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2008IM021600)
-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魏玲武会娟李宝明亢子佳赵龙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大连大学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免疫生物传感器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应用F0F1-ATP酶旋转分子马达和免疫技术相结合,建立免疫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技术。首先pH变化敏感荧光物质F1300标记到色素体(chrom atophore)的内表面,然后在F0F1-ATP酶上连接β亚基抗体-生物素-链亲和素-生物素-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多抗复合体,得到可以捕获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免疫生物传感器。传感器上负载菌量不同,酶活性不同,酶活变化以pH敏感的荧光探针来感应,最后通过荧光扫描仪检测不同菌量负载下的荧光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菌株(ATCC 15313)的检测时间为4.5 h,检出浓度为100 CFU/孔。
- 武会娟魏玲伦永志亢子佳赵龙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免疫生物传感器
- 用免疫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研究快速、经济、高灵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型检测技术。方法本研究应用F0F1-ATP酶旋转分子马达和免疫技术相结合,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免疫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技术。首先pH变化敏感的荧光物质F1300标记到F0F1-ATP酶的载体色素体的内表面,然后在F0F1-ATP酶上连接β亚基抗体-生物素-链亲和素-生物素-金葡菌抗体复合体,得到可以捕获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免疫生物传感器。传感器上负载菌量不同,引起的酶活性变化不同,酶活性变化又引起色素体内pH变化,最后通过F1300的荧光强度变化来检测菌量。结果该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CMCC26003)的检测时间为4.5h,102~104CFU/孔呈现良好的梯度关系。结论该技术耗时短、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符合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要求。
- 魏玲武会娟伦永志李宝明高丽娟张小莉亢子佳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生物传感器
- 4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及其新型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1年
- 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目前的常规检测技术均不同程度存在耗时长、费用高、易污染等问题,成为了政府有效开展食源性致病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方案的瓶颈。快速、灵敏、方便、实时的新型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科研热点。本文综述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现状,总结新型PCR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免疫识别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免疫磁分离为基础的检测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7大新型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魏玲武会娟李宝明李越姜苏娟
- 关键词:致病菌污染
- 纳米生物传感器在氯霉素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0年
- 利用pH敏感的荧光指示剂F1300可以量化ATP合酶活性的特点,构建生物传感器,开发灵敏、特异、快速的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将pH变化敏感荧光物质F1300标记到色素体(chromatophore)的内表面,然后,将β亚基抗体-生物素-链亲和素-生物素-氯霉素抗体系统连接到色素体上F0F1-ATPase的β亚基上,该检测体系能与氯霉素相连接。采用微弱发光检测仪检测荧光值,根据荧光值确定氯霉素浓度。样品中氯霉素浓度越高表现出的总荧光值越低,反之亦然。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10-11mg/mL,且检测操作仅需35min,能快速、高灵敏地检测氯霉素,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武会娟魏玲刘清珺乐加昌李宝明张小莉高丽娟亢子佳赵龙钱嘉林
- 关键词:氯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