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BAD03A06)

作品数:12 被引量:159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成郄光发张昶孙睿霖房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生态
  • 7篇文化
  • 7篇文化建设
  • 6篇社会
  • 6篇生态文化
  • 5篇生态文化建设
  • 4篇社会需求
  • 4篇社会需求分析
  • 2篇游憩林
  • 2篇生理
  • 2篇生理健康
  • 2篇林业
  • 2篇颗粒物
  • 2篇空气颗粒物
  • 2篇健康
  • 1篇心理健康
  • 1篇悬浮颗粒物
  • 1篇游人
  • 1篇游憩
  • 1篇日变

机构

  • 9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国家林业局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天津市环境工...

作者

  • 12篇王成
  • 8篇郄光发
  • 7篇张昶
  • 5篇孙睿霖
  • 4篇郭二果
  • 4篇房城
  • 4篇黄甜
  • 2篇孙志伟

传媒

  • 6篇中国城市林业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经济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绿地与城市居民健康的关系被引量:31
2010年
对城市绿地与居民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关系分别做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了城市绿地绿视率、小气候、负离子、植物精气及其它保健功能和因子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针对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问题对城市居民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的影响,论述了城市绿地与居民社会适应能力及道德健康的关系。
房城王成郭二果郄光发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北京西山典型游憩林空气颗粒物不同季节的日变化被引量:54
2009年
以百望山森林公园为例,对北京西山3种典型游憩林一年四季空气颗粒物浓度进行了昼夜观测,结果发现:(1)北京西山3种典型游憩林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日变化整体上在4个季度均近似呈"双峰双谷"型,两个高峰时段分别出现在5:00~9:00和19:00之后到凌晨3:00,低谷出现时间是15:00左右和5:00左右,不同季节之间峰、谷出现时间稍有差异。(2)3种游憩林相比较,侧柏林空气颗粒物夜间高峰出现迟,高峰值大,且高峰期持续时间长,故夜间低谷出现时间也延迟。所以郁闭度较大的侧柏林夜间空气颗粒物浓度高于其他两种林型,且在夏、秋季表现得越来越明显。(3)同一游憩林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相比,细粒径颗粒物白天高峰和夜间低谷出现时间提前,而白天低谷和夜间高峰却有所滞后。
郭二果王成郄光发房城孙志伟周志海
关键词:游憩林空气颗粒物日变化
西安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需求分析(Ⅲ):公众偏好——生态文化活动体系的调查与分析
2013年
文中针对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的公众偏好展开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的建设必要性与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的公众偏好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超过一半的公众将其生态态度与生态实际行为的偏差归结为没有社会活动或者人的引导与带动,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的建设具有现实的必要性;2)公众对各种类型的生态文化活动存在不同的偏好度,其中公益型和体验型社会活动在公众中具有最普遍的喜爱度和认知度。在基础上,文中进一步分析出目前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存在的数量上存在较大缺口、内容上创新性不够、形式多样性不够、开展持久性不够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西安生态文化社会活动体系建设的相应对策。
张昶王成郄光发孙睿霖黄甜
关键词:生态文化建设社会需求
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作用被引量:15
2014年
从解读文化的本质入手,在历史观层面上,阐明了生态文化转变为社会主导文化是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驱动性内因。围绕社会主体、社会实践、社会文明、社会文化,综合性地分析了生态文化建设是如何促使与实现这一转变的。在明确林业生态文化及其建设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从自身优势层面总结了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4个意义:(1)林业生态文化载体多样,内容丰富,影响范围广泛;(2)林业生态文化源于自然,亲和力强,传播效果显著;(3)林业生态文化形式多样,贴近生活,公众容易接受;(4)林业生态文化作用综合,辐射面广,间接效益巨大。
张昶王成
关键词:生态文明
西安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需求分析(Ⅲ):公众偏好——生态文化感知体系的调查与分析
2015年
