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GZH0023)
-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4
- 相关作者:聂发辉向速林王全金王彪周文斌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渗滤介质系统处理雨水径流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研究采用不同渗滤介质构建人工渗滤系统处理公路雨水径流,跟踪测定处理后雨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结果表明,不同渗滤介质的人工土柱对径流污染物均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并表现出良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化学耗氧量的去除率大多在60%~80%;游离态氨去除率大都在40%~80%,总氮去除率基本在40%~60%;所有试验土柱对总磷的去除作用都极为明显,出水中磷含量较低,出水磷浓度最高值为0.112 mg/L,最低仅为0.050 mg/L。各试验土柱对路面雨水径流中的浊度去除率都在90%以上;重金属出水浓度均达到了Ⅱ类水体水质标准。在相关渗滤介质中,木屑的吸附性能最好,原状土自身具有较好吸附能力,栽培介质由于自身含有一定的游离态氨,吸附效果较差,不宜直接作为绿地渗滤层的改良材料。
- 聂发辉向速林闵露艳刘杰王彪
- 关键词:雨水径流
- 城市高架公路雨水径流的污染特征被引量:8
- 2012年
- 对上海市内环高架一段路面的7场降雨径流进行监测,分析了径流中固体悬浮物和营养盐的变化特征,以期加深对城市高架公路径流污染物的认识和为高架公路径流净化工艺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溶解态氮、颗粒态磷是径流中TN和TP的主要输出形式;TP质量浓度变化与TSS基本一致,但TN质量浓度变化与TSS相关关系较弱;通过分析不同粒径固体悬浮物与污染物的相关性,发现<45μm固体悬浮物是径流中营养盐吸附的重要载体,去除细小固体悬浮物是治理城市高架径流污染的有效途径。
- 聂发辉向速林王全金王彪
- 赣江尾闾区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负荷与迁移特征被引量:8
- 2012年
- 为定量研究农田径流中氮磷负荷,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赣江尾闾区休耕期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水平及其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农田沟渠径流中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值分别为1.177mg/L、0.044mg/L,与同时期下游河渠水体中氮、磷含量(TN为0.936mg/L,TP为0.032mg/L)相比,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较高,对河渠水体中氮、磷含量水平具有重要贡献;在沿程变化上,其含量虽然有起伏变化,但总的趋势为沿程下降。农田沟渠系统对氮磷均有一定的截留去除效果。
- 向速林王全金徐刘凯聂发辉
- 关键词:氮磷负荷
- 不同结构生态浅层渗滤系统净化路面径流的效果与机理被引量:8
- 2012年
- 根据上海市土壤层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结构的生态浅层渗滤中试系统,测定其对路面径流的长期净化效果及净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人工模拟渗滤系统对径流污染物均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并表现出良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COD的去除率大多都在60%~80%;NH3—N出水浓度多数在1.3mg/L以下,去除率基本在50%~70%;NO2-—N去除率大多都在80%~90%,出水浓度基本在0.1mg/L以下;下设有原状土垫层的渗滤系统对NO3-—N去除效果明显好于无原状土垫层的渗滤系统。除部分重金属、COD和NO2-—N外,经渗滤后的径流出水浓度大大低于上海地区浅层地下水的背景值。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系统去除氮的主要途径;土壤的吸附与沉淀作用是渗滤系统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的重要途径。
- 聂发辉李田向速林鲁秀国
- 关键词:非点源
- 鄱阳湖沉积物间隙水中磷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10
- 2011年
- 根据2010年1月对鄱阳湖各站点沉积物的采样分析,研究了鄱阳湖沉积物间隙水中总溶解性磷(DTP)与可溶性正磷酸盐(DIP)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并对各站点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DTP和DIP的含量及其沉积物中TP与IP的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各站点表层沉积物(0-2 cm)间隙水中DTP的平均含量为0.134 mg/L,DIP平均含量为0.082 mg/L.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DTP与DIP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差异不显著;而柱状沉积物(0-28 cm)间隙水中DTP与DIP含量开始随深度的增加呈明显增加趋势,而后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相关性分析表明,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DIP与表层沉积物中IP相关性不明显,而表层沉积物中TP与其间隙水中DTP则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沉积物中TP可能是间隙水中DTP的重要决定因素.
- 向速林周文斌聂发辉
- 关键词:鄱阳湖沉积物间隙水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