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01-47)

作品数:63 被引量:635H指数:13
相关作者:王才林周丽慧陈涛赵庆勇张亚东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9篇水稻
  • 23篇基因
  • 21篇淀粉
  • 18篇粳稻
  • 16篇淀粉含量
  • 16篇直链淀粉
  • 16篇直链淀粉含量
  • 16篇食味
  • 11篇播期
  • 10篇高产
  • 9篇栽培
  • 8篇稻米
  • 7篇食味品质
  • 7篇RICE
  • 6篇淀粉合成
  • 6篇性状
  • 6篇选育
  • 6篇栽培技术
  • 6篇食味粳稻
  • 6篇WX

机构

  • 70篇江苏省农业科...
  • 1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1篇中国水稻研究...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作者

  • 63篇周丽慧
  • 63篇王才林
  • 61篇陈涛
  • 60篇赵庆勇
  • 59篇姚姝
  • 59篇张亚东
  • 58篇朱镇
  • 42篇于新
  • 41篇赵凌
  • 37篇赵春芳
  • 7篇刘燕清
  • 7篇牟仁祥
  • 7篇陈铭学
  • 6篇胡庆峰
  • 5篇马有宁
  • 5篇林晓燕
  • 4篇梁文化
  • 3篇吴昊
  • 3篇曹赵云
  • 3篇何巧

