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1123006-4) 作品数:10 被引量:58 H指数:4 相关作者: 陈明 梁万文 王瑞 甘西 雷爱莹 更多>> 相关机构: 广西大学 广西水产研究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水产口服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3年 每年全球对鱼产品的消费量约为12亿吨,从1980年开始,水产养殖业为全球渔业产业提供的水产品以每十年两倍的速度增长,并且有不断上升趋势。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水产品需求,集约化养殖业迅猛发展,随之带来的是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病害频发肆虐、病原耐药性增强、 黄钧 施金谷 陈明 黄艳华关键词:口服疫苗 集约化养殖业 水产养殖业 养殖环境 重组罗非鱼Hsp70蛋白ATPase和抗原多肽结合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可被各种病理性和生理性应激诱导,保护组织免受应激带来的损伤。其中Hsp70为HSPs中最保守、最重要、家族成员最多的一族,在大多数生物中含量也最多,在应激反应中也最敏感。Hsp70具有分子伴侣、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增殖、免疫功能、使生物获得耐热性、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成为HSPs中最受关注、研究最深入的一类。 王瑞 李莉萍 黄婷 梁万文 甘西 施金谷 雷爱莹 罗洪林 黄维义 李健 陈明关键词:罗非鱼 免疫佐剂 免疫增强剂 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2年 免疫佐剂是一种先于或与抗原同时使用,能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但其本身不具备抗原特性的物质。文章对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作用机理以及霍乱毒素(CT)、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细胞因子等几种主要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发现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作用机理研究相对滞后、忽略肠道黏膜免疫机理特殊性、使用成本过高、安全性等问题,建议今后加强对鱼类肠道黏膜免疫机理以及口服疫苗免疫佐剂作用机理的研究,优化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免疫剂量和程序,降低生产成本,研发出更为广泛、廉价的口服疫苗免疫佐剂,提高其安全性等,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黄钧 施金谷 陈明 黄艳华 温华成 彭民毅 王瑞 梁万文关键词:免疫佐剂 霍乱毒素 细胞因子 水库网箱养殖吉富罗非鱼暴发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解水库网箱养殖罗非鱼的死亡病因及病菌的药敏性,对广西大化县岩滩水库库区2个乡镇共5个网箱养殖点吉富罗非鱼暴发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特性进行了研究。按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动物回归试验确定病原菌,以API 20Strep鉴定病原菌,K-B纸片法测定病原菌的耐药特性。调查结果显示,从5个网箱养殖点患病吉富罗非鱼的脑、肝脏和脾脏中共分离到5株病原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2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株病原菌的耐药特性差别较大,都敏感的药物只有舒普深1种,都不敏感的药物有氨苄青霉素、复达欣、复方新诺明等14种。 邓小红 牛志伟 龙苏 胡大胜 黄钧 曾桂忠 罗华平关键词: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广东、海南、福建3省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株PCR鉴定和PFGE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2 2013年 为研究近年来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株菌种与基因型变化信息,对广东、海南和福建3省罗非鱼主养区(共17个市县,93个养殖场)近4年的链球菌病流行菌株进行了分离,采用特异PCR方法对2009-2012年分离获得的流行菌株进行检测,并通过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对2009-2011年分离获得的流行菌株进行基因型分析。3省共分离到102株流行菌株,PCR鉴定结果显示均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agalactiae)。67株无乳链球菌PFGE图谱聚类显示产生A^G共7种PFGE带型,带型相似度在52.1%~100%之间。基因型A和D为广东优势菌群(93.48%,43/46),基因型F为海南优势菌群(66.7%,10/15),而福建6株分属于B、C和E共3个基因型。2009-2012年3省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种为无乳链球菌,流行菌株菌型较复杂,各省优势菌群存在较大差异,并且随时间发生变化。 李莉萍 王瑞 黄婷 甘西 李健 黄维义 黄彦 雷爱莹 陈明 梁万文关键词:罗非鱼 基因型 罗非鱼致病性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对广西南宁市郊三塘镇某养殖场患病罗非鱼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旨在找出罗非鱼的发病原因,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从患病濒死罗非鱼脑部分离病原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用API20 Strep生化鉴定系统和16S rRNA鉴定病原菌,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获得的4株革兰氏阳性球菌(GXN01、GXN02、GXN03和GXN04)对健康罗非鱼均有很强的致病性,是导致罗非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经API20Strep生化鉴定和16SrRNA鉴定均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与GenBank上已登录的无乳链球菌JQ039365、JQ039376、JQ990156、JQ039366、JF423948、HQ645984、GU217535菌株高度同源,同源性达99.2%~99.7%,4株分离菌株间也高度同源(99.9%)。