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69012)
-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小燕杨贵羽暴路敏王力于炜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湖北省降水及旱涝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24
- 2019年
- 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湖北省降水和旱涝时空分布特征,基于湖北省30个雨量站资料,采用M-K趋势检验、Morlet小波、Z值法及EOF等分析计算方法,对全省1960—2013年降水变化显著性、周期性及空间分布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湖北省单站旱涝、区域旱涝等级、空间旱涝分布及30个站点旱涝Z值空间分布模态。结果表明:全省近50年降水量整体呈略微减少的趋势,但减少趋势不显著,降水倾向率为2.92 mm/10 a,空间上呈现东南部和西南部较多,且中东部地区降水呈增加的演变趋势;在此驱动下,全省呈现出旱涝交替频发,东南部易发生涝灾,西北地区易发生旱灾的整体特征;且通过旱涝Z值的EOF正交分解分布图发现,全省旱涝分布呈一致型、西北和东南方向相反型和自西北向东南呈"三明治"型的规律,其贡献率分别为50.23%,16.14%,5.59%。
- 李烁阳刘小燕杨贵羽段娜
- 关键词:降水旱涝EOF分析
- 科尔沁沙地坨甸相间地区土壤冻融过程及土壤含水量分布被引量:2
- 2014年
- 利用土壤剖面的温度、湿度观测数据,结合气象资料初步分析了2008-2009年科尔沁沙地坨甸相间不同典型地貌下土壤冻融过程和土壤含水量分布。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沙坨地完全冻结天数为149d,最大冻结深度为160.3cm;草甸地完全冻结天数为186d,最大冻结深度为116.8cm。整个冻融过程中,浅层土壤(0~50cm)受冻融期气温波动影响显著,土壤剖面含水量的变化发生在各时期冻深附近范围内,且主要发生在冻结锋面以下的附近土层内。草甸地的土壤温度随气温的变化比沙坨地缓和,含水率变化幅度比沙坨地大。
- 暴路敏刘小燕刘廷玺于炜王力
- 关键词:冻融过程土壤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