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K091)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张琳刘国兵董雯婷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文理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情态
  • 2篇动词
  • 2篇人际意义
  • 1篇大学生
  • 1篇动词使用
  • 1篇语法化
  • 1篇真相
  • 1篇殖民文学
  • 1篇中美大学生
  • 1篇人际意义研究
  • 1篇书面
  • 1篇书面语
  • 1篇情态动词
  • 1篇情态量值
  • 1篇剽窃
  • 1篇希斯克利夫
  • 1篇解构
  • 1篇库切小说
  • 1篇后殖民
  • 1篇后殖民文学

机构

  • 3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张琳
  • 1篇刘国兵
  • 1篇董雯婷

传媒

  • 2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美大学生书面语情态动词使用人际意义对比研究
2014年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比中美两国大学生在同一命题作文下通过情态动词的运用实现人际意义,体现人际关系的异同,发现中美两国大学生在采用情态类型表达人际意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大学生习惯于运用表示责任、义务的责任性情态词来表达作者的观点以达到建议或规劝的目的。而本族语大学生更多地使用了表示提供信息或对命题判断的认知性情态词。但在情态词使用的量值方面,中美大学生表现得较为相似,总体而言,他们中值和低值的情态词使用的次数较多,高值情态词使用较少。
张琳
关键词:中美大学生情态量值人际意义
从“剽窃”故事到解构真相——就库切小说《福》分析后殖民文学的重述①现象
2013年
后殖民文学中的"重述"文本,是经过作家的"剽窃""改写"而创作出的与经典相"对立"的作品。在库切的小说《福》中,"对立"还存在于这一"重述"文本之中,并最终走向了对真相的解构。由此,帝国与殖民地、叙述与被叙述等等二元对立的结构都被瓦解。"重述"已成为了许多后殖民作家为本民族重写经典、争夺话语权的途径之一,也是他们为免于再次被纳入帝国建构的规则中,从而失去自己真正声音的一种创举。
张琳董雯婷
关键词:后殖民解构真相
语言情态的人际意义研究——以《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对话分析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从纯语言的角度出发,在功能语法人际意义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对《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一段对话中话语情态的选择和分析,揭示其语言如何通过情态表达情感意义和人物角色的关系,为更好地剖析和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探讨其角色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系统功能语法中利用人际功能探讨语篇主题意义提供了佐证。
张琳
关键词:《呼啸山庄》情态人际意义
认知理论对情态意义的阐释及在情态动词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情态在交际中反映了说话人的态度、观点和看法,其意义具有自身的复杂性。认知语言学从全新的视角去解释情态意义,把情态这一语言现象看作是现实世界在人类大脑中的映射。认知语言学家反对在教学中孤立地描述和罗列情态动词的各种意义及句法作用,主张基于认知理论在不同情态意义之间建立联系。本文主要阐述认知理论对情态意义的阐释方法,并从动态演变模式、情态动词的语法化过程两个方面探讨了认知理论在情态动词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刘国兵
关键词:情态动词语法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