传媒

  • 12篇江苏农业学报
  • 8篇Agricu...
  • 7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中国水稻科学
  • 5篇中国稻米
  • 4篇西南农业学报
  • 4篇中国作物学会...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农产品质量与...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色谱
  • 2篇农药学学报
  • 2篇植物学报
  • 2篇中国遗传学会...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5篇2016
  • 19篇2015
  • 14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肥用量和播期对优良食味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半糯粳稻,也叫低直链淀粉含量粳稻,其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主要受主效基因位点Wx的突变基因(如Wx-mp等)控制。半糯粳稻的米饭表面光泽透亮,综合了糯米的柔软性和粳米的弹性,适口性好,食味品质极佳。我们利用Wx-mp基因培育...
姚姝于新周丽慧陈涛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春芳赵凌王才林
关键词:氮肥用量播期直链淀粉含量
文献传递
播期和种植地点对南粳46稻米品质及RVA谱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通过种植5个地点7个播期的种植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地点对南粳46稻米品质及RVA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南粳46稻米加工品质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外观品质变优,蒸煮食用品质下降;随着地点的南移,南粳46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用品质总体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不同性状对地点和播期的反应不同,糙米率、粒宽、粒长、长宽比、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受影响较小,而垩白率和垩白度受影响较大,糊化温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居两者之间。RVA谱特征值分析表明,崩解值、消减值和起始糊化温度同时受播期和地域环境的影响。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峰值黏度时间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较大。随播期的推迟,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消减值和起始糊化温度呈先降后升趋势,崩解值先升后降,峰值黏度时间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纬度的降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总体上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消减值和峰值黏度时间降低,起始糊化温度升高。
朱镇赵庆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关键词:南粳46播期稻米品质RVA谱
Pi-b、Pi-ta基因在江苏粳稻中的分布以及与穗颈瘟的抗性关系
穗颈瘟是江苏粳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稻瘟病类型.病菌在孕穗期通过侵染感病品种穗颈和枝梗基部,阻断养分运输,形成大量枯枝甚至白穗,从而影响水稻的产量.由于穗颈瘟前期病症不明显,难以有效进行化学预防,因此抗病品种的选育更显得尤为...
陈涛何重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姚姝赵凌赵春芳王才林
关键词:粳稻穗颈瘟基因型抗性
食用稻品质评价标准发展及其对稻米品质改善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食用稻品质评价标准在增强我国人民稻米品质意识、促进我国稻米品质改良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国优质食用稻品质评价标准的发展及其在水稻品质改良中的实际作用,本文比较了我国不同时期优质食用稻的品质评价标准,并结合我国稻米优质率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优质稻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胡贤巧卢林张卫星牟仁祥陈铭学
关键词:稻米
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研究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9108高产群体特征,以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对南粳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粳9108从中产到高产主要通过每穗总粒数的增加实现,从高产到超高产主要通过有效穗和千粒重的增加实现。相关分析表明,南粳9108产量与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呈不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显示,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通过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负效应最大,生产上应协调好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的关系;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虽然没有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明显,但各因素之间仍存在相互协调作用。
朱镇赵庆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关键词:高产栽培通径分析
Genotypic Analysis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 Pi-ta and Pi-b in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and Lines in Jiangsu Province被引量:1
2015年
Pi-ta and Pi-b, the first cloned rice blast resistant genes, have been wide- ly used in rice blast resistance breeding for their lasting and stable resistance. To define the distribution of Pi-ta and Pi-b in japonica rice in Jiangsu, the genotypes of resistance genes Pi-ta and Pi-b in 40 varieties and 665 new lines were detected using functional markers of Pi-ta/pi-ta and Pi-b^pi-b alle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stance alleles of Pi-ta and Pi-b were widely spread in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and the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Pi-b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i-ta. Most of the Lianjing serial varieties didn't carry the two resistance genes, but the two resistance gene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Wujing serial varieti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 ference in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Pi-ta between new lines and commercial vari- eties.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Pi-b in new line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mmercial varieties. It was indicated that artificial selection wa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Pi-b in rice varieties. Among the 4 genotypes, the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pi-taJPi-b was highest (60.0%), followed by Pi-ta/ Pi-b (33.5%) and pi-ta/pi-b (3.9%). The frequency of Pi-taJpi-b was lowest, account- ing for only 2.6%. In terms of source of resistance genes in the four combinations, the resistant allele Pi-ta might be from parents of Wuxiangjing14, Wujing15 or Nanjing44, and Pi-b might come from parents of Wujing13, Wuxiangjing14, Wujing15 or Nanjing44. The analysis on the genotypic frequencies in offspring of the rice vari- eties showed that the resistance genotype of Pi-ta/Pi-b had the highest frequency in the cross combination of Nanjing44//Wujing13/Kantou194.
陈涛何重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稻谷加工过程中4种常用杀虫剂残留的消解规律被引量:7
2018年
为控制水稻籽粒中农药的残留量,提高稻米食用的安全性,研究了稻谷中三唑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和氯虫苯甲酰胺4种杀虫剂从农田到餐桌的残留消解规律,阐明了水稻生长后期4种农药的施药期、用药量、采收间隔期与籽粒中农药残留分布的关系,并结合食用加工过程,分析了稻米入口前农药的残留消解情况,评估了稻米食用的安全性。田间试验参照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准则进行,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4种农药在稻谷不同加工过种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脱壳和碾米2种稻谷加工过程对4种农药的去除具有促进作用,其加工因子(P_F)均小于0.5;稻米食用加工过程中淘洗2次结合高压蒸煮可有效降低4种农药在稻米中的残留量,P_F〈0.2,可进一步提高农药摄入的安全性。农药种类、施药剂量与采收间隔期和稻米的安全性密切相关。氯虫苯甲酰胺和丁硫克百威主要分布在稻壳和谷糠中,两者占总含量的85%以上,因此即使蜡熟期施药1次,采收间隔期21 d,2种农药也均未检出;而毒死蜱和三唑磷在收获后的籽粒中仍有检出,残留量范围分别为0.032~0.043 mg/kg和0.053~0.073 mg/kg。精米中三唑磷含量分配比随采收间隔期延长先降低后增加,其累积具有显著的滞后性,使得三唑磷残留量高于中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0.05 mg/kg,应适当延长采收间隔期以降低其最终残留量。即使在乳熟期施药,所有剂量处理收获后的大米经淘洗2次结合高压蒸煮后,4种农药的残留水平均低于MRL值。因此,适当的食用加工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稻米中农药的残留量,提高稻米食用的安全性。
湛立伟沈峰平沈立蒋晓锦牟仁祥马有宁
关键词:稻谷加工三唑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氯虫苯甲酰胺
播期和地点对南粳44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不同地点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地点对南粳44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南粳44稻米加工品质变好,垩白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曲线变化,蛋白质含量增加,胶稠度降低,食味值下降,糊化温度上升;随着地点的南移,南粳44稻米加工品质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变大,糊化温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呈先降后升的曲线变化。不同播期和地点对南粳44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在不同播期和地点间相对比较稳定,而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受播期影响较大,在不同地点的表现则相对稳定。
朱镇赵庆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关键词:播期南粳44稻米品质
携带Wx-mq基因水稻新品种(系)稻米RVA谱特征值及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
以育成的57份粳稻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分子标记、化学方法、统计学方法等,对供试材料进行Wx-mq基因检测,测定各品种(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和AC,分析各测定值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了不同AC品种(系)的RVA谱...
于新王才林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赵庆勇周丽慧姚姝赵春芳
关键词: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
超声辅助提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油料作物中6种新型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残留被引量:2
2018年
将超声辅助提取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油料作物中6种新型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甲基二磺隆、氯吡嘧磺、双草醚、嘧草醚、嘧苯胺磺隆和乙氧嘧磺隆)的痕量多残留检测技术。比较了超声辅助提取和QuEChERS提取2种方法对6种除草剂的提取回收率,并根据净化效果和吸附作用对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18)、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石墨化炭黑(GCB)、弗罗里硅土(Florisil)和增强型基质去除吸附剂(EMR) 5种吸附材料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可使6种化合物的提取回收率在90. 0%以上,EMR对6种化合物的吸附作用较小,且可有效去除油脂干扰,减小基质效应。6种除草剂在0. 05~500. 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8 4。该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 08~0. 8μg/kg和0. 25~2. 5μg/kg。6种化合物在油菜籽、大豆、花生米和葵花籽4种基质中3个加标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0. 7%~103. 8%,相对标准偏差为0. 8%~9. 2%,可应用于油料作物中6种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同时测定。
杨欢吴小亮张函彤何巧倪妍霞黄思琦牟仁祥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超声辅助提取油料作物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