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80322034-02)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梁瑞敏姜楠郭静郭晓霞仝立国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芪苓益肝颗粒治疗正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芪苓益肝颗粒治疗正虚血瘀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选用芪苓益肝颗粒,对照组32例选用扶正化瘀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治疗前后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的变化,并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LN水平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4周后LN、HA水平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2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TBIL水平明显降低,ALB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芪苓益肝颗粒可明显降低外周血肝纤维化指标,并具有使ALT复常、降低胆红素、提高血清白蛋白的作用和改善中医证候的功效。
- 梁瑞敏郭晓霞姜楠郭静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 HPLC-ELSD测定芪苓益肝颗粒中黄芪甲苷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建立芪苓益肝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定量分析芪苓益肝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Aglient Eclipse XDB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25℃;蒸发光散射(ELSD)检测器,漂移管的温度110℃,载气流速1.6 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黄芪甲苷在0.498~9.96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05%,RSD 0.89%,在常温下8 h内稳定性较好。结论:HPLC-ELSD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作为芪苓益肝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 仝立国梁瑞敏冯玛莉姜楠
- 关键词:黄芪甲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