社会公众作为生态文化载体的使用者,其对载体项目的具体形式与内容的偏好决定了生态文化载体建设的合理性与适用性。文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西安社会公众对生态文化感知载体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表明:1)公众对市域宏观空间的总体生态感知处于较好评状态,部分差评原因集中在工作居住环境和"土"遗址空间生态感知的缺乏;2)公众对新建城市用地、城市更新区、遗址空间、自然景观区(户外森林环境)、自然景观区(临水自然环境)、自然景观区(稀疏林草地)的生态文化感知载体的建设内容与形式有不同偏好;3)公众的上述偏好具有一定的总体趋势,同时也因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等因素出现一定的群体差异。文中根据上述公众需求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异,总结了目前西安生态文化感知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生态文化感知载体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张昶王成郄光发孙睿霖黄甜
关键词:生态文化社会需求
城郊森林公园游憩与游人生理健康关系——以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为例被引量:25
2010年
运用多导电生理技术,测定了游客在百望山森林公园中游憩前后的8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在使用绿地后手指温度总体均值升高0.82℃,血氧饱和度总体均值升高0.81%,皮肤电导率总体均值降低2.10μS,RR间隔总体均值降低0.08s,平均心率、最小心率、最大心率总体均值分别降低了3.25、5.32、7.23bpm,每分通气量总体均值降低0.81L/min。居民身体状况在使用城市绿地后有所改善,身体更加舒适。
房城王成郭二果郄光发
关键词:生理健康生理指标
西安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需求分析(Ⅲ):公众偏好——生态文化产品体系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生态文化产品主要是指具有流通功能、能够被赋予商品价值的承载着生态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实体。文中从属性与功能的综合角度将生态文化产品划分为自然实物、天然加工提炼、仿生、传媒、文艺、服务6个具体类型,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公众对生态文化产品的需求,结果表明:1)94%的公众接触过生态文化产品,且以自然实物类与仿生类为主;2)公众对生态文化产品的符号、艺术、纪念、功能价值均十分关注;3)对设计的使用性与创意性具有几乎同质的需求;4)较偏向于综合性的生态文化产品;5)对其品牌策略存在草根化和精英化两极态度;6)认为推广途径与产品效益发挥之间关联不大;7)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存在不同的产品内容需求。在此基础上,从产品内涵、设计、属性、品牌策略、推广途径、内容等6方面对生态文化产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并将需求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进一步总结目前西安生态文化产品在产品推广、产品的品质、产品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西安生态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张昶王成郄光发孙睿霖黄甜
关键词:生态文化建设社会需求
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及其林业载体构建被引量:15
2012年
文章中从文化的属性角度明确了生态文化载体的含义,即它是生态文化的具象表征形态,承载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调发展这一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剖析生态文化载体作用的基础上,把生态文化载体划分为感知功能、活动功能、教育功能、产品功能4种功能类型,提出了生态文化建设的感知、活动、教育、产品4大体系,并以林业及其相关领域的载体建设为主探讨了上述4大体系的具体建设途径。
张昶王成
北京西山典型游憩林空气悬浮颗粒物季节变化规律被引量:24
2010年
以百望山森林公园为例,对北京西山3种典型游憩林一年四季空气颗粒物浓度进行了昼夜观测,结果表明:①北京西山游憩林空气颗粒物总浓度最低的季节是秋季,其他3个季节相差不大。②同一游憩林不同粒径大小的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季节变化具有明显差异,可吸入颗粒物和其他2种细颗粒物冬季最高,夏季次之;PM10浓度在秋季最低,PM2.5和PM1.0浓度在春季最低。③3种游憩林相比较,随着冬、春、夏、秋的季节更替,侧柏林空气颗粒物浓度较混交林和黄栌林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郭二果王成郄光发房城孙志伟周志海
关键词:游憩林空气颗粒物
西安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需求分析(Ⅲ):公众偏好——生态文化教育体系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西安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建设的社会需求展开研究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教育内容与教育途径的偏好,从知识结构与知识类型这两个层面对教育内容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梳理,从公众主动获取以及在社区或企事业单位、户外游憩环境、科教场馆中接受生态文化教育的最佳方式4个层面对教育途径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梳理,结果表明:1)公众生态知识结构不平衡,缺少对本地生态状况的相关认知;2)对于水环境与大气环境关注较高,对于环境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较为关心;3)主动获取生态文化知识的途径总体趋向排序为户外、媒体、展馆、学校;4)在不同环境或空间场所中对被动接受生态文化的途径存在不同偏好。在此基础上,文中进一步总结了西安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西安生态文化教育体系的建设对策。
张昶王成郄光发孙睿霖黄甜
关键词:生态文化建设社会需求教育体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