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JY045)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张陆洋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机构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篇张陆洋

传媒

  • 1篇经济问题
  • 1篇世界经济情况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美国、以色列、我国台湾等大学科技成果转移模式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依据国家社科基金"中国高技术企业创业成长机制及其风险(创业)投资金融支持体系的研究"(项目批准号:03BJY045)项目研究,曾专程去美国、我国台湾、以色列考察,对于他们的大学技术转化中心的考察为实证,研究分析了他们大学科技成果是如何转化的?虽然他们的大学都是积极鼓励成果转化的,但是实际上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在硅谷没有一家校办的企业,哈佛大学在波士顿地区以及128号公路上也没有校办企业,同样台湾和以色列也同样是如此。他们的大学以科技成果授权加上科技服务的模式来转化科技成果,通常专利授权为5年左右或者更长时间,使用者以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的方式支付给大学报酬。他们的大学却是都有自己的风险投资基金,而且大学的风险投资基金是全美国的基金中的收益率是最高的。他们的模式相对大陆的大学科技园区边地开花,纷纷创办自己的校办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鲜明对比。显然他们的模式引发我们的思考和建议。
张陆洋
关键词:实证研究
略论我国科技企业创业成长边界
2008年
对成都、哈尔滨、宁波、济南等市913家科技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得出了我国科技企业创业成长机制性的规律体现为三个3年加上两个过渡特性。同时,也发现我国的科技企业在创业成长机制过程中存在难以做强做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根据实证的研究,对科技企业创业成长的市场、技术、资源、资本、管理、组织、环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我国科技企业难以做强做大的边界制约。
张陆洋范建年
关键词:实证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