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JY032)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辉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超额货币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2016年
- 该文从金汇兑本位制下马克思关于货币流通量规律的公式入手,对该公式的内容、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并推导出了完全纸币本位制下双经济形态中广义货币M2的需求量的理论公式,然后根据设定的总体回归模型对我国1993~2009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从单个年份来看,有些年份货币确实超发了,但有的年份货币又少发了,若从较长时间段或整体来看,我国并不存在超额货币现象。因此,我们建议: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必顾虑那种认为"我国已经存在较重的货币超发问题"的流行观点的影响,而应该根据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总规模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等对货币的需要量,来安排每年的货币投放数量。
- 李辉华
- 关键词:货币需求量虚拟经济超额货币
- 美英日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间数量关系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该文对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GDP与其货币供应量、国内银行信贷余额及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英国零售业零售总额、GDP与其货币供应量、国内银行信贷余额及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日本商业销售总额、GDP与其货币供应量、国内银行信贷余额及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美日这四个指标的绝对额数据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数量因果关系,但这四个指标的相对额数据之间则没有数量因果关系;英国这四个指标的绝对额数据之间、相对额数据之间的确都存在一定的数量因果关系。
- 李辉华
-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
- 我国实体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宏观数量关系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该文首先梳理了专门研究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间关系的文献,经过分析认为二者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将随着经济条件和经济环境的巨大改变而自动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对我国社会商品销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货币供应量、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我国社会商品销售总额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国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这四个指标的绝对额数据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数量因果关系,但这四个指标的相对额数据之间则没有数量因果关系。
- 李辉华
- 关键词:GDP货币供应量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美国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关系的实证分析:1959~2008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从实证角度对美国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或GDP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均有极为显著的相关性;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与M0、M2间的相关度要高于GDP与M0、M2间的相关度;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GDP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系数小于0.7,呈收缩效应;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GDP的影响系数大于1.4,呈放大效应。
- 李辉华何曙
- 关键词:GDP货币供应量
- 美国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关系的实证分析:1947~2008
- 2010年
- 本文从实证角度对美国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最后认为:1.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或GDP与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之间均有极为显著的相关性。2.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与M0、M2间的相关度要高于GDP与M0、M2间的相关度,而且,它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间的相关度也要高于GDP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间的相关度。3.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GDP对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影响系数小于0.7,呈收缩效应;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对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GDP的影响系数大于1.4,呈放大效应。
- 李辉华
- 关键词:GDP货币供应量
- 论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动态理论关系:分离与耦合
- 2019年
- 本文首先比较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在两种不同经济条件下的运动特点,接着分析了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分离和独立的五个直接原因,最后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耦合与融合的必然性,并认为:1.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间的分离与独立,既是商品含义延伸和扩展、货币职能深化、信用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社会劳动分工不断深化、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2.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间的耦合与融合,既是商品流通系统整体运行、风险利益机制的必然要求,又是社会分工协作和市场竞争模式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3.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间的分离和独立是相对的和形式上的,而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间的耦合和融合才是绝对的和本质上的。
- 李辉华
- 关键词:货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