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YY131) 作品数:7 被引量:78 H指数:5 相关作者: 司显柱 陶阳 刘晓峰 卢明玉 肖琳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 南昌理工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北京市社科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更多>>
翻译质量评估研究评述 被引量:10 2015年 翻译质量问题与翻译实践共生,自古以来翻译的实践过程和结果都有着强烈的质量诉求,古今中外的翻译实践者和研究者都有关注翻译质量的活动记载。文章对翻译质量关注的历史进行溯源,考察各个阶段翻译实践和研究者对翻译质量问题所表达的观点或采取的举措,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质评模式进行详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展望,以期待更具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更符合实际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诞生,更好地为翻译实践服务。 刘晓峰 司显柱关键词:翻译质量 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翻译研究十年探索: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4 2014年 本文通过对2004年至今我国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翻译研究相关文献的搜集与梳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及其组成部分——纯理功能理论、语境理论、评价分析及语法隐喻理论等五个不同方面切入,探讨了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报告了我国在该领域探索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司显柱 陶阳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翻译研究 再探马丁的语类观 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内的语类理论框架为主线,简要回顾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类研究,概述了国内有关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类理论探讨。在此之后,本文从马丁的语类概念,即一种分阶段的、有目的的社会过程出发,讨论了语篇"意图"的归属问题、语类和语域相分离、语类和三大元功能,进一步澄清了语类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肖琳 司显柱关键词:语域 元功能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再研究 被引量:25 2016年 本文在剖析《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功能语言学视角》模式缺陷和阐述翻译质量二维标准的基础上,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及其体裁分析理论为指导,论述翻译质量评估二阶段论:第一阶段,评价译作相对于原作的功能、意义,关乎"忠实";第二阶段,评鉴译作本身语言是否顺畅,关注"通达",从而建构新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司显柱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 体裁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 论应用体裁语篇译文质量评估——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体裁分析视角 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从语篇与体裁关系以及应用体裁语篇特征的角度,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体裁分析为指导,论述了体裁分析之于应用语篇翻译的重要性,讨论了如何在"纲要式结构"、"体现样式"以及体裁的标志性特征层面处理该类语篇的翻译。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应用体裁语篇翻译的实质,提出了如何开展对此类译本质量进行评估。 司显柱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翻译评估 汉语常规物量词变异搭配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以转喻和隐喻为理论框架统计分析现代汉语文学语篇中的常规物量词变异搭配语料,发现汉语常规物量词变异搭配之言语现象貌似纷繁芜杂,其实存在固有的成因、程式与规律。在转喻视角下,形成了四种构式:(N1的)Q+N2(N2是N1的音响)、(N1的)Q+N2(N2是N1的属性特征)、(N1的)Q+N2(N2是N1的象征意义、文化内涵)、(N1的)Q+N2(N2是N1带给认知主体的心理感受);在隐喻视角下,也形成了四种构式:(喻体N1的)Q+N2(本体)、N1(本体)+(本体N1的)Q+N2(喻体)、(拟体N1的)Q+N2(本体/本体的领属物)、(本体N1的)Q+N2(拟体的属性特征)。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常规物量词变异搭配的转喻模式和隐喻模式,以期促进对该类语言现象的认识与研究。 彭媛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变异搭配 隐喻 转喻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文本与文化关系研究——以《文学兴国策》为例 被引量:8 2012年 森有礼编撰的向日本引介西方近代教育理念的Education in Japan被晚清美国传教士林乐知翻译成汉语的《文学兴国策》,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分析翻译的文本、文化之间的关系,旨在例证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翻译文本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提出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翻译元素和翻译现象进行剖析,将翻译文本研究和文化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求翻译研究立体化、系统化。 司显柱 卢明玉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文本分析 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