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2134)

作品数:14 被引量:302H指数:9
相关作者:刘淑莹宋凤瑞刘志强皮子凤越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主题

  • 7篇质谱
  • 6篇电喷雾
  • 5篇生物碱
  • 5篇配伍
  • 5篇ESI-MS
  • 3篇电喷雾质谱
  • 3篇附子
  • 2篇电喷雾串联质...
  • 2篇电喷雾质谱分...
  • 2篇学成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质联用
  • 2篇皂苷
  • 2篇质谱分析
  • 2篇色谱
  • 2篇谱分析
  • 2篇人参
  • 2篇人参皂苷
  • 2篇乌头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3篇刘淑莹
  • 13篇刘志强
  • 12篇宋凤瑞
  • 4篇皮子凤
  • 3篇越皓
  • 2篇孟翔宇
  • 2篇周慧
  • 2篇赵宇峰
  • 2篇郑毅男
  • 2篇张旭
  • 1篇王丽娜
  • 1篇国新华
  • 1篇朱海光
  • 1篇闫静
  • 1篇王隶书
  • 1篇闫存玉
  • 1篇白进发
  • 1篇殷军
  • 1篇李伟
  • 1篇包懿

传媒

  • 2篇分析化学
  • 2篇药学学报
  • 2篇化学学报
  • 2篇质谱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应用化学
  • 1篇Chines...
  • 1篇Chemic...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4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质联用测定人参与五灵脂、莱菔子配伍的人参皂苷被引量:32
2007年
采用液质联用(HPLC-ESI-MSn)技术,对不同比例的人参、五灵脂和人参、莱菔子的水煎液、沉淀和药渣进行研究,共鉴定了10种人参皂苷,并对这10种人参皂苷配伍前后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共煎液中,除Ro外,其它皂苷的含量都有所下降。五灵脂或莱菔子的加入对人参皂苷的影响不同,莱菔子影响人参皂苷的溶出,而与五灵脂配伍,部分人参皂苷生成沉淀。
张旭王丽娜宋凤瑞刘志强刘淑莹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人参人参皂苷五灵脂莱菔子配伍
碱金属亚硝酸盐新型簇合物离子的ESI-MSn谱研究
对具有离子键的簇合物研究有助于丰富化学键理论,并可进一步阐明晶体成核过程等许多现象,因此对离子键簇合物的研究一直是化学家感兴趣的领域。上世纪70年代,Honda 等通过二次离子质谱(SIMS)技术,采用离子束直接轰击晶体...
白进发刘志强宋凤瑞再帕尔·阿不力孜刘淑莹
关键词:ESI-MSN
文献传递
麻黄-甘草药对配伍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及抗炎活性的变化被引量:27
2009年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了麻黄与甘草药对配伍前后水煎液中主要药效成分的变化,并通过小鼠的耳廓肿胀试验考察了甘草、麻黄单煎液及药对共煎液的抗炎活性变化。分别通过HPLC法和GC-MS法对甘草与麻黄中主要化学成分,甘草酸、甘草苷、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单煎液和药对共煎液的对比,发现麻黄与甘草配伍共煎液中麻黄碱(含伪麻黄碱)的含量增加了14.52%;甲基麻黄碱(含甲基伪麻黄碱)的含量增加了64.0%;甘草酸含量增加了13.50%;而甘草苷含量降低了19.38%。药效实验证明,甘草与麻黄配伍后抗炎作用较甘草麻黄单煎液明显增强。从而在主要成分的变化程度上揭示了甘草与麻黄配伍过程中的增效机理。
孟翔宇皮子凤宋凤瑞刘志强刘淑莹
关键词:麻黄甘草配伍HPLC-MS/MSGC-MS
利用软电离质谱技术研究乌头碱在肠内细菌中的生物转化被引量:33
2008年
采用人肠内细菌和乌头碱温孵的方法及电喷雾质谱技术,探讨了乌头碱在人肠内的生物转化规律.根据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条件下乌头类生物碱质子化分子[M+H]+提供的分子量信息,并结合精确质量测定提供的元素组成及串联质谱提供的结构信息,可以对乌头碱的转化产物直接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头碱在人肠内细菌环境中可通过脱乙酰基、脱甲基、脱羟基以及酯化反应产生新型的单酯型、双酯型和脂类生物碱等20余种转化产物.
赵宇峰宋凤瑞国新华刘淑莹
关键词:乌头碱生物转化电喷雾质谱
附子不同配伍药对中生物碱成分的电喷雾质谱分析被引量:74
2007年
以传统中医用药附子的配伍药对为研究对象,考察附子与不同中药配伍对附子中生物碱的影响规律,揭示配伍减毒的科学内涵。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和内标法,分别对生附子,生附子加炙甘草、白芍、干姜、大黄共煎液和药渣中乌头类生物碱进行系统考察。与生附子相比,双酯型生物碱在附子加炙甘草、大黄、白芍、干姜共煎液中的含量降低;附子加炙甘草、白芍、干姜共煎液中的脂型生物碱含量增高。附子与炙甘草、白芍、干姜配伍的解毒机制是使毒性较大的双酯型生物碱转化为毒性小的脂型生物碱;与大黄配伍的解毒机制是药物所含成分与附子中的双酯型生物碱络合生成难溶于水的复合物,使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降低。本法对深入研究乌头属植物的配伍作用机制具有借鉴作用。
