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818)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臣宾谷小林彭明婷陆红周文宾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级标准检测系统计数血小板的质量保证与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评价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测定血小板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以确认新鲜血定值结果的准确和可靠程度.方法 参照美国CLSI文件EP9-A2,将二级标准检测系统与参考方法的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比对,评价40份静脉血标本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偏倚;将NCCL和日本参考实验室的二级标准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对36份正常新鲜血标本进行定值,将其作为校准物,用于常规实验室36台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结果 二级标准检测系统与参考方法检测结果分布范围分别为(108 ~326)×109/L和(110~327)×109/L,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993,偏倚分布范围为-3.8%~3.4%.2009-2010年NCCL检测质控品的结果分布范围为(185 ~203)×109/L,日本参考实验室检测质控品的结果分布范围为(185~ 198)×109/L,比对数据的CV分别为2.0%~3.0%和2.6% ~3.4%,比对数据的偏倚分布范围为-1.4%~3.7%;验证结果符合要求的20台血细胞分析仪的偏倚分布范围为-2.6%~2.1%,其余需要校准的16台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前后的偏倚由3.4% ~ 12.6%降至0% ~2.8%.结论 参考实验室间的结果比对保证了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二级标准检测系统定值的新鲜血作为校准物用于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是可行的.
- 陆红李臣宾谷小林彭明婷
-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校准
- 血细胞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研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制血细胞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作为血细胞分析检测结果溯源的标准。方法新鲜血经稳定化处理、调整浓度后分装成待评价的标准物质;参照ISO Guide35(2006版)和《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使用直接溯源至参考方法的标准仪器对标准物质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将一级标准物质与二级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进行比较。结果标准物质WBC、RBC、Hb和PLT4个参数的均匀性评价的方差分析结果均显示P>0.05,表明标准物质是均匀的;瓶间均匀性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04×109/L、0.022×1012/L、0.1g/L和2.2×109/L。26周内各参数的稳定性评价趋势分析结果均显示P>0.05,表明该期限内标准物质是稳定的;长期稳定性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08×109/L、0.023×1012/L、1.1g/L和3.6×109/L。定值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09×109/L、0.059×1012/L、1.2g/L和4.1×109/L;合成并扩展不确定度后,定值结果表达式分别为(5.4±0.3)×109/L、(4.42±0.13)×1012/L、(137±3)g/L和(187±12)×109/L。一级标准物质各参数的不确定度均明显小于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结论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定值方法可靠;各参数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明显小于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 彭明婷谷小林李臣宾陆红周文宾苏炳男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均匀性稳定性
- 红细胞比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研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制红细胞比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作为红细胞比容检测结果溯源的标准。方法新鲜血经稳定化处理、调整浓度后分装成待评价的标准物质;参照ISO Guide 35(2006版)和《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使用直接溯源至参考方法的标准仪器对标准物质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将一级标准物质与二级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进行比较。结果标准物质的均匀性评价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05,表明标准物质是均匀的;瓶间均匀性的标准不确定度ubb为0.22%。12周内稳定性评价趋势分析结果显示P>0.05,表明该期限内标准物质是稳定的;长期稳定性的标准不确定度ults为0.27%。定值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uchar为0.59%;合成并扩展不确定度后,定值结果的表达式为(38.7±1.4)%。一级标准物质的相对不确定度(3.6%)小于国家二级标准物质(4.8%)。结论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定值方法可靠。
- 李臣宾谷小林彭明婷陆红周文宾
- 关键词:红细胞比容均匀性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