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6B08010)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郝玉光刘芳张景波张伟华曹良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科院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人工绿洲
  • 2篇绿洲
  • 2篇绿洲化
  • 1篇盐分
  • 1篇养分
  • 1篇沙地
  • 1篇土壤改良
  • 1篇土壤盐
  • 1篇土壤盐分
  • 1篇土壤养分
  • 1篇围栏
  • 1篇围栏封育
  • 1篇薪炭林
  • 1篇绿肥
  • 1篇绿肥种植
  • 1篇肥种
  • 1篇封育
  • 1篇改土
  • 1篇改土效应

机构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中国林科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2篇刘芳
  • 2篇张伟华
  • 2篇郝玉光
  • 1篇张瑞
  • 1篇张景波
  • 1篇曹良图
  • 1篇乌拉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乌兰布和沙区人工绿洲土壤盐分动态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1980年-2004年乌兰布和沙区人工绿洲典型试验区土壤定位监测资料进行土壤盐分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绿洲化进程中土壤水盐运动溶质表聚过程减弱,而土壤植物地球化学循环加剧,土壤的全盐量总体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其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土壤上层0 cm^60 cm的pH值趋小,而下层的60 cm^110 cm的pH值呈现增加趋势。
郝玉光刘芳迟悦春张伟华
关键词:人工绿洲绿洲化土壤盐分
干旱区土地利用和土壤改良及植被恢复方式对沙地养分的恢复效应被引量:11
2010年
为研究干旱区土地利用、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方式对沙地养分的恢复效果,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开展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和人为合理的经营活动对沙漠化土地肥力的恢复和提高有较大影响,在农业耕作制度中,其改土培肥效应以草田轮作最高,农作物套种次之,农作物单种最低;在荒漠沙地上种植农作物较果树更有利于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在荒漠沙地上造林,应以防护林为主,不宜营造大规模杨树速生丰产林;在沙地上营造灌木薪炭林,可起到改良贫瘠沙地的功效;在沙地上种植沙打旺、草木樨和苜蓿均可有效的提高沙化土地肥力,以沙打旺效果最好,草木樨次之,苜蓿最差;在围栏封沙育草中,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对沙地土壤改良效果有所不同,多植物群落优于单一植物群落。土壤氮磷比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白刺+沙蒿>沙蒿+沙竹>沙蒿>沙竹>小花棘豆+沙蒿>白刺>小花棘豆,土壤氮磷比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氮素水平。
张瑞张景波曹良图
关键词:薪炭林绿肥种植围栏封育改土效应
乌兰布和沙区人工绿洲土壤养分动态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1980-2004年乌兰布和沙区人工绿洲典型试验区土壤定位观测资料进行土壤养分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人工绿洲建设年代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度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总体上都呈增加趋势;土壤速效养分随绿洲化过程的深入总体上也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给出了耕作层0-30 cm土壤各养分增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其中全磷增量、速效钾增量呈“S”型曲线增长。
郝玉光刘芳张伟华乌拉
关键词:人工绿洲绿洲化土壤养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