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02GY029-012)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冯崇敬刘晓烈陈昌华孙立喜潘辉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适合着色的镁合金多孔氧化膜的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一种无铬、无氟、无磷的适合着色的镁合金环保型阳极氧化工艺,测定了阳极氧化过程中槽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采用SEM和XRD分析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结构和成分。结果表明:阳极氧化膜主要由MgO、Mg2AlO4、MgSiO3和Al2O3组成,膜层为白色,光滑均匀,为不规则多孔结构,其孔径约1~3μm。这种多孔膜具有良好的着色效果,并且能对涂层起很好的锚着作用,提高了涂层与基底的结合力。
- 陈昌华刘晓烈孙立喜潘辉冯崇敬
- 关键词:镁合金环保型阳极氧化
- 镁合金环保型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层结合机理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膜和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是评价膜层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镁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生成的类陶瓷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但大量研究并未对膜层的结合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氧化膜的相组成和形貌特征进行研究,着重对膜层的结合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微弧区瞬间的高温高压大大促进了孔壁附近膜里的氧和镁离子、铝离子间相互扩散,PEO膜层与基体的结合机理可以理解为冶金结合;XRD分析表明膜层并不存在碳和钠的化合物相,表明碳原子和钠原子并没有直接参与成膜反应,它们应该是通过沉积作用镶嵌在膜层的空隙中,因此这些原子与膜层的结合机理应该属于机械结合。
- 冯崇敬刘晓烈陈昌华孙立喜潘辉
- 关键词:镁合金环保型等离子体
- 镁合金无铬转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针对传统铬酸盐化学转化处理溶液中通常含有毒性且致癌的六价铬,为保护环境及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近来国内外科技人员研究很多新型镁合金无铬的转化膜技术,希望取代镁合金的铬酸盐处理。据此,综述了国内外镁合金几种无铬转化处理技术的进展及现状,指出了目前镁合金无铬化学转化处理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 冯崇敬刘晓烈张文超
- 关键词:镁合金表面处理化学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