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630069)

作品数:5 被引量:117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昌年张银银梅强马志强刘治岐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企业
  • 2篇专精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高新技术...
  • 1篇企业技术创新...
  • 1篇企业网
  • 1篇企业网络
  • 1篇全球价值链
  • 1篇中小企业
  • 1篇中小企业技术
  • 1篇中小企业技术...
  • 1篇中小企业技术...
  • 1篇网络
  • 1篇小企业技术创...
  • 1篇结构方程模型
  • 1篇竞争力
  • 1篇技术创新
  • 1篇技术创新能力
  • 1篇价值链
  • 1篇高新技术产业

机构

  • 6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理工学院

作者

  • 6篇刘昌年
  • 2篇梅强
  • 2篇张银银
  • 1篇马志强
  • 1篇刘治岐
  • 1篇田红云
  • 1篇张兵

传媒

  • 1篇价值工程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全球价值链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文献分析视角被引量:25
2015年
中小企业如何跨越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通过对国内外全球价值链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梳理,一方面界定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探讨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生成与提高机理;另一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并就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企业战略、市场创新等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刘昌年马志强张银银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加快推进江苏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加快推进江苏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发展,是"十二五"江苏经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2012年的总量数据和2006—2010年的增量数据表明,江苏小微工业企业已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总体呈"喜忧参半"的状况。江苏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发展面临诸多难点问题和诸多影响因素,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典型发展中国家和2011年来全国主要省市扶持小微工业企业的政策措施,通过顶层设计和逐级细化的方式,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完善江苏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刘昌年刘治岐
基于企业网络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路径演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在简要分析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其原有"粗放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实现其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本文提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并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探讨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网络组织演化与创新。
邱格菲刘昌年
关键词:企业网络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被引量:29
2014年
本文从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出发,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应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和发展潜力3个方面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均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增强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发展潜在竞争力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助推效果不明显。此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水平差异较大。
刘昌年张银银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
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研究——以江苏为例
本文通过对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概念的界定,探讨了'专精特新'的概念模型,提出'专精特新'是小微企业转型发展之路的新构想。借助问卷调查,以江苏小微企业为例,分析了江苏小微企业'专精特新'的现状,探讨了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
刘昌年梅强田红云张兵
文献传递
“专精特新”与小微企业成长路径选择研究被引量:58
2015年
通过对"专精特新"概念的界定,提出"专精特新"的概念模型,认为"专精特新"是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可行路径选择。借助问卷调查,以江苏小微企业为例分析小微企业"专精特新"的现状,提出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的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
刘昌年梅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