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03028G0304)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文秀夏杰长李勇坚罗春燕陈晓霞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金融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服务业
  • 2篇高端服务
  • 2篇高端服务业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源泉
  • 1篇中韩
  • 1篇中韩两国
  • 1篇生产率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能源
  • 1篇能源产业
  • 1篇能源产业化
  • 1篇清洁能源
  • 1篇全要素生产率
  • 1篇理论与实证分...
  • 1篇旅游
  • 1篇旅游产业
  • 1篇旅游业
  • 1篇经济控制

机构

  • 2篇广东金融学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李文秀
  • 2篇夏杰长
  • 1篇顾乃华
  • 1篇李渝萍
  • 1篇马鹏
  • 1篇陈晓霞

传媒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广东经济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浙江树人大学...

年份

  • 6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服务企业绩效差异源泉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服务企业绩效差异的主要源泉是来自行业效应还是企业效应?",通过对2002-2009年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的研究,利用方差分析法衡量了行业、企业、年份的主效应以及年份与行业的交互效应对服务企业绩效差异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1)服务业有较强的成长能力,可能会有一轮新的资本规模扩张形势;(2)企业效应对服务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起着决定性影响,服务企业要获得可持续超常盈利能力的根本途径,是运用其独特的、无法被模仿的资源来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非多元化进入更有获利能力的产业,更不可能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3)与盈利能力不同,年份效应对服务业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的影响仅次于企业效应,这种差异性深刻地揭示出投资者的非理性和资本市场亟待完善。
李文秀陈晓霞夏杰长
新世纪以来我国FDI外溢效应的俱乐部特征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测算了2001-2008年间我国大陆各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利用面板门槛模型,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FDI与TFP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2001-2008年间,我国TFP整体呈上升态势,但TFP水平和增速在地区间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FDI的外溢效应呈现俱乐部特征:在经济发达地区,FDI会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而在欠发达地区FDI则不会产生正向的外溢效应。
李文秀顾乃华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经济控制力的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生产的分散化并没有伴随着收益的分散化,控制着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跨国公司获取了绝大部分利润分配权,而包含高级生产要素的高端服务业因能促进企业绩效、产业能级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集聚资源和辐射能量,从而增强地方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利益分配继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控制力。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对策及启示。
夏杰长李文秀
关键词:经济控制力高端服务业价值链
中韩两国清洁能源产业化模式比较及其启示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清洁能源产业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二氧化碳排放国,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韩国也是如此,并较早地开始了清洁能源产业化。通过对中韩两国清洁能源产业化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韩清洁能源领域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今后两国合作前景广阔。
马鹏李渝萍
关键词:清洁能源
广东省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对策与路径被引量:3
2012年
总体上,广东省发展高端服务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即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较好的高端服务业发展基础、庞大的制造业腹地、区域合作深化发展、横琴南沙和前海功能区的批复以及良好的开放环境意识等优势。但广东省高端服务业发展存在着总量偏低、产业效能不高、产业带动能力不足、市场需求不足、在相关产业中渗透性不强、人才不足、香港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虹吸效应”、国内其他地区的“抽离效应”等劣势。
李文秀
关键词:高端服务业
旅游产业集聚机理探析被引量:9
2012年
旅游现象的复杂性和旅游产业的多关联性,使得旅游产业客观上存在着"产业集聚"的特质。结合张家界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发现,资源禀赋差异、市场供需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等是影响旅游产业集聚的独特性因素,而追求规模经济、区域旅游品牌带动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也是旅游产业集聚的重要动机。对旅游产业来说,依托本地资源,并通过对各地区旅游产业链的有机整合和延伸,既可以促进跨地区旅游景点的合作,也可以打造各地区之间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
李文秀
关键词:旅游业产业集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