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626)

作品数:9 被引量:68H指数:6
相关作者:叶恭银胡萃张忠朱家颖李凯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泰山医学院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寄生
  • 4篇小蜂
  • 4篇金小蜂
  • 3篇蝶蛹
  • 3篇蝶蛹金小蜂
  • 3篇毒液
  • 2篇基因
  • 2篇寄生蜂
  • 2篇繁殖
  • 2篇粉蝶
  • 2篇菜粉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信息素
  • 1篇学成
  • 1篇血淋巴
  • 1篇血细胞
  • 1篇生化特性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功能

机构

  • 10篇浙江大学
  • 2篇泰山医学院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0篇叶恭银
  • 9篇胡萃
  • 6篇张忠
  • 2篇于爱莲
  • 2篇李凯
  • 2篇史卫峰
  • 2篇朱家颖
  • 1篇蔡峻
  • 1篇朱家颍
  • 1篇刘怀
  • 1篇张焘
  • 1篇王欢

传媒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昆虫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Journa...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丽蝇蛹集金小蜂寄生棕尾别麻蝇的生理学效应被引量:7
2005年
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vitripennis寄生能引起寄主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peregrina蛹的血细胞数量、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组成与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发生明显的变化.寄生蛹的血细胞总数、浆血细胞和颗粒细胞数量都极显著多于未寄生蛹,而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和糖的含量则均极显著低于未寄生蛹.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寄生蛹与未寄生蛹间血淋巴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分子量为28kD、32kD和100kD蛋白谱带的丰度自寄生2d后起多明显弱于未寄生蛹,而分子量约14kD的蛋白谱带则恰相反.
张焘张忠李凯叶恭银胡萃
关键词:棕尾别麻蝇寄生血细胞血淋巴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
两种金小蜂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分子检测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采用Wolbachia的通用引物及A和B大组特异性引物对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puparum和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vitripennis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并对测定的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蝶蛹金小蜂和丽蝇蛹集金小蜂均被A和B两个大组的Wolbachia复合感染;同种寄生蜂的雌蜂和雄蜂的wsp基因片段序列完全一致。采用通用引物从蝶蛹金小蜂中扩增出Wolbachia的wsp基因片段序列的长度为540bp,属于B大组中Pip组,而从丽蝇蛹集金小蜂中扩增出Wolbachia的wsp基因片段序列的长度为558bp,属于A大组中Uni组。用A-Wolbachia引物从蝶蛹金小蜂和丽蝇蛹集金小蜂中扩增出的wsp基因片段序列长度为548bp,同源性达99.8%;而用B-Wolbachia引物从两者中扩增的两条wsp基因片段序列长度分别为424bp和439bp,同源性达87.5%。
王欢李凯刘怀胡萃叶恭银
关键词:蝶蛹金小蜂WOLBACHIAWSP基因特征
金小蜂Nasonia全基因组测序的意义分析
2005年3月1日,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宣布的12种全基因组测序生物中,包括了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N.giraulti和N.longicornis3种金小蜂。金小蜂是重要的昆虫天敌资...
朱家颍叶恭银胡萃
关键词:金小蜂全基因组测序
文献传递
膜翅目昆虫杜氏腺形态结构、内分泌物与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杜氏腺为膜翅目雌性昆虫生殖器官中的一外分泌腺体,外形呈囊腔状,内含丰富的油状分泌物。其内分泌物主要为饱和与不饱和烃类化合物,有着辅助产卵、释放信息素及作幼虫食物等多方面的功能。本文对杜氏腺的形态结构、内分泌物合成途径、化学组分及其生理和生态学功能进行了综述。
朱家颖叶恭银胡萃
关键词:化学成分信息素
寄生蜂毒液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8年
