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50004)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秦效英刘念江滨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细胞
  • 1篇髓性
  • 1篇髓性白血病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T细胞
  • 1篇细胞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抗A
  • 1篇急性
  • 1篇急性髓性
  • 1篇急性髓性白血...
  • 1篇白血
  • 1篇白血病
  • 1篇T淋巴细胞
  • 1篇ML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篇江滨
  • 1篇刘念
  • 1篇秦效英

传媒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抗AML特异性T细胞的诱导、扩增及功能研究
2009年
目的:体外培养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的特异性T细胞,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方法:取12例AML患者的外周血或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后接种于96孔板,加入组合细胞因子,诱导AML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DC)生成,培养过程中用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在7天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学表型。培养第7天时将组合细胞因子培养液换为高IL-2因子培养液,促进抗AML细胞的特异性T细胞生长,培养4~5周后测定T细胞表型,并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进行T细胞杀伤活性测定。结果:AML细胞经组合细胞因子诱导后,大部分细胞呈现树突状细胞的典型形态,而且CD80、CD86和HLA-DR较培养前明显上调(P<0.01);高IL-2因子培养液培养4~5周后,82.5%的培养孔内CD3+ T细胞占孔内细胞总数99%以上;LDH释放法进行T细胞杀伤试验表明培养出的T细胞对自体AML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对异体AML细胞杀伤力弱。结论:在体外可以成功诱导出抗AML细胞的特异性T细胞,且培养出的T细胞对自体AML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
刘念秦效英江滨
关键词:急性髓性白血病树突细胞T淋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