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01MB101)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叶晓健贾连顺蔡卫华张宁金正帅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线粒体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1篇线粒体超微结...
  • 1篇线粒体呼吸
  • 1篇线粒体呼吸功...
  • 1篇钙超载
  • 1篇CA^(2+...
  • 1篇超微
  • 1篇超微结构
  • 1篇大鼠脊髓

机构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2篇张宁
  • 2篇蔡卫华
  • 2篇贾连顺
  • 2篇叶晓健
  • 1篇范卫民
  • 1篇殷国勇
  • 1篇胡志毅
  • 1篇叶添文
  • 1篇金正帅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游离Ca^(2+)含量的变化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大鼠伤段脊髓线粒体呼吸功能和线粒体内游离Ca2+含量的变化。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n=24)和脊髓损伤组(SCI组,n=24),每组又分为处理后6、12、24 h三时相组,每组8只,采用Allens’打击法造成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在各时相提取伤段脊髓线粒体,用Clark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根据线粒体呼吸耗氧量换算出呼吸Ⅲ态(R3)、呼吸Ⅳ态(R4)、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值(P/O比值);用Reers法测定线粒体内游离Ca2+浓度。结果:SCI组在伤后6、12、24 h R3、RCR和P/O显著低于对照组,R4和线粒体游离Ca2+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伤段脊髓线粒体呼吸功能明显下降,线粒体Ca2+内流明显增加。
蔡卫华张宁范卫民胡志毅金正帅贾连顺叶晓健
关键词:脊髓损伤线粒体钙超载
脊髓损伤后线粒体超微结构和呼吸功能的变化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伤段脊髓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和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SCI组),每组又分为处理后6、12、24 h三时相组,每组8只,采用A llen's打击法造成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在各时相提取伤段脊髓线粒体,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C lark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根据线粒体呼吸耗氧量换算出R3、R4、RCR、P/O比值。[结果]SC I组脊髓组织线粒体体积增大,嵴稍肿胀,嵴内腔扩大,部分线粒体出现膜结构不清、嵴紊乱,部分神经细胞内的高尔基器、内质网稍肿大。随着损伤后时间的延长,可见部分线粒体嵴断裂溶解、膜破裂和线粒体数量减少等。SC I组在伤后6、12 h和24 h R3、RCR和P/O显著低于对照组,R4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伤段脊髓线粒体呼吸功能明显下降。
蔡卫华张宁贾连顺叶晓健殷国勇叶添文
关键词:脊髓损伤线粒体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