寄生蜂毒液蛋白具有抑制寄主血细胞免疫、调控寄主生长发育、抑制寄主生殖系统发育、调节寄主内分泌等功能,但一直以来对其组成成分知之甚少。近年来,不仅研究了寄生蜂毒液蛋白的生化特性,而且通过分离纯化、酶活测定、基因克隆等方法明确了寄生蜂毒液的部分蛋白组分。根据这些毒液蛋白性质和功能,可将其分为麻痹毒素、抗菌活性物质、酶类、酶的抑制剂等,它们在害虫生防、药理学和生理学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作者就国内外对寄生蜂毒液蛋白组成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探讨。
朱家颖叶恭银胡萃
关键词:寄生蜂毒液蛋白质生化特性基因
寄生蜂毒液性质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本文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内寄生蜂毒液的性质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内寄生蜂毒液单独或与其他抑制寄主免疫因子协同作用时,具抑制寄主血细胞免疫、调控寄主生长发育、抑制寄主生殖系统发育、调节寄主内分泌等功能。
张忠叶恭银胡萃
关键词:毒液生理功能
文献传递
蝶蛹金小蜂寄生对菜粉蝶和玉带凤蝶蛹血细胞数量和组成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以血球计数板较系统地考查了菜粉蝶和柑桔凤蝶雌雄蛹被蝶蛹金小蜂寄生后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数量的时间动态变化,以明确该蜂寄生对其寄主血细胞数量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粉蝶蛹被寄生后,其血细胞总数除寄生后2天外均极显著高于同期未寄生蛹,最多的约高出20倍;除被寄生后0.5和5天的寄生蛹的血细胞组成与同期未寄生蛹无显著差异外,寄生后1~4天雌雄寄生蛹的浆血细胞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同期未寄生蛹,而颗粒血细胞所占比例则反之。玉带凤蝶寄生蛹的血细胞总数在寄生后0.5~3天与同期未寄生蛹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但寄生后4~5天却显著升高,最多的约高出3倍;寄生后0.5~5天的寄生蛹浆血细胞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同期未寄生蛹,而颗粒血细胞所占比例恰反之。可见,该蜂寄生在一定时间内不仅能引起其两种寄主血细胞总数和颗粒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高,而且能导致浆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下降。
张忠叶恭银王洪祥蔡峻胡萃
关键词:蝶蛹金小蜂寄生菜粉蝶
两种金小蜂毒液对菜粉蝶蛹血细胞延展、存活及包囊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1
2004年
活体微注射测定结果表明 ,将 0 5毒囊当量 (venomreservoirequivalent,VRE)的蝶蛹金小蜂毒液注射于其寄主菜粉蝶蛹体内 ,注射后 4~ 2 4h寄主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的延展、存活和对SephadexA 5 0微珠的包囊能力显著下降 ;以 0 0 0 2~ 0 0 2VRE μL的该蜂毒液处理其离体寄主血细胞均能产生同样的生理效应。该毒液抑制 90 %菜粉蝶蛹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延展的浓度各为 0 0 0 0 76VRE μL和 0 0 0 80 4VRE μL。可见 ,蝶蛹金小蜂毒液能显著抑制其寄主血细胞的延展和包囊作用 ,并导致血细胞的死亡。然而 ,同样条件下丽蝇蛹集金小蜂毒液对其非自然寄主菜粉蝶蛹的血细胞延展、存活和包囊作用则无任何效应。可见 ,寄生蜂毒液的生理作用具有明显的寄主特异性。
张忠叶恭银胡萃
关键词:蝶蛹金小蜂毒液菜粉蝶存活包囊作用
蝇蛹冷藏对丽蝇蛹集金小蜂寄生和繁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蝇蛹冷藏对丽蝇蛹集金小蜂寄生和繁殖的影响。方法观察丽蝇蛹集金小蜂对4℃冷藏三种蝇蛹的寄生率、出蜂率、平均出蜂数和丽蝇蛹集金小蜂后代的雌蜂比。结果冷藏后,三种蝇蛹的寄生率、出蜂率、平均出蜂数和丽蝇蛹集金小蜂后代的雌蜂比均显著低于对照蛹,考查指标与冷藏时间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蝇蛹冷藏可对丽蝇蛹集金小蜂的寄生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
张忠史卫峰叶恭银胡萃于爱莲
关键词:冷藏寄生繁殖
冷冻蝇蛹对丽蝇蛹集金小蜂的寄生和繁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利用冷冻蝇蛹繁殖丽蝇蛹集金小蜂的方法。方法观察丽蝇蛹集金小蜂对冷冻后3种蝇蛹的寄生率、出蜂率、出蜂数和雌蜂比。结果丽蝇蛹集金小蜂对冷冻后3种蝇蛹的寄生率显著降低,被寄生冷冻蝇蛹的出蜂率、出蜂数和丽蝇蛹集金蜂后代的雌蜂比显著下降,并随冷冻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结论-20℃冷冻比-70℃冷冻蝇蛹更适于丽蝇蛹集金小蜂的繁殖。
张忠史卫峰叶恭银胡萃于爱莲
关键词:冷冻繁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