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2T201-01)

作品数:2 被引量:36H指数:2
相关作者:李迎春杨清平郭子武陈双林庄明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异速增长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量分配
  • 1篇四季竹
  • 1篇物量
  • 1篇立竹密度
  • 1篇膜质过氧化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系统

机构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2篇陈双林
  • 2篇郭子武
  • 2篇杨清平
  • 2篇李迎春
  • 1篇庄明浩

传媒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密度对四季竹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增长模式的制约性调节被引量:29
2013年
为了给四季竹(Oligostachyum lubricum)高效培育的林分结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对立竹胸径基本一致的4种立竹密度(24600~29800株·hm-2,D1;37500~42600株·hm-2,D2;46500~52800株·hm-2,D3;76500~85500株·hm-2,D4)四季竹纯林进行了1~3a立竹地上生物量积累、分配与异速生长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季竹立竹构件生物量分配比例秆>叶>枝。随着立竹年龄增大,不同密度的四季竹林立竹秆、枝、叶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及叶/枝、叶/秆、枝/秆构件生物量比总体上均呈增大趋势,且2a、3a立竹显著高于1a立竹,枝、叶生物量分配比例呈升高趋势,而秆生物量分配比例呈下降趋势。随着立竹密度增大,1~3a立竹地上生物量、构件生物量总体上呈"∧"型变化,D1~D3密度时逐渐升高,D4密度时显著下降,各年龄立竹枝、叶生物量分配比例降低,而秆生物量比例增大,叶/枝、叶/秆、枝/秆生物量比总体上1a立竹呈倒"N"型变化,2a、3a立竹呈下降趋势。叶-枝构件生物量符合近等速增长模式,异速生长指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小幅度下降,叶-秆、枝-秆构件生物量符合简单异速增长模式,异速生长指数随密度的增大分别呈升高、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当超出一定密度时(D2密度以上),四季竹立竹生物量分配更趋向于支撑构件(秆),以促进立竹纵向生长来获取更多的光资源;46500~52800株·hm-2是试验四季竹林立竹生物量高效积累和有效分配的密度。
郭子武杨清平李迎春陈双林
关键词:四季竹立竹密度生物量分配
CO_2浓度升高对三种地被类观赏竹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运用开顶式气室(OTCs)模拟大气CO2浓度升高(500、700μmol·mol-1)情景,以环境背景大气为对照,研究CO2浓度升高对3种地被类观赏竹(美丽箬竹、黄条金刚竹和白缟椎谷笹竹)叶片的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其种间差异.结果表明:试验进行103 d后,500μmol·mol-1CO2浓度下,3种地被类观赏竹的叶片超氧阴离子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变;700μmol·mol-1CO2浓度下,3个竹种的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对叶片超氧阴离子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CAT、APX活性的影响较为明显.不同竹种对CO2浓度升高环境的适应能力为美丽箬竹>黄条金刚竹>白缟椎谷笹竹.
庄明浩陈双林李迎春郭子武杨清平
关键词:膜质过氧化抗氧化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