越皓皮子凤宋凤瑞刘志强刘淑莹
关键词:附子配伍生物碱电喷雾质谱
电喷雾质谱研究单链核苷酸与黄酮类化合物的非共价复合物
迄今为止,许多临床上确有疗效的抗病毒中药如甘草、桑叶、黄芩、侧柏叶、车前子、刺五加等,均发现了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为探讨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和结构的关系,本工作拟合成与病毒相关的单链核苷酸作为靶分子,选择十余种黄酮类化合物...
宋凤瑞闫存玉刘志强刘淑莹
关键词:OLIGODEOXYNUCLEOTIDEFLAVONE
文献传递
人参与藜芦配伍化学成分变化的HPLC-ESI-MS与ESI-MS研究被引量:36
2007年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和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对人参与藜芦配伍过程中人参皂苷和藜芦生物碱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人参与藜芦配伍的共煎液中鉴定出八种人参皂苷,其中有六种人参皂苷含量有所降低,Rf和Rb2的含量基本不变;此外还鉴定出八种藜芦生物碱,其中有六种生物碱的含量随人参加入而明显增高.人参与藜芦配伍,煎煮液中人参皂苷的含量下降,藜芦总碱的含量上升.人参的加入有利于藜芦生物碱的溶出.因藜芦总碱的毒性较强,所以人参“反”藜芦具有一定道理.
张旭宋凤瑞王隶书刘志强刘淑莹
关键词:人参人参皂苷藜芦生物碱液质联用
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附子炮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被引量:42
2007年
利用电喷雾质谱方法(ESI-MS)分析了附子加辅料(甘草)炮制前后水煎液中二萜类生物碱在种类和含量方面的变化,通过加入内标化合物,建立了电喷雾质谱的半定量分析方法。此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点,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中药配伍炮制过程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并能根据电喷雾串联质谱的分析结果鉴定配伍后产生的新的化学成分,在共煎液中的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和乌头碱的相对含量分别是单煎液中的5.67%、4.05%和4.88%。通过研究附子与甘草的单煎液、共煎液以及药渣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揭示了甘草作为辅料,在炮制过程中对附子减毒作用机理。
越皓皮子凤赵宇峰宋凤瑞刘志强刘淑莹
关键词:附子电喷雾串联质谱
刺五加叶的HPLC-UV和ESI-MS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对12批不同来源的刺五加叶提取物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利用ESI-MS指纹图谱鉴别刺五加叶与山楂叶。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UV)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测定12批不同来源的刺五加叶提取物,利用ESI-MS技术测定刺五加叶与山楂叶提取物,得到了分离度、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较好的刺五加叶HPLC-UV及ESI-MS指纹图谱;同时,利用刺五加叶与山楂叶ESI-MS指纹图谱的差异,成功鉴别了二者,可为刺五加叶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周慧宋凤瑞刘志强郑毅男刘淑莹
关键词:刺五加叶指纹图谱HPLC-UVESI-MS
乌头碱类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水解反应的电喷雾质谱分析被引量:24
2009年
阐明了乌头碱类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水解反应过程,确定水解反应的类型以及最佳水解条件。利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比较了生川乌提取液,制川乌提取液及其水解反应提取液中生物碱的差异。生川乌炮制后生物碱大多数由双酯型水解转化为单酯型,水解反应最容易发生的位置在C8位,水解反应的类型是烷氧键发生断裂的酯的碱性水解。
包懿宋凤瑞刘志强刘淑莹殷军
关键词:电喷雾质谱水解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