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ZS015)
-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晓英牛海桢王正儒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宁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近代西北羊毛市场的交易方式被引量:2
- 2012年
- 近代以来,西北地区渐成天津开埠后的经济腹地,但由于西北地区交通闭塞及特殊的文化背景,导致了西北羊毛市场特殊交易方式的存在。传统和现代多种交易形式的整合,是近代西北地区能够大规模从事羊毛出口的秘诀所在。
- 牛海桢李晓英
- 关键词:羊毛市场交易方式
- 近代甘宁青回族商人关系网络探析——以羊毛贸易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西北的甘宁青地区一直都是伊斯兰文化与回族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回族穆斯林由于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影响,他们善于和重视经商,而"围坊而居"的居住方式,"围寺而学"的经堂教育及较严格的族内、教内的婚姻制度,使回族穆斯林间形成了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网,正是借助这一关系网络,近代甘宁青回族商人也将其自身网络化,从而使其在羊毛贸易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 李晓英牛海桢
- 关键词:回族商人关系网络羊毛贸易
- 天津洋行、货栈与近代西北羊毛贸易——以满铁调查的《支那羊毛》为中心被引量:5
- 2012年
- 1860年天津开埠后,尽管区域性市场商品流通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原料需求进一步增加,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天津的商品流通范围远远超越了这一地区界限,地处内陆的西北地区也渐次成为天津开埠后的经济腹地,以羊毛为主体的畜牧业产品开始大量出口。近代西北羊毛出口肇始于天津洋行的收购,此后,货栈也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1930年出版的田中时雄《支那羊毛》的相关调查资料,有助于我们认识天津的洋行、货栈在近代西北羊毛贸易中的作用,从而理解近代天津口岸羊毛贸易组织的运行机制。
- 李晓英
- 关键词:羊毛贸易
- 论对外贸易在近代西北中心城市兴起中的作用——以兰州、西宁为例
- 2011年
-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入侵,地处内陆的中国西北地区也被迫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在皮毛等畜牧业产品输出的带动下,处于西北河湟谷地的兰州、西宁受益于外向型经济的影响,逐渐兴起、繁荣并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中心城市的功能日益显现。在兰州、西宁的辐射下,区域经济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 李晓英
- 关键词:对外贸易
- 抗日战争时期的兰州粮食市场被引量:1
- 2013年
-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广袤的西北地区成为了战时的大后方。虽然抗战时期的兰州粮食市场网络已初步形成,但是在中国惨遭日本侵略,整个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下,落后的社会经济环境,在依靠较原始的交通工具建立起来的粮食市场体系很难完善起来。在不完善的粮食市场体系中,由于国民政府失误的货币政策造成通货膨胀,沦陷区人口大量涌入,青海省粮食禁止出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兰州市场的粮价出现了巨大的波动。
- 李晓英
- 关键词:抗战时期
- 民国时期甘宁青的羊毛市场被引量:7
- 2010年
- 羊毛出口在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些出口的羊毛大多来自西北的甘宁青地区。甘宁青地区面积广袤,牧业发达,其羊毛出口量占近代中国羊毛总出口量的一半以上。随着羊毛贸易的日渐繁荣,甘宁青地区各级羊毛市场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由于三级市场、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构成的市场结构的多层次性和功能的发挥,并在与中转市场、出口市场紧密联系下,甘宁青地区的羊毛生产和外销得以顺利地进行。
- 李晓英
- 关键词:民国时期羊毛市场
- 近代西北羊毛贸易中的歇家被引量:1
- 2014年
- 近代以来,随着天津开埠通商,西北地区的羊毛等畜牧业产品开始大量出口。在羊毛出口的促动下,明清以来在西北民族地区曾普遍存在的歇家开始蜕变并转型成为"中间商人":他们既是蒙藏民族羊毛出口贸易的代理人,又是联系天津客商的纽带,"中间人"的角色决定了他们在西北羊毛市场中交易模式的特性,而行商和坐商两种类型的歇家,共同支撑起近代西北羊毛的流通市场。
- 李晓英
- 关键词:歇家羊毛贸易
- 近代甘宁青羊毛业述论被引量:4
- 2013年
- 西北的甘宁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牧养着大量的羊,出产着大量的羊毛。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各地羊毛的产量、质量、种类有所不同。近代以来,在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毛毯业对羊毛的大量需求、而国内毛纺企业对羊毛的加工和利用能力十分有限双重因素的推动下,甘宁青地区羊毛开始大量出口。由于甘宁青地区地处偏远,因此围绕近代羊毛出口的地方市场依然是"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不便的交通,又使甘宁青的羊毛运输独具特色。
- 李晓英王正儒
- 关键词:羊毛业
- 近代甘宁青的皮筏运输——以羊毛贸易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皮筏是西北甘宁青黄河上游地区特有的、具有时代特点的运输工具,分为牛皮和羊皮两种材质。近代以来,随着甘宁青地区羊毛的大量出口,以长途航运为主的皮筏运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在近代甘宁青地区羊毛出口贸易中,由于运输速度和价格的原因,当时2/3以上的羊毛是通过皮筏运往包头,再由包头转运到天津口岸出口的。
- 李晓英
- 关键词:羊毛贸易
- 水陆兼行的特色运输——近代甘宁青回族羊毛贸易的运输网络
- 2011年
- 交通运输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脉。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自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先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之中,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地处内陆的甘宁青地区的羊毛等畜牧业产品也成资本主义国家掠夺的工业原料,开始大量出口,为了能把当地所产羊毛等畜牧业产品运出所在地区,甘宁青的回族羊毛运输商们选择了两种独具特色的运输工具:陆路运输的骆驼和水路运输的皮筏,通过这种水陆兼行的运输,甘宁青游牧民族所生产的以羊毛为主体的畜牧业产品才被源源不断地运出国门。
- 李晓英
- 关键词: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