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1]1018)

作品数:2 被引量:36H指数:2
相关作者:周华蓉沈建箴付海英林雁娟江菲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等待期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移植
  • 1篇心脏移植患者
  • 1篇行为干预
  • 1篇医学生
  • 1篇认知行为干预
  • 1篇社会支持
  • 1篇实习期
  • 1篇实习生
  • 1篇综合素质提升
  • 1篇临床实习期
  • 1篇临床实习期间
  • 1篇干预

机构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黄惜珍
  • 1篇付海英
  • 1篇沈建箴
  • 1篇林健玲
  • 1篇许乐
  • 1篇周华蓉
  • 1篇郭元
  • 1篇江菲
  • 1篇林雁娟

传媒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社会支持和认知行为干预对心脏移植患者等待期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认知行为干预改善心脏移植患者等待期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科住院的终末期各种心脏疾病并接受心脏移植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2组:①试验组30例,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43.0±9.8)岁,接受常规护理及社会支持和认知行为干预;②对照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3.0±11.0)岁,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第3、7、10、14天及术前12 h SF-36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DS和SAS的测评结果,以评估其生存质量,焦虑、抑郁情况以及社会支持评估效果。结果①两组在入院时,入院后第3、7天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总分的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后第10、14天及术前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在后5个时间点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总分上升的程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总体优于对照组,除入院时,两组在各维度各时间段测量值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入院时及第3天,2组焦虑总分的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7、10、14天及术前12 h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该5个时间点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入院时两组抑郁总分的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7、10、14天及术前12 h,试验组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社会支持和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减轻心脏移植等待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心脏移植等待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林雁娟许乐黄惜珍江菲郭元林健玲
关键词:心脏移植等待期社会支持
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综合素质提升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25
2019年
临床实习期,作为医学生由学生角色向医生角色过渡和转变的关键时期,对于医学生的职业生涯与人生格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医学教育也趋于现代化、国际化,同时国人对医疗行业的水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医患关系也日趋紧张,实习医生作为医疗行业年轻力量,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是现如今社会关注的热点,更是各培养单位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时下医科院校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对临床、科研、人文等角度深入剖析,就如何提升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综合素质予以探讨,为医科院校提升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综合素质的策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刘彦权沈建箴付海英陈伟鸿周华蓉
关键词:医学生实习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