峰期温度相近、压力不同的两个造山带内3个典型变质岩区面理弯切轴、褶皱轴面方向和片理走向数据的对比分析认为,造山作用发生的地壳深度差异是早期褶皱经历多期造山运动后能否保存下来的主要影响因素。重力形成的去褶皱作用使得早期形成的规模较小褶皱经历复杂造山过程后难以保存。区域内早期形成的规模较大褶皱和造山过程晚期形成的褶皱由于受到重力塌陷作用影响较小,所以能够较好保存下来。
曹汇
关键词:造山运动
印度-亚洲碰撞:从挤压到走滑的构造转换被引量:83
2016年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的崛起、青藏高原的生长、两倍于正常地壳厚度的巨厚陆壳体,以及大量青藏高原腹地的物质沿着大型走滑断裂朝东、东南、西的方向逃逸。印度-亚洲碰撞如何造成板块汇聚边界由挤压到走滑的构造转换对认识大陆岩石圈的变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喜马拉雅造山带及青藏东南缘~55Ma以来的构造、变质、岩浆记录,发现高喜马拉雅的挤出起始于始新世加厚的喜马拉雅造山带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受控于渐新世以来同期发育的向南逆冲和平行造山带的韧性伸展,并建立了高喜马拉雅“三维挤出”构造模式。晚始新世以来,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的物质通过“岩石圈横弯褶皱和壳内解耦”的运动学机制,围绕东构造结发生顺时针旋转并向青藏高原东南缘逃逸。结合东南亚板块重建的资料,我们认为:印度-亚洲的“陆-陆碰撞”到印度洋板块一亚洲东南大陆的“洋-陆俯冲”的转换是导致从印度-亚洲主碰撞带的挤压到青戚东南缘走滑转换的根本原因。
许志琴王勤李忠海李化启蔡志慧梁凤华董汉文曹汇陈希节黄学猛吴婵许翠萍
关键词:喜马拉雅造山带青藏高原东南缘逆冲断层走滑断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