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R20080030)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李琦黄兆信郭丽莹肖云泽李谷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子女
  • 4篇教育
  • 3篇外来务工
  • 3篇外来务工人员
  • 2篇外来务工人员...
  • 2篇务工
  • 2篇务工人员
  • 2篇务工人员子女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融合教育
  • 1篇农民工子女
  • 1篇子女家庭教育
  • 1篇子女教育
  • 1篇子女教育问题
  • 1篇民工子女
  • 1篇教育问题
  • 1篇家庭
  • 1篇家庭教育
  • 1篇教师

机构

  • 2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李琦
  • 1篇郭丽莹
  • 1篇李谷
  • 1篇黄兆信
  • 1篇谢红莉
  • 1篇肖云泽
  • 1篇王芳

传媒

  • 1篇教育科学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社会工作
  • 1篇学园

年份

  • 4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面临新挑战被引量:12
2010年
融合教育是当前学术界提出的应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融合教育正使教师职业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讨论了当前融合教育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对教师职业能力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的思考与建议。
黄兆信郭丽莹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能力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温州市受教育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分别在温州市区、鹿城工业开发区、黎明工业区、瓯海经济开发区、温州市高科技工业区、龙湾工业区、黄龙工业区等多个外来务工者聚集地的4所学校,对在温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281人和有子女在温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278人,进行经济状况、流动情况、学校教育情况、家庭教育情况等相关调查。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经济情况差,流动频繁,入好学校难、学校管理难度大,家庭教育中方法简单,缺少沟通。
李琦王芳谢红莉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分别在浙江的温州市区、鹿城工业开发区、黎明工业区、瓯海经济开发区、温州市高科技工业区、龙湾工业区、黄龙工业区等多个外来务工者聚集地,对275位外来务工人员和281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问卷调查,并访谈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教育部门等。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经济情况差,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家庭教育缺乏正确的方式。
李谷李琦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
从三维角度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被引量:5
2010年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应由学校、家庭教育和学生主体教育一起组成。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课题组在温州市区、鹿城工业开发区、黎明工业区、瓯海经济开发区、温州市高科技工业区、龙湾工业区、黄龙工业区等多个外来务工者聚集地,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在温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281人和有子女在温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27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内容包括经济状况、流动情况、学校教育情况、家庭教育情况等,并从学校、家庭和学生主体的三维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经济情况差,流动频繁,入学难,学校管理难度大,家庭教育缺乏,因此,必须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教育一起入手以化解学生主体目前的矛盾困境。
肖云泽李琦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