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2BAB214018)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周庆红曾勇军范淑英黄英金周灿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远缘杂交在芸薹属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5年
- 远缘杂交在作物性状改良、新类型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方面意义重大,在芸薹属作物育种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远缘杂交在芸薹属作物育种中获取雄性不育系、获得抗病性、改良农艺性状和创造芸薹属作物新类型等方面的研究,对芸薹属作物远缘杂交育种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 周庆红周灿范淑英
- 关键词:芸薹属远缘杂交雄性不育抗性性状改良
- 油菜开花期QTL图谱整合及开花候选基因挖掘被引量:2
- 2014年
- 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收集和整理了439个油菜开花期性状QTL相关标记信息,利用电子定位作图技术,将不同试验中的开花期QTL进行了电子整合,构建了含147个开花期QTL的综合图谱。结果表明,在整合图谱上,开花期QTL在芸薹属A、B和C基因组上呈非均衡分布,主要分布在A1,A2,A3,A10和C2染色体上,同时发现34个可重复检测的开花期QTL位点。将收集到的拟南芥中控制开花的基因通过同源比对分析,挖掘出66个芸薹属开花相关候选基因,并成功将这些基因定位到整合图谱上。本文结果为确定有关油菜开花期性状QTL及芸薹属作物候选基因提供了信息。
- 周庆红曾勇军黄英金
- 关键词:油菜QTL
- 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和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2014年
- 甘蓝型油菜的许多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QTL定位就是以分子标记技术为工具、以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分子标记与QTL之间的连锁关系确定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对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及主要性状,如脂肪酸组成、含油量、开花期和产量等QTL定位、遗传效应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对目前基于QTL甘蓝型油菜分子标记育种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 周庆红付东辉黄英金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 叶用黄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多倍体诱导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常规压片法可获得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黄麻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对其进行核型分析后表明,黄麻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全组染色体的总长度为21.36μm,平均长度3.05μm;臂比均介于1~1.7,其染色体均属于中着丝粒染色体,且第四对染色体具有一对随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2m+2m(SAT)。此外,经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后的黄麻种子,其萌发的时间会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延后,常规压片后可观察到清晰的同源三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
- 周庆红曾勇军范淑英邓启刚袁亮
- 关键词:菜用黄麻染色体核型秋水仙素多倍体
- 不同激素和浓度对夏天无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以夏天无块茎、芽及叶柄作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夏天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摸索夏天无组培快繁的条件。结果表明:(1)对夏天无块茎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较好的激素种类及浓度配比是1/2 MS+6-BA(2 mg/L)+NAA(1 mg/L);平均诱导率达59.38%,形成愈伤组织的时间约20 d,但后期愈伤组织未分化出芽。(2)对夏天无的芽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表明,效果较好的激素种类及浓度配比是1/2 MS+6-BA(3.5 mg/L)+NAA(0.1 mg/L);平均诱导率为100%,愈伤组织7 d左右形成,且后期大多分化出芽。(3)对夏天无叶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较好的激素种类及浓度配比是1/2 MS+6-BA(3 mg/L)+2,4-D(2 mg/L);平均诱导率仅为13.89%,且后期愈伤组织未能分化成芽。
- 周庆红郑咪曾勇军杨寅桂
- 关键词:夏天无愈伤组织激素
- 芸薹属作物开花期QTL图谱整合及开花候选基因挖掘
- 近年来,芸薹属作物中许多控制抽薹开花期的数量性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数得到了确定。但一般QTL与紧密连锁标记之间的遗传距离大约在3~10 cM,定位的置信区间较大,精度有限,并且QTL检测到的等位点只有2...
- 周庆红付东辉曾勇军
- 关键词:芸薹属作物QTL
- 芸薹属作物产量及其相关性状QTL图谱整合研究
- 产量是芸薹属作物生产中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也是由多基因所控制的复杂的数量性状。近年来,芸薹属作物中许多控制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数目得到了确定,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一般QTL...
- 周庆红付东辉曾勇军黄英金
- 关键词:芸薹属作物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