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31)

作品数:6 被引量:319H指数:4
相关作者:黄希庭陈红钱铭怡刘晓陈敏燕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理健康
  • 2篇心理健康服务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折衷
  • 1篇中国心理
  • 1篇社会支持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教育
  • 1篇教育培训
  • 1篇机构管理
  • 1篇继续教育
  • 1篇继续教育培训

机构

  • 5篇西南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大理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作者

  • 3篇钱铭怡
  • 3篇黄希庭
  • 3篇陈红
  • 1篇张智丰
  • 1篇刘华山
  • 1篇易春丽
  • 1篇王雨吟
  • 1篇陈敏燕
  • 1篇付艳芬
  • 1篇刘晓
  • 1篇周宗奎
  • 1篇王泉川
  • 1篇姚萍
  • 1篇梁毅
  • 1篇钟杰

传媒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心理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社会支持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84
2010年
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它调节着压力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反之则会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社会支持的不同成分对个体身心健康的作用不同,同时还会受到依恋风格、人格、情境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主效应模型、缓冲机制模型和动态效应模型。
刘晓黄希庭
关键词: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国外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理论取向发展趋势
2012年
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在助人过程中往往会遵循一定的理论取向来指导其实践服务。在一个多世纪中,虽然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体系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在阿根廷、瑞典、西班牙和日本的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但是在美国,它的影响力却在不断削弱。相反,学习论、认知论、认知/行为说、折衷/整合论等因适应社会需要而日显其重要性。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取向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多元——整合的过程。
付艳芬黄希庭
国内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继续教育培训的需求现状及相关因素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调查国内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的现状和相关因素。方法:用自编培训需求和影响因素问卷,按方便抽样法抽取国内29个省份1391名心理健康从业者,调查其培训需求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从业者继续教育培训的需求可概括为督导评估、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3类;从业者对实践(4.2±1.0)和技能(4.1±1.0)培训的需求最高。受教育程度低、工作时间短、参加知识培训多者,3类培训需求均高[如,对督导评估培训的需求,大专(14.9±3.9),博士(13.1±3.9),P=0.006];女性对督导评估培训需求高于男性[(14.8±3.7)vs.(14.3±3.4),P=0.026],社会取向者对督导评估培训需求高于教育和临床取向者[(15.2±3.6)vs.(14.4±3.6),(14.4±3.6);P=0.018,0.009];兼职、参加培训次数少、参加技能培训者对实践技能培训需求高[如,兼职(8.4±1.6),专职(8.1±1.8),P=0.010]。结论:国内心理健康从业者对实践技能培训的需求最高;其需求情况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业取向、从业长短、已参加培训次数及内容等因素有关,表现出层次性和偏好特点。
陈敏燕陈红钱铭怡
关键词:继续教育培训问卷调查
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标的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和访谈法,考察了我国及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国心理健康服务目标的现状,以及我国公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包括对源自五个城市容量为2665人的社会公众样本的调查,对武汉市三所精神病院的500名精神疾病门诊患者的调查,以及对中小学各年级226名学生的调查,内容涉及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及其类型、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的目的和原因等。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目标框架,制定了符合公众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目标体系。
刘华山周宗奎
关键词:心理健康服务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培训动机现状调查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考察心理健康从业者的培训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培训动机量表、职业压力量表、机构对专业工作的检查评估方式量表,对来自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391名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培训动机和影响因素及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调查。对培训动机在性别、年龄、专业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培训动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我国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培训动机分为3类,即提高自我、解决自己心理问题和工作需求;女性提高自我和解决自己心理问题动机得分高于男性[(7.9±1.8)vs.(7.2±2.0),(2.5±1.2)vs.(2.1±1.1),均P=0.001];培训动机在专业、从业取向、有无证书、是否担任督导、是否担任培训教师、专职与兼职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如,有证书者3类动机得分均高于无证书者:(7.8±0.1)vs.(7.3±0.1),(2.4±0.1)vs.(2.1±0.1),(7.3±0.1)vs.(6.6±0.1),均P=0.001]。职业压力、机构的评估方式、培训次数等因素对培训动机有预测作用(β=0.100~0.177)。结论:心理健康从业者提高业务水平和提高自我的动机最高,参加培训的主流是积极的。从业者的培训动机水平因性别、专业学历、取向等因素而不同,并受职业压力、机构的评估方式和参与培训次数等因素的影响。
陈红王泉川钱铭怡梁毅黄希庭
关键词: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专业服务人员对机构管理和建构的看法及实际情况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考察国内心理健康专业服务人员对专业机构建构的看法及其现实情况。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全国不同省市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及管理者共1543人,使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情况调查表调查其对专业机构的人员构成情况、管理方法和工作检查与评估的主观理想情况和现实情况,并对其做比较。结果:(1)心理健康工作者对机构人员构成上的主观理想情况和现实情况没有明显差异。在主观理想模式中,不同专业工作者对心理咨询师的理想人数的看法不同,心理咨询师认为的理想咨询师人数(3.6±2.4)多于通科医生(2.5±2.1)和心理辅导员(3.0±2.4)。不同专业工作者对理想治疗师人数的看法也不同,精神科医生理想看法的数量(3.0±2.4)高于通科医生(1.6±.9)和心理咨询师(1.9±1.3)。在现实模式中,不同专业机构的实际人员配置上,咨询师或治疗师比例和测量人员比例不尽相同,心理咨询专业工作者所在机构的咨询或治疗师人数(5.5±5.8)多于精神科医生所在机构(5.0±4.0),而精神科医生所在机构的测量人员多于咨询师所在机构的测量人员[(2.3±1.6)vs.(1.8±1.5)]。(2)心理健康专业工作人员对专业机构建构的管理方式和专业工作评估方面存在理想和现实层面上的明显差异,在督导、案例讨论、对疗效进行评估等方面现实状况均落后于被试的理想状态,如有87.3%的人希望有督导,而现实中只有28.0%的人有督导。结论:国内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对专业机构管理和建构的人员构成、管理方法和工作评估等方面存在理想模式和现实模式的差异。
王雨吟钱铭怡姚萍钟杰易春丽张智丰陈红王易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服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