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04002)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凌启淡王文林美娟章文贡解令海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多功能合一的含稀土铽高聚物的性质表征被引量:5
- 2005年
-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含稀土铽高聚物光电材料,结合元素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的组成进行分析并确认它的结构.荧光光谱表明含稀土铽高聚物是一类发纯绿光的发光材料.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它的电化学行为,测定材料的HOMO和LUMO能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同时具有空穴与电子传输功能,其HOMO和LUMO能级可与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电极相匹配.
- 王文林美娟凌启淡章文贡
- 关键词:XPS荧光性质电化学性质能级
- 9位芘和长链烷氧基苯取代的三联芴
- 2008年
- 采用Suzuki偶联反应制备了9位芘和长链烷氧基苯取代的三联芴ATF。热分析结果显示ATF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热分解温度为430℃,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达155℃。芘在芴9位的非共轭取代并没有改变共轭三联芴的高效率蓝光发射特点,但ATF的HOMO能级得以明显提高,这意味着空穴注入性能有明显的提高。ATF既可以采用真空蒸镀,又可以采用溶液旋涂的方法制备电致发光器件,旋涂器件(ITO/PEDOT∶PSS(40nm)/ATF(100nm)/Ba/Al)的启动电压为7V,最大外量子效率为0.62。
- 唐超陈淑芬凌启淡
- 关键词:蓝光材料
- 基于芴和2,4-二氟苯的寡聚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 2008年
- 为了对比不同分子结构的芴类寡聚物在光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将9,9-二(十二烷基)-芴(F1)和2,4-二氟苯硼酸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寡聚物:2-(2,4-二氟苯)-9,9-二(十二烷基)-芴(FF1)、2,7-二(2,4-二氟苯)-9,9-二(十二烷基)-芴(FF2)、二-(2-(2,4-二氟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7-(2,4-二氟苯)-9,9-二(十二烷基)-芴(FF3)以及1-溴-3,5-二(2-(2,4-二氟苯)9,9-二(十二烷基)-芴)-苯(FF4)。依照F1,FF1,FF2和FF3的次序,由π-π*跃迁导致的最大紫外吸收依次红移,而寡聚物FF4的最大紫外吸收相对于寡聚物FF3要蓝移,其薄膜的最大荧光发射相比于寡聚物FF3要红移。这说明分子的线形、支化结构和由此引起的聚集态结构的变化对其光物理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光降解实验还发现含氟寡聚物具备较好的光稳定性。
- 姜鸿基凌启淡
- 关键词:寡聚物氟光物理性质光稳定性
- 非平面型受阻胺共混芴类电致蓝光材料被引量:3
- 2008年
- 低能绿光发射带是导致蓝光材料稳定性差的重要原因。为了更有效地抑制聚芴类绿光带的产生,设计共混非平面的抗氧化受阻胺(TMP-BPFT)来提高该类材料的光谱稳定性的方案,该方法可以同时抑制聚集与阻断芴酮生成过程。绿光指数(I(绿光中心波长)/I(第一发射峰))定量衡量了掺杂TMP-BPFT与三聚芴(TDHF)绿光发射带的关系。退火实验表明,在退火144h后,掺杂TMP-BPFT的TDHF与未掺杂的TDHF的绿光指数分别为0.5和4.5,这说明非平面的抗氧化受阻胺具有良好的光谱稳定作用。该研究工作表明具有隔离发色团和抗氧化作用的非平面型受阻胺衍生物是一类有效的电致蓝光材料的稳定剂。
- 解令海钱妍侯晓雅凌启淡
- 关键词:电致发光抗氧化受阻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