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无)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叶舒宪谭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神话
  • 3篇神话历史
  • 2篇玉石
  • 2篇文明起源
  • 1篇形而下
  • 1篇尧舜
  • 1篇尧舜时代
  • 1篇玉器
  • 1篇玉器时代
  • 1篇玉璜
  • 1篇渊源
  • 1篇蜘蛛
  • 1篇中国人
  • 1篇三星堆
  • 1篇神话学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发生
  • 1篇视域
  • 1篇天学
  • 1篇晚明

机构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叶舒宪
  • 3篇谭佳

传媒

  • 4篇民族艺术
  • 3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春秋》与“義”:“義”的文化渊源及内涵之探被引量:2
2010年
虽然《春秋》全文并无"義"字,但"三传"通过阐释《春秋》之"義",正好衔接了"義"在此前后的文化内涵,将本来仅是针对"天-王"关系的"義"扩展到"天-王-诸侯-大臣"、"中国-蛮夷"的维度。孟子和其他战国思想家又进一步将其扩展到君子修养和普通个体的心性使用层面,"義"成为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性范畴。这种衔接并非巧合,"義"之所以成为阐释《春秋》的核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春秋》的文本性质与功能具有"義"的原始发生内涵与指代功能:"義"将"羊"置于"我"之上,它表征出王权的神圣性、仲裁性,以及神灵监督王权的合法性。《春秋》包含了天与时政纲领的依赖关系,以及天与君王及大臣的责任关系。它既能表征出王权的神圣性,又能监督王权的合法性。"神"与"王"的神圣关系、史官记事对"王"的监督功能是"義"和《春秋》内在相通的契合点。历来阐释《春秋》者无不从"義"字着眼,这不是偶然,而是间接地旁证了《春秋》的巫史性和文化功能。
谭佳
神话历史视域中的《春秋》阐释:“元年春王正月”的创世神话隐喻
2010年
前人已证明,"元年春王正月"并不是《春秋》所独有的记载体例。那么,为何史官要在开篇和每位国君即位时都要反复写该句?《春秋》学家们从"元年春王正月"衍生出的各种"大义"的文化逻辑是什么呢?从神话历史视域剖析,"元年春王正月"将国君即位时间、物候时间、神圣时间三者相重叠,其神话叙事模式潜在地将宇宙和王权统治隐喻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它包含了"天-地-神-人"的互动可能,从而为后人阐释出"正"和"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文本逻辑。
谭佳
关键词:神话历史创世神话
“玉器时代”的国际视野与文明起源研究——唯中国人爱玉说献疑被引量:13
2011年
人类各大文明发生期都有各自的玉石信仰和神话。中国学者提出的中国文明独自经历过玉器时代的观点需要得到国际视野的修正。文明前夕率先获得神话化的玉石是西亚的黑曜石,其次是西亚北非的青金石、绿松石和东亚的地方玉及和田玉。玉石神话观不仅影响史前人的政治和文化行为,而且催生交换、贸易和财富观,成为文明起源的原动力之一。
叶舒宪
关键词:玉器时代文明起源
二龙戏珠原型小考——兼及龙神话发生及功能演变被引量:11
2012年
二龙戏珠是华夏文明中最常见的神话意象之一,相关的文字材料(小传统)有两千多年历史,而神话图像材料(大传统)则有六千年以上。通过大传统神话观念知识的系统梳理,探究二龙之间的变形意蕴:珍珠、太阳、火球、蜘蛛、钱币、玉璧、云雷纹、蝉及兽面等,借助跨文化视野认识神话思维的类比联想,揭示不同意象彼此间的关联性,把握神话原型的多元性,摸索其变形转换的逻辑规则。
叶舒宪
关键词:玉璜
儒家神话的再认识被引量:2
2011年
文章从神话概念的反思入手,论述神话和信仰在发生学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提示更新现代中国学术中的神话观,使之从民间文学的狭小范围中释放出来,还原为文明发生的原型编码及体现文化基因的神圣叙事。在此基础上重审儒学与儒教之争,提出"儒家神话再发现"的当代课题,从比较神话学视野重估孔子与《论语》的文化价值,讨论经学传统中对"凤"与"麟"的阐释特点,论证"天命"及"圣"、"德"等核心概念的宗教学、神话学背景,揭示"君子比德于玉"说的信仰根源,发掘儒家神话背后更加深远的华夏玉教大传统。
叶舒宪
关键词:《论语》
班瑞:尧舜时代的神话历史被引量:5
2012年
超越现代疑古派的四重证据研究范式——以史前玉文化的出土实物情况为参照,探讨《尚书》记述的尧舜时代玉礼器建构之可能性,描述夏商时期以前玉石信仰及神话观念从北方南方分别传播中原地区的具体线路,由此解说舜"辑五瑞"和"班瑞于群后"叙事的现实原型。
叶舒宪
关键词:尧舜时代神话历史
三星堆与西南玉石之路——夏桀伐岷山与巴蜀神话历史被引量:7
2011年
中华文明起源期形成多条"玉石之路",联通巴蜀与中原的是西南玉石之路。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发现使西南玉石之路的研究获得实物证据。巴蜀特产珉玉或蜀石自夏商以来输入中原,作为和田玉替代品的实况,以及华夏文明中"贵玉而贱石昏(珉)"观念的形成原因。反过来,夏商时期的中原玉石信仰及神话传播到巴蜀,刺激古蜀国的崇玉行为,形成以玉璋为主的玉礼器体系,以及金、铜、玉石三元组合的特有宗教圣物体系。
叶舒宪
关键词:三星堆神话历史
神话为何属于文学研究?——以晚明、晚清西学分类为起点被引量:2
2013年
晚明是华夏第一次对西学大量译介和争论的时期,晚明士人对西学分类的认识、以及西人介绍西学时的策略皆能体现中西文化最根深蒂固部分。晚明西学分类的次第观念为文学(教育之用)→医学、法学等等→理学→天学,只有本土理学、天学才是正统。晚清士人受此影响并参入新因素,即在"学"与"理"中间加入"政",形成器物之学→制度之学→文化之学的递进关系观念。在此基础上,晚清传入"神话"——这种外来"知识"仅关乎古希腊等异邦的"神"之故事,它既无法对应中国的"天"之内容(历象、人伦、物理、祭祀、五帝、祖先等等),也无法抵达"格物穷理之大原本",仅有启迪民心的教育之用,从属于"文学"。受此观念影响,中国神话学逐渐从属于文学研究。尤其在当下学科建制中,神话研究者基本集中在民间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学科,这促使学界需要更深层反思中国现代学术史观念,以及"神话"及神话学何以能更贴切本土文化问题。
谭佳
关键词:神话神话学晚明晚清天学
玉石神话信仰与文明起源——审美发生研究的形而下视角
考察旧大陆上人类文明起源期的玉石神话信仰,将玉石的崇拜和圣化现象视为催生文明的神话观念动力要素。通过对比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和中国文明的玉石神话信仰,确认其共同的史前物神崇拜(拜物教)基础,以及各自不同的玉石种类和文学表...
叶舒宪
关键词:文明起源审美发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