药敏试验结果发现,4株无乳链球菌对先锋霉素VI、氧氟沙星、先锋必、盐酸沙拉沙星敏感,但对庆大霉素、氟哌酸、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等具有耐药性。【结论】引起广西南宁市三塘某养殖场罗非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可选用先锋霉素VI、氧氟沙星、先锋必、盐酸沙拉沙星等药物进行防治。 黄艳华 彭亚 刘杰 彭民毅 黄钧 胡大胜 陈明 马旦梅 曾桂忠关键词: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RRNA 药敏试验 重组tHsp70对罗非鱼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酵母分泌表达的重组罗非鱼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of tilapia,tHsp70),与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抗原在体外非共价结合形成tHsp70-抗原复合物,通过对体外培养的腹腔巨噬细胞NO释放水平、吞噬活性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研究tHsp70对罗非鱼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tHsp70在体外能够与海豚链球菌菌体、胞外分泌物(extracellular bacteria products,ECP)结合形成tHsp70-抗原复合物;tHsp70-抗原复合物和tHsp70均可显著增强罗非鱼腹腔巨噬细胞的贴壁和生长、NO释放及吞噬活性(P<0.01),而ECP单独作用可引起腹腔巨噬细胞死亡,显著降低腹腔巨噬细胞NO释放(P<0.05),但tHsp70与ECP体外非共价结合后可减轻ECP对巨噬细胞的损伤;tHsp70-抗原复合物和tHsp70作用于腹腔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热休克蛋白70(HSP70),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颗粒蛋白前体(PGRN)4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海豚链球菌抗原单独刺激和无刺激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tHsp70具有免疫增强和免疫佐剂的功能,为开发罗非鱼链球菌病Hsp70-肽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陈明 王秋华 王瑞 甘西 李莉萍 雷爱莹 梁万文 黄维义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 巨噬细胞 免疫功能 海豚链球菌 广西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株PCR鉴定和PFGE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27 2013年 为获知近年广西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种及其基因型变化信息,采用特异PCR方法对2006—2012年从广西发病罗非鱼分离获得的77株临床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对2006—2011年分离获得的37株流行菌株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其中20株鉴定为海豚链球菌其余57株鉴定为无乳链球菌。2006—2007年获得的19株流行菌株中有18株为海豚链球菌(94.7%),仅1株无乳链球菌;2009—2012年分离的58株流行菌株中56株为无乳链球菌(96.6%),仅2株海豚链球菌。PFGE图谱聚类显示,海豚和无乳链球菌分别聚类为两个大分支,20株海豚链球菌共产生4种PFGE带型,带型相似度为83.9%~100%;17株无乳链球菌共产生5种PFGE带型,带型相似度为47.4%~100%。研究表明,广西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种已从过去(2008年前)以海豚链球菌为主转变为现在(2009—2012年)以无乳链球菌为主;流行菌株PFGE基因型存在多样性。 李莉萍 王瑞 黄婷 黄维义 梁万文 李健 黄彦 雷爱莹 甘西 陈明关键词:罗非鱼 海豚链球菌 基因型 重组HSP70对罗非鱼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酵母重组分泌表达的罗非鱼HSP70与海豚链球菌抗原在体外非共价结合形成HSP70-抗原复合物,通过体外增殖试验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检测研究HSP70对罗非鱼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Hsp70在体外能够与海豚链球菌菌体、胞外分泌物(ECP)结合形成HSP70-抗原复合物。tHsp70(10μg/mL)或tHsp70(10μg/mL)-菌体复合物均可极显著刺激罗非鱼淋巴细胞增殖(P<0.01),而ECP对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6),但tHsp70(10μg/mL)与ECP体外非共价结合可减轻ECP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00μg/mL的tHsp70或tHsp70-抗原复合物作用于罗非鱼淋巴细胞,ICER、PGK、MMP9、MHCⅡ4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海豚链球菌抗原(菌体或ECP)单独刺激和无刺激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罗非鱼HSP70具有免疫增强和免疫佐剂的功能,为开发罗非鱼链球菌病HSP70-肽疫苗提供了试验依据。 陈明 王秋华 王瑞 甘西 李莉萍 雷爱莹 梁万文 黄维义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 淋巴细胞 海豚链球菌 罗非鱼腹腔巨噬细胞分离与培养 被引量:5 2011年 为获得罗非鱼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条件和培养形态特征,试验在不同饲养温度和时间点注射角鲨烯的奥尼罗非鱼进行腹腔巨噬细胞分离;通过培养基血清筛选和瑞氏染色对分离的巨噬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及其形态观察。结果表明,19~25℃饲养温度有利于腹腔巨噬细胞分离,大于28℃对分离效果有明显影响;注射角鲨烯后48~72 h是分离腹腔巨噬细胞最佳时期;体外培养显示自体血清有利于罗非鱼腹腔巨噬细胞的存活与生长,胎牛血清不适于罗非鱼腹腔巨噬细胞培养。同时,罗非鱼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具有哺乳动物巨噬细胞相似特征,形态不规则、核浆比值低、贴壁生长、可形成多核巨大细胞。为下一步研究罗非鱼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王秋华 陈明 黄维义 王瑞 李莉萍 甘西 雷爱莹 黄均 梁万文关键词:罗非鱼 腹腔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