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AJY04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AJY041)

作品数:23 被引量:296H指数:11
相关作者:曾刚倪外林兰方田红尚勇敏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城市
  • 3篇低碳
  • 3篇低碳经济
  • 2篇生态
  • 2篇生态区
  • 2篇生态区域
  • 2篇企业
  • 2篇企业网
  • 2篇企业网络
  • 2篇IC产业
  • 2篇产业结构
  • 2篇长三角
  • 2篇城市发展
  • 1篇大学技术
  • 1篇低碳城市
  • 1篇低碳理念
  • 1篇地域文化
  • 1篇新网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成立

机构

  • 22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上海社会科学...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密歇根大学

作者

  • 17篇曾刚
  • 4篇倪外
  • 4篇林兰
  • 3篇方田红
  • 2篇尚勇敏
  • 2篇赵建吉
  • 2篇程进
  • 1篇包晓雯
  • 1篇向清华
  • 1篇李刚
  • 1篇陈芸辉
  • 1篇刘亮
  • 1篇孔翔
  • 1篇司月芳
  • 1篇孙鹏
  • 1篇刘霞
  • 1篇张燕
  • 1篇陆韬
  • 1篇刘烨
  • 1篇郭思

传媒

  • 7篇经济地理
  • 3篇人文地理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经济师
  • 1篇企业经济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上海城市规划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西部经济管理...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1篇2010
  • 3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被引量:38
2010年
进入21世纪,低碳经济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热点。首先简要分析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四个转向:制度转向、文化转向、关系转向和生态转向,探讨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认为低碳经济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深化,其实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归纳为不同类型区域碳排放评估预测、不同尺度的能源与碳排放评估模型应用研究、碳补偿机制及其治理研究、低碳经济的政府治理机制、碳税体系研究、碳足迹的界定与评估、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等7个不同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国外低碳经济研究进行了简要评价,认为国外低碳经济研究注重实践研究,研究方法上注重数理模型的应用,但同时存在模型、政策、机制的适应性问题。最后提出对未来低碳经济研究的初步建议:研究设计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区域碳排放评估预测模型,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关系模型等数量模型;以多学科、多角度综合集成的视角研究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机制及途径。
倪外曾刚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转向
基于企业网络组织的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集聚效应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产业集群已成为目前发展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方式。在装备制造业集聚过程中,产业集群内部逐渐通过企业网络组织的形式加强联系,不断地形成区域装备制造业集聚效应。从企业网络组织的角度,分析了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的集聚过程与效应,提出了建设装备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从规模化效应、技术扩散与知识外溢效应、提高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和创新等四个方面入手,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过程、网络组织特征。研究发现:上海临港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大型装备企业为核心企业群体和以装备配套企业为外围企业群体形成的企业网络组织,但核心企业的本土根植性不强,装备产业集群仍处于孕育阶段。因此,建设公平交流平台,强化集群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集体学习,提高集群成员网络联系的强度和频度,应该成为未来装备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郭思曾刚李刚
关键词:企业创新网络装备制造业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发展新路径研究——以上海为例被引量:48
2010年
低碳城市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集成,构建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指标,包括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以及低碳管理与制度等七个方面,19项核心内容及21项对应衡量指标。重点分析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核心内容,并以此判断上海市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得出结论,上海市低碳城市建设有一定基础,但处于起步阶段,低碳交通体系、低碳产业发展、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方面具有初步的基础,但城市低碳建筑、低碳能源消费、居民低碳消费,以及低碳管理与制度建设方面基本空白。
倪外曾刚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城市
两区合并背景下大浦东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两区合并背景下,如何实现大浦东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效应最大化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在总结大浦东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立足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优势,构建了由国际先进、国内领先、重要产业、辅助产业等四个层次组成的竞争型、创新型、服务型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由"三城"、"两带"、"一网"构成的大浦东"3.2.1"产业空间格局,构建了大浦东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赵建吉包晓雯刘亮曾刚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大浦东
长三角区域产业联动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7
2011年
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区之一,推进区内产业联动是实现创新驱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系统地阐述区域产业联动理论的基础上,以上海浦东新区与长三角产业联动为案例,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产业联动的发展条件、历程和现状,并提出了促进区域产业联动的对策建议。
曾刚林兰叶森
关键词:长三角
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本文在梳理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其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以建立激励行为主体的利益机制与长效保障机制为目标,从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生态文明三个方面探讨了促进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
张燕
关键词:循环经济
文献传递
传统地域文化形成中的人地关系作用机制初探——以徽州文化为例被引量:13
2010年
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徽州文化是农耕文化繁盛时期遗存的典型地域文化。本文主要结合对徽州地域文化的案例研究,剖析传统地域文化形成中的人地关系作用机制。论文认为,自然环境将影响地域人口社会、经济结构的特征,而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则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关键性影响,因此,地域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可以被视为人地相互作用中的关键性链接因素,优化人口结构将有助于区域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孔翔陆韬
关键词:地域文化人地关系徽州文化
上海浦东新区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在国务院通过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决议后,浦东新区的航运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际遇。本文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回顾浦东新区航运服务业发展历程、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发展经验,剖析了浦东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优劣势条件,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建议。
林兰
关键词:航运服务业航运中心
低碳理念下城市社区建设趋势研究——以英国贝丁顿社区的建设举例被引量:3
2011年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各国经济走向生态化发展道路已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低碳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开始渗透到城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作为城市功能的基本单元,其建设发展与城市生产、生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社区建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社区在城市功能中扮演的角色也开始发生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低碳及社区建设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梳理,结合当前国外生态化社区——英国贝丁顿社区——的建设为具体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低碳背景下城市社区建设的新趋势以及新型社区在城市功能中的角色地位。
刘烨
关键词:低碳理念社区建设城市发展
金融危机影响下上海开发区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4
2010年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的开发区首当其冲受到冲击。上海开发区的吸引国内外投资、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总值及工业利润等经济指标都不同程度地下滑,抽逃外资现象显现,未来发展陷入困境。究其原因,既有上海开发区受土地资源制约、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自身特点,也存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订单下降、国内外资本市场紧缩等原因,以及宏观政策不配套、管理体制缺陷等制度因素。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开发区稳步发展应采取实施品牌输出战略、优化外资利用结构、实行园区合理分工、进行管理模式创新等措施。
向清华曾刚
关键词:开发区金融危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