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248110)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金先龙王建炜曹源赵志杰杨志豪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网格
  • 3篇网格计算
  • 2篇网格系统
  • 2篇协同设计
  • 1篇道桥
  • 1篇动载
  • 1篇动载作用
  • 1篇型管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振动
  • 1篇数据挖掘
  • 1篇双层斜拉桥
  • 1篇水锤
  • 1篇碰撞
  • 1篇汽车
  • 1篇汽车碰撞
  • 1篇汽车碰撞安全
  • 1篇桥梁
  • 1篇桥面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隧道工...
  • 1篇上海超级计算...

作者

  • 6篇金先龙
  • 4篇曹源
  • 4篇王建炜
  • 4篇赵志杰
  • 1篇乔宗昭
  • 1篇陈向东
  • 1篇杜新光
  • 1篇徐彬
  • 1篇杨志豪

传媒

  • 2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面向OEM-Supplier模式及信息安全的CAE协同设计网格系统
2009年
针对制造业普遍存在的OEM-Supplier合作模式,提出了基于网格技术的CAE协同设计系统.基于OGSA(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标准及国产网格中间件VEGA,建立了网格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协同设计过程中各参与方的信息安全,以及资源的动态共享.该系统构建了一个由OEM和Suppliers以及提供计算资源的计算方组成的用于协同设计的虚拟组织(VO),将各成员在协同过程中的操作封装为Web服务,通过工作流技术组织服务以完成CAE前处理、求解、后处理过程的全生命周期协同.最后,将该系统应用于汽车OEM与汽车座椅Supplier的协同碰撞安全设计实例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赵志杰金先龙曹源王建炜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工程协同设计网格计算
汽车碰撞安全协同仿真网格系统
2010年
为了在分布异构环境下,使整车商与部件商能有效进行汽车碰撞安全协同设计仿真,并保护各自的知识产权,分析了汽车协同碰撞仿真的原型,基于GOS2.1提出并建立了汽车碰撞安全协同仿真网格系统,利用Web服务技术构建了模型自动装配、结果分解等服务,使用WS-BPEL和BPEL4 People建立了协同碰撞仿真Web服务工作流,实现了计算资源的动态共享,保护了整车商与部件商的知识产权.最后通过某汽车的碰撞协同仿真实例在系统中运行,验证了其可行性.
王建炜金先龙曹源徐彬赵志杰
关键词:汽车网格计算WEB服务
面向汽车耐撞性的协同设计与仿真网格
2009年
汽车耐撞性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协同设计工程,其中CAD/CAE集成和大规模计算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网格计算因其具有面向服务、可以屏蔽异构资源复杂性的特点,为实现汽车耐撞性协同设计提供了可能的技术方案.在分析了耐撞性设计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4层的汽车耐撞性协同设计与远程仿真的网格系统架构,并讨论了设计原理、工作流程和相关工具等.通过将资源封装为标准的网格应用中间件和服务,简化了异构资源的集成和管理.该系统实现了不同设计人员在同一环境和平台上的协同,同时保持参与各方各自的独立性.最后应用一个座椅与整车的协同设计实验,验证了文中系统的有效性.
曹源金先龙王建炜赵志杰
关键词:协同设计仿真网格计算
T型管及管内流体动态响应仿真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根据实际物理实验,采用ALE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冲击情况下T型管及管内流体动态响应的水锤过程。经过对比关键点水压时程变化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验证了ALE流固耦合有限元方法在水力瞬变仿真模拟方面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T型管的变形和动态周向应力。通过仿真发现管壁动态周向应力峰值大约是静周向应力的1.2~1.6倍。并且周向应力呈现与水锤压力变化一致的周期性,管壁动态周向应力主要受水锤的影响。这证明动态效应是导致更大动态应力的原因。这一结论与直管的结论一致。
曹源金先龙王建炜顾赟乔宗昭杨志豪
关键词:流固耦合水锤
移动轨道车辆作用下桥梁损伤仿真及识别分析
2011年
结合小波分析技术及建立的损伤定位指标,针对移动轨道车辆与桥梁的耦合振动信号,提出了适用于大跨度轨道交通桥梁损伤分析方法。建立了精细的三跨连续梁桥与轨道车辆耦合振动数值分析模型,考虑了复杂的车辆自身振动、轨道不平顺及噪声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损伤仿真及识别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杜新光匡俊陈庆强马玉顺
关键词:轨道桥梁小波包分解
动载作用下的大跨度双层斜拉桥组合梁桥面响应分析
2010年
采用全三维精细建模方法,建立了轻轨车辆及大跨度双层斜拉桥的耦合振动分析有限元模型,模型考虑了几何和材料的非线性,单元与节点数超过百万。采用接触均衡的并行计算方法在上海超级计算机曙光4000A上进行求解,解决了模型较大带来的计算困难。通过对车辆单向运行及双向汇车运行两种工况的仿真,分析了斜拉桥组合梁桥面关键部位桁架节点受力状态,得出了主、边跨中桥面节段的动力响应特性。
杜新光金先龙陈向东
关键词:双层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并行计算
乘员约束系统耐撞性数据挖掘被引量:5
2010年
把数据挖掘方法应用到乘员约束系统FE(Finite Element)数据及其碰撞仿真结果数据上。针对CAE数据的特点,基于面向对象思想对乘员约束系统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前的数据准备。应用属性选择、决策树分类算法对98例碰撞仿真实验数据进行挖掘,得到乘员约束系统关键参数与乘员伤害WIC值的关系,并应用交叉验证方法对所得决策树进行了评估。通过实例验证,所得知识符合实际、对乘员约束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是对海量CAE仿真数据进行知识发现的成功尝试。
赵志杰金先龙
关键词:乘员约束系统数据挖掘有限元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